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汨罗江口湿地,白琵鹭集群。组图/记者杨旭
沅江南洞庭湖湿地,白额雁。
东洞庭湖的小白额雁。图/姚毅
湘阴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飞向北极——跟着候鸟去迁徙”大型融媒体报道团在观鸟。
长江边上,白鹭。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
此次,潇湘晨报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开展“飞向北极——跟着候鸟去迁徙”大型融媒体报道,从湖南洞庭湖出发,跟随候鸟前往遥远的北极。
这一路上,报道团遇见不少鸟类,它们外表、习性、品类各式各样。那么,要如何分辨呢?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在大雁纷纷北上的季节里,品着唐代诗人的佳句,看到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的身影,你是否会好奇,除了鸿雁和灰雁这两位知名大家闺秀外,大雁家族里是否还有小家碧玉?在一个湖泊的浅水区域,飞来一只白琵鹭和一只白鹭,你是否会好奇,为什么它们偶尔会在一起觅食,甚至“腻歪”到形影不离?
一切,都有答案。
小白额雁是白额雁的孩子吗
迷人的金色眼圈、时髦的白色额羽、肉感的红色短喙、修长的柔美身材、擅长吟诗歌唱的好嗓子……洞庭湖草滩上,一行小白额雁依次降落,其中,一只离队的活泼新雁引人注目。
“姚老师,小白额雁是白额雁的孩子吗?”3月18日,记者向随队专家、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总工程师姚毅提问。
“不是哦!这两只鸟可大有不同,不是同一个鸟种。”姚毅介绍,我国常见的大雁有鸿雁、灰雁、白额雁、豆雁等几种。其中,白额雁身体上部呈现灰褐色,额和上嘴基部具有一个白色宽阔带斑,身体下部白色,具有黑色不规则的块斑,以苔草、种子、植物根茎等为食。而且,白额雁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养育,它们以家族形式活动,飞行时呈“人”字,会有“领头雁”在前面开路。
“熟知鸟的人都知道,小白额雁和白额雁的气质是完全不同的。”他称,小白额雁与它的亲戚白额雁之间的特征区分一直是鸟类学家关注的趣味话题。
这两位近亲容貌非常类似,且越冬地经常混群,在一起密集地活动。不过,既然两种雁相差一个“小”字,那么顾名思义,小白额雁的体型要小。小白额雁是雁形目中体型最小的飞禽之一,因此有大雁家族“小家碧玉”的雅称。
此外,小白额雁的额头比白额雁更圆,而白额雁的额甲白斑也未曾延伸到额头顶部。二者最明显的区别,莫过于小白额雁的金色“眼影”,它眼睛一周呈金黄色,像戴了副黄色的近视眼镜。因此,洞庭湖的渔民亲切地叫它“金圈鹅”。
这可是白额雁怎么都仿不来的!因此,有人笑称小白额雁会对白额雁说:“听说你能模仿我的面,那模仿我的眼试试?”
“它可是东洞庭湖的旗舰物种。”姚毅告诉记者。为什么说是旗舰物种呢?小白额雁是国际濒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世界小白额雁的数量在3万只左右,但在湖南东洞庭湖,曾连续五年观测到超过全球总数量六成的小白额雁在此越冬。
“数据表明,东洞庭湖是全球小白额雁最主要的越冬地。”姚毅说,“这次,我们环洞庭湖的旅途中有看到,在横岭湖那天还听到了小白额雁的叫声,可惜没有拍到照片。”
白鹭捕鱼搭白琵鹭的便车
“请问一下,这个是白鹭还是白琵鹭呀?”捧着电脑,记者向随队专家展示了两张照片。
两张照片中的鸟类都在飞行,外形非常相似,以至于报道团的记者们对着这两张图片一顿琢磨,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求助于专家。
“这好说,你把图片放大看看。”姚毅告诉记者,“白鹭的嘴是尖的,白琵鹭的嘴是扁的,扁阔似琵琶,所以又称琵琶鹭。”
由于白琵鹭和白鹭的喙的形状截然不同,所以它们的觅食策略也大相径庭。
白琵鹭的喙扁平宽大,像是一个精密的探测器,采取用喙在水中来回扫荡的方法,一旦触及食物就捕捉并立即脱水吞食。而白鹭的觅食方法是先用腿在水中哆嗦着移动,让水中的猎物也动起来,以便用长而尖细的喙对目标精准一击,或夹住或穿刺到猎物从而进食。因此,往往有人观鸟时间一长,就会发现总是白鹭追随白琵鹭,并且在白琵鹭开始觅食的时候会靠得更近。原来,白鹭总是跟随白琵鹭,是为了抓到因白琵鹭扫荡觅食时惊动的鱼虾,这样比单靠自己要省力快捷许多。
“还有一个‘土方子’,是我们用来区分这两种鸟的另一依据。”姚毅说,“你仔细看看,白鹭飞的时候,脖子是缩着的,而白琵鹭是伸展着飞的。”
白琵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拥有着全身洁白的羽毛,经常成群活动,休息时常在水边成“一”字形散开,长时间站立不动。
“白鹭和白琵鹭一样,都属于涉禽,脚长、腿长、脖子长是它们的特点。”姚毅介绍,所谓涉禽,指的是涉行并捕食水中生物的鸟类,均为湿地水鸟,“这三个‘长’,是我们辨别涉禽的一大依据。比如说我们此前看到的苍鹭,也属于涉禽,但苍鹭通常是单只行动。”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