大湖之南丨骑行送教父女档 撑起22个特殊孩子的小课堂
初秋,清晨,湖南茶陵界首镇。
一辆摩托车,载着两个人,起起伏伏,颠行在曲折的乡村公路上。
坐在后头的,是镇上中心小学教师陈艳辉,背包背在身上,手臂下夹着黑板;前头稳把着方向的,是她的父亲、白洲小学教师陈二文。
此行目的地,是约十公里外的花甲村。
那里有个叫小宇的孩子,此刻正扒望在门口,等着父女二人送教上门。
父亲陈二文骑着摩托车带着陈艳辉穿行在乡间奔忙在送教路上。 郭立亮摄
送教,是国家面向重度、极重度残疾及其他有特殊需求的少年儿童,推出的一项重要教育举措,已实行多年。
《湖南省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以特殊教育学校和定点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主体,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保障不能入校就读的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而陈二文、陈艳辉父女,就是湖南省推动这一行动计划落地见效的1.7万余名送教老师群体的其中两位。
算起来,从2016年9月开始,这已是陈艳辉成为送教老师的第八个年头,陈二文送教的第五个年头。平均每年为5到7个孩子送教,包括小宇在内,陈艳辉已经送教过22个孩子。
陈二文、陈艳辉父女给特殊儿童小宇上课。郭立亮摄
一堂课
小方桌,木板凳,堂屋里,小宇坐得端端正正。不幸罹患先天性脑积水,智力受损,数次手术过后,他没法像别的孩子一样,在校园里奔跑嬉戏,甚至连正常学习都成奢望。
但休学居家,小宇依然对知识的新世界充满向往。是陈艳辉这样的送教老师,给他打开了一扇窗。
“地球!”“地球!”
“太阳!”“太阳!”
……
架着小黑板,陈艳辉领着小宇,一个一个地认读词语。读错时赶紧纠正;读得好时加油鼓劲。
一番调动下,小宇学习情绪高涨,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完成认读环节,陈艳辉趁热打铁,从背包里掏出七巧板,让小宇拼自己喜欢的物品造型,再根据造型说名称。等到结束,陈二文再上阵,陪着小宇练习口算,学习用计算器验证答案。
一整堂课下来,“干货”很多,尽管接受速度比不上一般的孩子,小宇也并不觉得有负担。
先学点“硬”知识,接着寓教于乐,再掌握一些包括生活数学在内的认知技能——这是父女二人基于小宇的特点,在送教过程中摸索出来的教学方式。
接受送教的少年儿童,个体差异非常大,因此送教上门的课程设置并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
“一生一案”,是开展送教上门的一项指导性原则。《湖南省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也明确,推进差异化、个别化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这些年,给每个孩子送教前,陈艳辉会基于孩子们的特点和需求,给他们制定一个初步的教学计划。
比如有的是认知能力偏弱,有的生活技能需求更强,有的身体机能更亟待康复……不同的孩子就从不同侧面着手,并随着送教过程的推进不断调整,甚至每一堂课内都会根据学生的状态适时变动。
每次出门,陈艳辉都和父亲反复商量,尽可能地把可能用到的教材教具随身带上,从身上的背包,到摩托车的行李箱,总是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和器材。
“宁可带多,不可带漏,孩子们能多学一点是一点。”小小的一堂课,装着父女二人对孩子们的满心的期待和爱。
父亲陈二文骑行前为女儿陈艳辉戴上头盔。郭立亮摄
一条路
告别恋恋不舍的小宇,送教的父女二人还得赶往大新村,那里是之前送教过的另外一个孩子小美家。
