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这是指令长景海鹏(中)、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右)、载荷专家桂海潮挥手致意。图/新华社
朱杨柱骑行。图/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今日启航的“神十六”太空“出差”人员由指令长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这是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秀”。
其中,中国空间站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他在长沙度过了自己的本硕博时光。
据“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在29日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宣布,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此次公布的3名航天员中,由国防科大培养的朱杨柱是我国首位非飞行员出身的职业航天员。
投入学习归队迟到被罚写检讨
朱杨柱出生于江苏徐州沛县的一个小村庄,他从小就对蓝天充满向往,父母的家国情怀很浓厚,耳濡目染下,一颗航天报国的种子早早在心里萌芽。
2005年,朱杨柱参加高考,成绩顶尖的他义无反顾地填报了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空天科学学院前身)。经过体检、政审,朱杨柱如愿被录取。从此,他的命运与祖国的航天事业紧紧相依。
那年9月,骄阳如火。朱杨柱拖着行李箱来报到,汗水浸透全身,一颗一颗滴落在地上。“棱角分明的面庞、炯炯有神的双眼,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刚毅。”本科队长钱烽描述着对朱杨柱的印象。相处的日子里,这个学员从未让他操过心。
朱杨柱的大学生活很充实——文化课程、体能训练、党团活动……学校安排得满满当当。本科阶段,学院开设了几十门专业课程,涉及范围非常广。“航天概论”“理论力学”“空气动力学”“大气飞行动力学”“发动机原理”“数理方程”……在自习室和图书馆里,总能看到朱杨柱的身影。有一次,他在图书馆投入地学习,竟然忘记看时间,归队迟到5分钟,还被队里罚写了一份检讨书。
课业之余,科大的体能训练很严格,每天下午雷打不动训练。朱杨柱对自己要求更严,同学跑3公里,他经常冲击10公里。“学校有个飞行转轮,我们尝试上去转,很多人受不了,朱杨柱却轻松自如。”本科同学彭科回忆道。
空闲时,朱杨柱会约同学骑行,长沙周边很多地方都去过。最远的一次,他从长沙骑行到娄底,花了14个小时,这对体能和毅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跨学院听课成就跨学科交叉专业背景
2009年,本科毕业的朱杨柱选择继续在学院深造,跟随易仕和教授攻读研究生。此后的6年,从硕士到博士,他一直师从易仕和教授。
硕士入学不久,易仕和找到朱杨柱,跟他商定研究方向。“光线在高速飞行器流场中如何传播?这块基础研究很有挑战性,也是飞行器工程研制中急需攻克的难题,你可以尝试一下。”
朱杨柱当场有点蒙,他的本科专业是飞行器系统与工程,导师给出的研究方向涉及空气动力学、光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跨度有点大。
易仕和看出了他的困惑,笑着说:“在科大读研,就不能按照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了,你现在是科研工作者,要做有挑战的科研。”
朱杨柱应下这个挑战,这个研究方向后来也贯穿了他硕士和博士的全部阶段。“不能畏难,否则还谈什么梦想!”朱杨柱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好导师交付的任务。
易仕和当即给他开出一串长长的课程名单——《激光物理》《数字图像处理》《近代光学实验》……很多都是其他学院的课程。就这样,朱杨柱开始跨学院听课,正是这段经历,成就了他跨学科交叉的专业背景。
常常连续几天泡在实验室
“我一直加倍努力,争取早日学有所成。”朱杨柱没日没夜地学习。白天,他努力吸收各学科知识,夜深人静的时候,脑子里一遍遍复现知识点,琢磨从哪里突破。同寝室的苏昂回忆,朱杨柱常常连续几天泡在实验室,“实验室很空旷,没法装空调,冬冷夏热。里面噪音也很大,有时候通宵实验,中途根本没法休息,他却没有丝毫怨言……”
“他很聪明,爱钻研,是能沉得住气做科研的好苗子。”易仕和对这个弟子十分喜爱。
毕业后,朱杨柱曾在国内一流的防护工程科研团队开展博士后研究,迅速转变研究方向刻苦攻关;也曾在高校担任教员,快速成长为团队的教学骨干……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和环境,他总能积极面对、主动适应。
本科毕业10周年的时候,朱杨柱特意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长沙,跟老师和同学们相聚。“不管走多远,只要一有机会,我就想回到科大,回到长沙,这是我的第二故乡。”
在飞向太空的重要时刻,师长和同学集体为朱杨柱送上祝福:“你在太空留下科大人的身影,这是我们共同的荣耀。希望你顺利完成空间站的任务,有朝一日,我们终将一起圆梦太空。”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杨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