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8000℃电弧·8000多个日夜·80000多辆铁路货车——记湖南“电焊花木兰”易冉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袁汝婷 刘芳洲 编辑:宋芳 2023-02-10 14:59:57
时刻新闻
—分享—

这是2022年8月23日在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车体一工区拍摄的易冉。

铁水的温度,在1100℃至2300℃之间;电弧的温度,在6000℃至8000℃之间——这是与易冉近在咫尺的温度。

生于1982年的易冉是一名电焊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在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从事重载高速铁路货车焊接。她是全国劳模,也是湖南省第一位女性“大国工匠”。

20多年间,易冉扎根于这份滚烫的事业,就像她手举焊枪时,胸膛里那颗火热的心。

2022年8月23日,易冉在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车体一工区内进行焊接。

电焊“花木兰”

第一次见到易冉,电焊技师杨卫东并没有上心。眼前的小姑娘面容姣好、清秀内向,想跟着他实习当学徒。他心想:“这么文弱,能当个合格的焊工也就行了。”

“焊工手里有团火,四季炙热无法躲。十个焊工九个黑,全身上下全是灰。”这是杨卫东和同事们工作的写照。

2022年8月23日,易冉(左一)在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车体一工区内和工友探讨焊接技术。

很快,他就发现易冉与众不同。绝大多数实习生会在师傅干活时跟着看,师傅休息时也跟着歇。可杨卫东干活时,易冉学得目不转睛,休息时,她就在一旁默默练习。几个月实习下来,她用掉了比旁人多得多的试板材料。

一年后,18岁的易冉从武昌技校毕业,正式进入株洲车辆厂(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前身)。“你聪明、能吃苦,将来当个技师没问题。”杨卫东这样鼓励她。

2022年8月23日,易冉(左)在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车体一工区内调试焊接机器人。

彼时,一名焊工考上技师至少需要10年。杨卫东说,当时有6000余人的株洲车辆厂仅有一名电焊高级技师、两名技师。“当个技师”已是很高的期许。

对易冉而言,这份工作的确挑战艰巨——

在学校,她学的主要是手工焊条焊法,可工厂用的是半自动气体保护焊,这意味着许多技巧要从零开始学。

2022年8月23日,易冉在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车体一工区内测量焊缝。

入职时正值盛夏,身材瘦小的她加入了底架转胎班。这是整个车间劳动强度最大、工作条件最艰苦的班组。送丝机加上焊丝有几十斤重,时常要提着它来回走。20公斤一盘的焊丝,每天要消耗一盘半、焊完125米,才达到工作量。

因为焊花飞溅,易冉不得不穿上两层厚厚的长袖工作服,捂出一身汗。入职头一天,她的脸就被高强度的电弧光灼伤了。“红得像一只煮熟的螃蟹,一碰就疼。”如今,她的额角仍有电弧光照射留下的褐色斑痕。

入职不久的一个凌晨,她下了夜班,因脸上满是灰尘,在厂门口等候的母亲,愣是没能认出她来。

越是艰苦,她却越是努力。一般来说,新入职焊工培训三个月才能顶岗,可她正式上岗仅用了半个月。

入职一个月,她获得了株洲市电焊技能大赛第三名;参加工作头三年,她囊括工厂年度比赛的全部冠军。23岁时,她成为了集团内部最年轻的电焊技师,26岁时,她成为湖南省当时最年轻的电焊高级技师。

2022年8月23日,易冉在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车体一工区内进行焊接。

“她用比别人短得多的时间取得了许多成绩,是因为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2007年被评为“湖南省技能大师”的杨卫东,这样评价自己的徒弟。

尽管艰苦,易冉却没想过转行。“不是只有焊工辛苦,想要干得好,哪一行都会辛苦。”易冉云淡风轻地笑着,“每天都好忙,也根本没时间想转行的事。”

2011年10月,29岁的易冉作为7名技能组选手之一,代表中国参加在德国吕内堡举行的“嘉克-LVM杯”国际焊接大赛。多国选手云集的赛场上,她是唯一的女选手。

易冉沉着细致的表现令组委会折服,为她专设唯一“特别奖”,并公开展示其参赛作品。她的照片被刊登在德文报纸上,人们称她为“中国的电焊花木兰”。

2022年9月2日,大国工匠代表易冉在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开幕式暨主旨演讲现场宣读致全国各行各业工匠和技能人才倡议书。

名片“攻关手”

重载高速铁路货车,是高铁“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代表着重载运输里的中国力量。易冉和她的同行们,是名片的锻造者之一。

能攻硬茬、善打硬仗、敢闯硬关——工作中,这是同事们对易冉的一致评价。

在易冉看来,自己的工作多数时候是“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而在这样轻描淡写的形容背后,实则是二十多年如一日的攻坚克难与执着求索——

2022年9月2日,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易冉(右)在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开幕式暨主旨演讲现场。

2007年,易冉带领班组实施出口澳大利亚、用于矿石运输的“重载高速”第一台FMG敞车整车的试制。用户要求“焊缝缺陷为零”,这意味着手工操作要达到数控机械手精度。她夜以继日地从设备、参数、手法等多角度反复试验,研究出一套新焊法,焊缝质量全部达标。

2013年,易冉率队担负结构复杂的澳大利亚PN煤车试制攻关。由于车型结构特殊需要双面成型,可焊接时却无法实现反面清根(即清理焊缝根部的缺陷)。易冉反复思考、调整电流,采用小月牙形的摆动手法施焊,顺利攻克难题。

