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益阳车便湖,在候鸟的会客厅,期待下一个秋天老朋友再相见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李丽 2023-03-18 09:20:30
时刻新闻
—分享—

版权所有

3月15日,沅江南洞庭湖湿地,一群白额雁在觅食。

版权所有

3月15日,沅江南洞庭湖湿地,一群小天鹅在湖边觅食。组图/记者杨旭

版权所有

3月15日,沅江南洞庭湖湿地,豆雁排成一字振翅飞翔。

3月15日下午,由潇湘晨报与阿里巴巴公益联合发起的“飞向北极——跟着候鸟去迁徙”活动大型融媒体报道团从西洞庭湖离开,再次前往南洞庭湖,来到沅江的车便湖区域。这是环洞庭湖旅程里的第三天,也是报道团第二次来到南洞庭湖,这里到底有什么吸引力?

是特别的缘分第三次遇见小天鹅

“走,往东边开,去车便湖看看。”随队专家李剑志是土生土长的沅江人,这块土地他最熟悉。于是,车队在午后阳光里出发了。

经过一个小时车程,惊喜再次出现——还没有从车上走下来,就看到远处浅滩上一群白色的身影在攒动,从叫声中判断应该是小天鹅。这已经是环洞庭湖旅程以来,报道团第三次遇到小天鹅了。

洁白美丽的外表下,小天鹅其实是鸟群中有名的噪音制造者,就像家鹅一样吵闹。小天鹅是群居动物,往往数百只乃至数千只集体活动。不断地交谈似乎是它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们低频次地发出“叩叩叩”的叫声,远在1公里之外都能听到。

它们主要吃浅水中的草茎以及底栖生物,很少飞到岸边,基本在水深10厘米左右的浅滩中觅食、休息。

“这是这几天我们离小天鹅最近的一次。”李剑志兴奋地说,“估计只有300米左右。”如此近的距离,肉眼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群小天鹅低头、展翅的各种姿态。它们有的引吭高歌,有的垂下头用嘴梳理自己的羽毛。大家的情绪又一次被点燃了。

小天鹅的上空还可见到成群的白额雁在飞翔,看起来“圆滚滚”,憨态可掬,一群鹬鸟似乎感受到了来自人类的威胁,迅速起飞,向隔着河道的另一侧水洼飞去了。

村民奶奶不识字,但认识许多鸟

小天鹅出现的地方一般都会吸引很多摄影爱好者来拍摄。但这群小天鹅仿佛并不太怕人,有些小天鹅已经察觉有人在附近观察,好奇地向岸上抬起头颅。在望远镜里明显可以见到一些体色灰色的亚成年鸟,依偎在亲鸟左右,跟着学习觅食的技巧。

对于大部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候鸟来说,小天鹅简直太友善了。

“这点小天鹅还算少的!前阵子它们多得像家里养的鸭子一样乱叫。”一位村民奶奶看到专家与记者们在拍摄,走过来凑热闹,她告诉记者,“小天鹅们飞起来白茫茫一大片,有几十百把只!”

这位奶奶姓桂,记者将字写下来询问,她摆摆手表示自己不识字。“那是不是‘桂花’的‘桂’?”记者一边比画着一边问奶奶,她才点了点头。

虽然不识字,但是桂奶奶对这些鸟儿们如数家珍。“我们乡里的都认识,什么鸭子、鹅、鸡、野鸭子、野鹅……”她说,“虽然我不知道叫啥名字,但是我们都晓得它们都不能抓的。”

桂奶奶今年66岁,她告诉记者,四十多年前,这里就有了个湖。“以前忙着下田、忙着做事,都很少去关心这些鸟儿,现在老了,才发现鸟儿这么多,没事就来看看鸟。”桂奶奶的家就在岸边,她刚刚从浅滩附近摘了一大把藜蒿回来,双手乌黑,指甲缝里都是泥巴。“准备拿回家做蒿子粑粑吃!”她说。

“天气一热,一涨水,小天鹅就不见了,不知道到哪去了。”桂奶奶说。记者告诉她,小天鹅们都往北方迁徙,都飞走了,秋天会再回来。

“笨办法”堵路,只为留住生态美景

围着车便湖,一行人朝湖的西边一路驶去。李剑志示意车只能停在前头路口:“环湖的路被堵住了,我们得下车步行。”

车便湖靠近益阳沅江市保民村,其南北向为马路,西边的小路却被黄土堆堵住,无法使车通过。其实,这是当地职能部门联合保民村和李剑志所在的沅江市环保志愿者协会携手的“杰作”。“以前,总有很多村民或是周边的游客驱车来到湖边钓鱼、观光,离湖越近,越会使候鸟感到害怕。所以才想到了这个‘笨办法’。”李剑志告诉记者。

车不能至,人可以步行往前探探风景。车便湖虽靠近人居环境,但随着这两年当地部门对环湖部分进行生态修复,迎来了越来越多的珍稀生物融入这幅自然美景。

迎湖而立,微风不断传来湖面上候鸟的呼唤声。有小天鹅、白额雁、绿翅鸭、斑嘴鸭、绿头鸭……它们成群结队地浮在水面,时而低头寻觅食物,时而仰头呼唤同伴,对几百米开外的人们的行动并不感到好奇。

湖边绿草青青,其中点缀的小野花还围上了几只蜜蜂。随队专家姚毅在身后小声唤着:“别往前去了。我们在这里用望远镜看,风景依旧美丽。”

中华秋沙鸭在鸟群中颇显“桀骜”

关于车便湖,李剑志还有一件颇为得意的见闻和大家分享:“上个月,中华秋沙鸭还在这里栖息呢!可惜你们没眼福了。”

中华秋沙鸭,被称为“鸟中活化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的体型和普通鸭子一般大,体长约49至64厘米。中华秋沙鸭最打眼的是它一头帅气的羽冠,再加上鲜红色的嘴和脚,其气质在候鸟群中颇显“桀骜”。

2022年的1月,李剑志首次在车便湖观测到了中华秋沙鸭。“第一眼想这鸟怎么这么奇怪,仔细一辨认,心都怦怦跳了起来。”他说。那一次,中华秋沙鸭在车便湖待了四十来天,李剑志每天从家里驱车十多公里到湖边观鸟,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正月期间也是如此。

“家”里来了少见的“客人”,李剑志每天都来车便湖“招呼”。一是要记录下中华秋沙鸭的数量、活动范围,二也是围湖开展巡护工作,劝说钓鱼、捞螺丝蚌壳的村民们离开,怕人为活动干扰影响到鸟儿。去年的2月末,中华秋沙鸭离开了车便湖;12月它们又重返故地越冬,直至今年2月离去。

“中华秋沙鸭对水质的要求很高,通常被认为是‘生态环境指标性物种’。能够连续两年选择车便湖‘做客’,也说明它们对湖区水质非常认可。”李剑志高兴地分享。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李丽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