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鸥群,有四五百只,在华洪运河的水面上形成鸟浪。鸥类的叫声短促而简单,这是很聪明的鸟类,不会浪费自己的体力。组图/刘科
普通鸬鹚又被称为鱼鹰这些鸟在洞庭湖很常见。
“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图为一雄一雌。
在采桑湖最北端拍到的大麻鳽。
君山岛见景酒店的大堂外面拍到的黑尾蜡嘴雀。
“太可惜了!我们错失了评上最佳‘至尊鸟种’的机会。”2月19日晚上10点,刘科所在的“松雅湖队”刚刚参加完观鸟答辩,通过评委,他们才知道自己是所有队伍中唯一拍摄到大麻鳽清晰影像的那一组。
2月18日,第十二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在岳阳市举行,作为其子活动的洞庭湖观鸟大赛(赛期为18日至19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90名观鸟爱好者参赛,他们组成30支队伍,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区域内记录观测到的鸟类。刘科参加的便是这个比赛。
长沙洋湖常见的鸟种,在洞庭湖变“稀有”
19日下午4点40分左右,刘科和队友在采桑湖最北端发现了一只大麻鳽。
“它的毛色与芦苇接近,经常利用保护色把自己隐藏在芦苇丛里面。”刘科发现它后,不小心在准备拍照时踩空,惊动了这只大麻鳽,“这只大麻鳽瞬间飞起来又降落,我立马反应过来,拿出相机抓拍到这个瞬间。”
大麻鳽属大型鹭类,刘科经常在长沙的洋湖区域看到。
“于是我便没有太放在心上,只是将它简单上传到参赛平台。”刘科十分遗憾,“没想到评委居然对我们提出了质疑,看来应该没有太多人看到它!”
原来,每个参赛队伍可以选择一个鸟种作为队伍的“至尊鸟种”,在评委打分时获得高分成绩,而刘科和队友们将白秋沙鸭作为了所在队伍“松雅湖队”的“至尊鸟种”。
“评委没有对白秋沙鸭提出看法,我推测应该有蛮多人看到了。”比赛结果出来之前,刘科告诉记者,评委室内9个专家,每个人都会提问,“还没有出成绩,我心里七上八下的,要是有消息,我第一时间发给你!”
李剑志是另一个观鸟队伍的成员,评委对他上传的山麻雀、火斑鸠、乌雕这三个鸟种提出了质疑。
“在我的印象里,山麻雀和火斑鸠属于常见鸟类,于是我当时就没有拍照,没想到会被质疑。”李剑志微微有些惊讶,“乌雕我们拍到了照片,在采桑湖北边,我把它作为了我们队伍的‘至尊鸟种’。”
参赛队伍体现合作精神,会相互交流
刘科和队友们根据天气,制定了一套“观鸟战术”。
“18日天气比较阴,我们趁着下午的光线把大型的水鸟观测完毕,19日上午在君山岛拍林鸟,下午就去采桑湖拍一些小型的水鸟。”刘科告诉记者,“19日下午天气非常好,我们新发现了许多鸻鹬类的鸟种,在藕田等浅水湿地还看到了青头潜鸭、白眼潜鸭、红头潜鸭,天气暖和了,它们也活跃起来。”
“所有的队伍之间其实都有合作精神,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刘科笑着说,“比如说红隼,是其他的队伍告诉我们的,我们就跟着去君山码头附近找到的。”
他告诉记者,观鸟队会在微信群里交流,看到的鸟类都会互相分享。“大家都希望‘鸟友’们都能有很好的观鸟体验。”
18日下午,刘科和队员们一共观测到64个鸟种,19日,则增加到了88种。
“这和我们最开始推测的有一些出入,洞庭湖水情变化快,有些鸟种可能已经北返,或者向更好的栖息地扩散了。”刘科表示,往年的观鸟比赛,数量最多的队伍观测到了两百多个鸟种。
“我们观测到了102种。”李剑志告诉记者,17日,也就是参赛前一天,他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在君山岛的乌龙尾观察到了蓝额红尾鸲,于是他在19日上午在相距乌龙尾300多米的见景酒店下面的湖边,也成功地拍到了这只鸟。
“当时感到十分惊喜,因为我们也没看到其他人有再次发现蓝额红尾鸲的消息了。”19日这天,观鸟比赛过后,李剑志看了一眼步数,他已经走了两万四千多步。
一平方公里内就至少发现了两个种群
“这是我在君山岛见景酒店的大堂外面拍到的黑尾蜡嘴雀,这种鸟喜欢成群结队行动,叽叽喳喳地觅食时被我发现。”19日晚上,刘科再次给记者分享了这一天的收获。他告诉记者,据调研称,君山岛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至少发现了两个种群。
“黑尾蜡嘴雀对栖息地环境的要求是很高的,这样的繁衍数量,说明洞庭湖湿地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刘科说。
接下来便是刘科与队友经过其他队伍指引找到的红隼的照片。照片里,红隼背朝着他们。
“这是在君山岛码头,外侧是大草原,这只红隼目光肯定在寻找猎物。”刘科说,红隼这种猛禽,视力是人类的四倍,以捕猎田鼠和两栖动物为食,有利于治理洞庭湖的鼠害,“可以说是‘田野卫士’。”
在君山岛的池塘边上,刘科被一只北红尾鸲雌鸟的叫声吸引。“北红尾鸲的叫声非常好听,这是一只雌鸟,是因为它的羽毛是点状斑纹的灰蓝色,而雄鸟是鲜艳的红色。比较遗憾的是没看到雄鸟,估计离它的距离也不远。不过雌鸟也很漂亮,毛茸茸的小毛球,十分萌。”
“这三只翘鼻麻鸭距离我们起码有160米至200米,因为我们只能在大堤上拍摄,不能下到湿地里去。”翘鼻麻鸭作为刘科拍摄到的水鸟之一,让他把自己的长焦镜头拉到了600焦段。照片中,翘鼻麻鸭红色的鸟嘴在水里摇晃,这种鸟类是用滤食的进食方式,以小鱼小虾和浮游生物为食,洞庭湖里较为常见。
最为壮观的,便是由四五百只银鸥鸟群在华洪运河上形成的鸟浪照片。
“鸥类的叫声短促而简单,因为银鸥是很聪明的鸟类,不会浪费自己的体力。”关于鸟浪,刘科还介绍了洞庭湖上反嘴鹬的鸟浪,“反嘴鹬的鸟浪通常能有七八千乃至上万只鸟组成,天空中黑压压的一片。”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章杨梓昕
编辑:陈星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