2016年,易冉再次攻下NX70A平车中梁“七字铁”焊缝开裂、质量缺陷居高不下的难题,使她所在的中梁班组一次交验合格率从39.73%提升到96.3%。她独创的“小摆快频”焊接操作法,入选中国中车绝招绝技。

……

“不服输,而且爱钻研,既苦干又巧干,所以易冉总能攻下别人攻不下的‘山头’。”杨卫东说。

重载高速铁路货车在承载数十吨货物重量的同时,还要经受高速之下的高频振动,以及不同地域高寒、高温、高腐蚀等考验。

焊缝,往往存在于板材结构的拼接、转角等位置,就像人体的关节。焊缝平整,则受力均匀、坚固耐用;如有沟槽气孔,就容易成为缺陷的“发源地”。

一列车辆的焊缝长度累计可达1000米,任何微小的瑕疵却都可能埋下隐患。在这个问题上,易冉是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她的身上,因而烙下“勋章”——

那是手肘、脚掌上星星点点的疤痕。由于手举焊枪时往往手臂弯曲,飞溅的火花时而掉落在她的肘弯里,时而掉进鞋里,把鞋、袜子和皮肤粘连在一起,一脱就破了皮。

可是,为了不让焊缝因停弧而出现不平整的接口,她总是咬牙忍了下来。

还有一处严重的烫伤在鼻梁上。为了仰头焊好一个工件,易冉双手举着焊枪,只能用嘴咬着面罩保护脸部。那一次,她不停歇地焊了一个小时,面罩里卡着玻璃视镜的金属条变得滚烫,一直死死贴在她的鼻梁上,因此烫出血泡。

“有时候,焊缝的缺陷误差要小于零点几毫米,手的摆幅就在两三毫米之间,连呼吸都要调整好,喘一下、咳一下都不行。”易冉笑着说,“反正烫都烫了,那就不要半途而废。”

多年来,她主持、参与了30多种型号重载高速新型车试制,先后率队参与焊接攻关项目试验100余项(次)。

截至目前,易冉参与焊出的8万余辆新型重载高速铁路货车,质量全优。

2022年8月23日,易冉(右)和工友一起行走在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厂区。

梦想“引路人”

中车株辆公司有一支女子电焊技师攻关队。易冉是这支队伍的第三任队长。

自古以来,在“工匠”行当里,有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戏言。在女子电焊技师攻关队第二任队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袁红君看来,易冉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这种偏见。

袁红君记得,十余年前,在一批出口车辆的生产中,有一个圆形工件需要用到新的焊接工艺,从试验到投入批量生产,前后耗时一个多月,易冉投入了大量心血,几乎是通宵达旦钻研。“她终于摸索出办法,焊好了之后,立马就去帮班组里的每一位同事,教大家操作时毫无保留。”

电焊高级技师、中车技能专家李春明是易冉的学徒,“只要师父在厂里蹲下身子、举起焊枪,身边立马就能围上一圈人。一是因为她水平高,二是因为她有耐心,愿意给大家细细讲解。”李春明自豪地说。

2011年,为了攻关和培育人才,中车株辆公司在株洲市总工会支持下组建了易冉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十余年来,易冉践行“名师带群徒”,工作室培养出电焊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93人,其中有17人成为全国技术能手及中车技能专家。

尽管已是荣誉等身的工作室负责人,她却始终带头学习前沿技术——

2020年,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全面启动“精益+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升级,易冉的工作室再次“打头阵”,承担起培训焊接机器人技能“数字军”的任务。

由此,在自动化理论知识领域可谓“零基础”的她,开始学习操控机器人,甚至学起了编程。“键盘上几十个键,记功能就花了一两周。”易冉说,一些设备的功能目录里,光是子目录就有800余个,解决一个程序的卡壳有时就要两三天。

易冉还是一头扎进去,认认真真学了起来。

“每次机器人厂家给我们做培训,师父就是‘十万个为什么’。”湖南省劳模、电焊高级技师陈娜娜说,学习新技能时,易冉“永远是最爱提问的那一个”。她总是随身带笔记本,把问题和答案详细写下来,学会了,再对每一个向她提问的人倾囊相授。

“有一些员工觉得机器人操控太深奥,不愿意学,所以我更要带好头。”两年来,易冉的工作室已经培养出几批专业的焊接机器人、机械手操作工人。她相信,智能制造会让焊接的工作环境有改善,也让产品标准化的道路越走越宽。

易冉常常会想起多年前,她跟随中车代表团赴欧洲学习,在飞机上俯瞰银色机翼下的祖国山河,心潮澎湃,“我意识到,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匠,就可以走向世界、为国争光。”

她也常常觉得自己有着“生逢其时”的幸运。“因为有无数默默无闻在岗位上耕耘的前辈和同行,才会有‘中国制造’;因为生在一个如此重视技能人才的时代,我们才能实现技能报国的理想。”

在一些职业院校里,她分享自己的故事,把梦想的火种,播撒在孩子们心底——

“你们听过‘竹子定律’吗?竹笋破土的前4天只长了3厘米,从第5天开始每天长30厘米,六周就长到15米。其实在这之前,它的根已经在土壤里默默延伸了数百平方米,储备养分和能量。”易冉说,“别担心付出得不到回报。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袁汝婷 刘芳洲

编辑:宋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