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央媒看湖南丨制胜产业新赛道

来源:《瞭望》 编辑:秦舷 2023-02-28 11:56:27
时刻新闻
—分享—

工人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三一重工西南地区首个智能化“灯塔工厂”项目内作业(2021 年 7 月 19 日摄) 徐钦摄 / 本刊

作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产业发展面对激烈竞争。中国在重点领域提前布局,着力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通过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一系列重大布局和关键动作,巩固了传统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又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中国制造正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湘江之滨的湖南华菱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昔日背负沉重的绿色发展包袱,如今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

在湘钢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喻维纲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公司这些年持续推进系统化超低排放改造,湘钢目前吨钢能耗、万元产值能耗、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均居行业先进水平。

随着“黑色冶金”实现“绿色蝶变”,传统产品“普钢”品质提升成为“优钢”,产品门类拓展到汽车、造船等高端领域,“优钢”正向“特钢”跨越。

“近些年市场跌宕起伏引发海内外钢铁行业大洗牌,湘钢不但屹立不倒反而发展壮大。”喻维纲说,“钢铁行业是传统产业,但我们志在做长盛不衰的朝阳企业。”

在传统产业中打造朝阳企业,正是产业改造升级的形象表达。

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是工业经济的主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关系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局;另一方面,传统产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动能可以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中获得更多的客户和原材料支撑。

过去十年,我国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深入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开展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行动,持续实施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和重点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建成700多个数字化车间/数字工厂,实施305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420个新模式应用项目;推进化工、机械、电子、家电、食品、纺织、大型成套设备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相关企业能耗、水耗降低到行业平均水平的60%左右……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发展方式。”采访中,专家们强调,现代产业体系发轫于传统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总结而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用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采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工艺生产汽车、消费电子产品零部件的上海富驰高科,过去每年产能高峰期产线需要1500多名质检人员。引进“腾讯云”光度立体、迁移学习等算法和云端算力后,效率提高了10倍,每年节省56%的成本。

——用真金白银提供有力支持。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金融机构不断注入信贷资金支持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海外市场拓展,实现了银企双赢。2022年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各项贷款新增860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新增216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49.5%,不仅支持了相关制造业企业发展,建行方面也收益颇丰。

——用有效政策稳定产业迭代。

“一个地方扶持当地长期定位、积淀深厚的传统产业迭代升级,也是抢抓‘风口’。”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产业发展局局长范丁贵说,园区对待已成“气候”的传统产业,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应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搞跨界和跨链融合,园区传统产业保持强势,“以制造业立区”的路子依然宽广。

因地制宜育“战略新兴”

前不久,随着湖北省内单体最大集中(共享式)储能电站——大唐龙感湖100MW/200MWh储能示范项目完成冲击送电,“中车株洲所”担纲的这个项目正式进入并网运行阶段。作为“高铁领跑者”中国中车骨干企业——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如今五成以上约200亿元营业收入来自“机车”“铁路”之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所”董事长、党委书记李东林告诉记者,公司紧盯国家“双碳”战略,大力布局以“风光水储氢”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等领域构建新增长引擎。“11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5个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5个海外技术研发中心和3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我们把握未来的实力和底气。”

中南大学“三高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昶说,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拓宽未来发展空间的新支柱、新赛道,对我国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汽车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1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4%,比2014年累计提高5.8个百分点。

中南大学“三高四新”战略研究院相关专家团队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生命周期孕育成长阶段,未来发展须突破市场与技术的双重约束: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要经历大规模应用迭代,完善产品性能,拓展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多种技术路线竞争,技术创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强度。

上述研究认为,北京、上海应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商业化应用市场,适合发展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内蒙古、江西可以抓好稀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稀土应用产业,建设集稀土研发、生产、应用和推广于一体的世界级稀土产业基地;湖南宜充分利用本地有色冶金、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产业实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融“软件数据”兴实体经济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成为中国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当下,数字技术创新是全球战略重点,是实现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的先导性、关键性力量。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中国先进制造业界一个广泛的共识。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三一重工等企业实现了“有中提升”。三一重工联手腾讯等创建“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接入高价值设备数十万台,采集近万个参数,连接数千亿资产,既为客户开拓超百亿元新业务,也使维修效率大幅提升、易损件备件呆滞库存显著下降;使用大量人工智能装备,推动“机器换人”促使劳动生产率、良品率翻番速率提升;生产流程自动化、柔性化布局,生产过程由厂家主导转型为消费者主导……“或许当大家认为三一是一家软件公司时,我们就转型成功了。”全国政协委员、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说。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云上贵州”等探索中体现了“无中生有”。近年来,贵州在相关层面持续凝聚“大数据是大产业、大机遇、大红利”的共识,将高度重视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贵州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通过建设系统平台、平台型国企、招商和推广等多种实体形式转化,赢得了大数据产业发展先发优势。目前,贵州省已成为具有世界水平的大数据中心,为中国未来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赋予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发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截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王昶、中南大学“三高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姚海琳等人认为,数字经济新技术正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未来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需要进一步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挖掘工业互联网发展潜力,建设更为安全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健全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并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进程,不断突破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和政策约束。

以“两业融合”强先进制造

在电子消费服务业长袖善舞的游戏科技,如今也进入了先进制造领域。腾讯副总裁李强介绍,腾讯与宝武集团探索“全真互联数字工厂”,1∶1还原热扎厂产线流程,借助游戏引擎和边缘计算等技术,让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控产线运行状况。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两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

特别是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形成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质量卓越、带动效应突出的深度融合发展企业、平台和示范区。

相关专家认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发展,一方面,可以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知识资本和先进技术等高端生产要素,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向现实产品和服务转化,提高制造业发展层次和效率,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先进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不仅能够把技术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而且会增加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更好发挥产业融合发展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业内人士认为,以“现代服务”强“先进制造”,可以探索的路径很多: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数字转型;构建电子信息全链条研发与生产全产业体系;强化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有机融合;做优做专重点领域工程服务业;推进“低碳双减”与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与生产服务协同发展等。

专家建议,未来需要着力培育“两业融合”成效明显的先进产业集群、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布局和功能、构建融合型的人才队伍并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模式。相信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进深化“两业融合”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来源:《瞭望》

编辑:秦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