车行乡道上,路边偶尔会有人热情地打招呼——常年夹着小黑板给特殊孩子骑行送教,父女二人“摩托车上的小课堂”被很多人熟知,村民们看着亲切。
回应的通常是陈艳辉,父亲陈二文是一刻不敢分神松懈。道路起伏曲折,山风有时扫过小黑板,吹得两人有些摇晃。
突然,一辆三轮电动车从树木遮蔽的道岔冲出来,陈二文一扭方向,惊险地避让开去。
送教之路不轻松。陈艳辉送教过的22个孩子中,最远的家住20多公里之外的偏僻山村。7年多前,她率先成为茶陵县较早一批送教老师,“那时候自己没有车,都是先打‘摩的’去,返回就只能靠老乡们顺一程,没有车的时候,只好迈开双腿走路。”陈艳辉说。
她已经记不得,多少次壮着胆子,摸黑走在曲折的乡村公路上——远处,老鸦在山林啼鸣,近处,青蛙在田野聒噪,间或有车路过,车灯才将前方的路照亮。
父亲陈二文骑摩托车载着陈艳辉奔忙在送教路上。郭立亮摄
心疼女儿辛苦,在陈艳辉送教两年后,父亲陈二文给女儿买了一辆轻便摩托车代步,“担心她刚学会骑车不安全,一开始我就载着她去。”
没想到,几回下来,陈二文自己也被送教的过程打动,便毅然申请加入,同样成为送教队伍的一员。
湖南的天气多变,山区尤甚。
陈二文记得,有年冬天去个孩子家送教。去程时,还只见天上厚厚地积着云,两个小时后上完课走出孩子家大门,却已是遍地冰雪。
那一趟归程,原本仅需约半小时,父女二人愣是骑了一个半小时,中间还几次险些滑落路边水沟和高坡。
顶着烈日酷暑,冒着秋冬冷雨,父女两人肩并肩,这一送又是五年多,行程达数万公里。
因为不想耽误孩子学习,去年夏天,生第二个孩子的前三天,陈艳辉还在给一个孩子送教;生完不到一个月,又奔忙在送教之路上。
“没办法,特殊孩子建立信任关系不容易,不是简单换一个老师就行的。”陈艳辉说。
陈艳辉将自己设计的有爱心标识的服装送给孩子们。郭立亮摄
一颗心
“小美在家吗?”陈艳辉照常扯开嗓子先喊一声。
院子里的小狗刚作势要吠叫,就看见一个小女孩踩着“咯咯咯”的欢快笑声,飞也似地跑出来,一把抱住陈艳辉,嗓子里囫囵地发出两个含糊不清的词——那是独属于师生间的“暗号”。
“想老师了对不对?”牵着女孩的手,陈艳辉往屋里走去。
厨房里,陈艳辉耐心地教小美生活技能——一个熟练麻利地切菜备菜,一个异常认真地洗锅翻炒。不时传出开怀的大笑。
别看现在如此亲昵,要走进一个特殊孩子的内心,可不容易。
陈艳辉至今记得,她上大学时走进福利院,就感受到特殊儿童的复杂又渴望被关爱的眼神。但7年多前第一次参与送教上门时,她尝试了许多办法,都没能跟接受送教的孩子说上一句话,“哪怕我带了糖果,都没办法吸引她开口。”
后来,陈艳辉一边翻阅了大量资料,学习沟通技巧;一边利用上门的机会,先跟孩子的家长敞开内心交流。一来二去,孩子慢慢放下了心理的防备,从插一句话开始,到逐渐乐意配合学习,6个月后,看着那个孩子歪歪扭扭地写出了自己的名字,陈艳辉一下子将心中所有的情绪释放出来。她感到,与特殊孩子们打交道,既温暖了他人,又治愈了自己。
陈艳辉与父亲陈二文离开小宇家。郭立亮摄
“送教这一路,是累并快乐着。”陈艳辉说,“在送教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温暖。”
有时候是孩子们的一张笑脸,有时候是教师节的一句祝福,有时是孩子们自己舍不得吃却要留给她的一颗糖。
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都在接受送教的过程中感受并表达真心和善意。
8年时间,一车、两人,送教父女和22个特殊孩子的温暖之路,还在延续……
人物档案:
陈艳辉:曾获“全国美丽青年乡村教师”“湖南好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23年,获评“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戴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