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从哪里发轫?最早的湖南先民如何繁衍生息?12月18日至2024年1月6日,由湖南省文物局主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湖南美术馆展出,首次用绘画艺术生动讲述距今50万年前以来湖湘大地上发生的里程碑式的文明演进大事件,全景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的宏大历程,鲜活呈现湖南先民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伟大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文化成就。
长卷局部。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湖南是中华远古文明最主要的发祥地之一,洞庭湖西北的澧阳平原又是湖南史前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在此区域发掘了彭头山、汤家岗、城头山、鸡叫城、孙家岗等十余处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建立起了湖南最完整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湖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中提出,要深入研究“中国最早的城市”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等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的文化价值,讲好农耕文化故事,打造“大湖之南”农耕文化名片。有机融合考古研究与旅游产品开发,强化创新创意,再现农耕文化魅力,增强游客体验感,形成一批世界级农耕文化旅游品牌。为了加强我省史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2023年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实施了以澧阳平原为核心的湖南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大型国画长卷创作项目。
12月18日,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湖南美术馆展出,文化艺术爱好者和老师们正在观看展览。
《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由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南当代中国画创作院院长康移风领衔,携邹力农、刘苏斌、吴金球、秦晓、陈正泉等知名画家进行集体创作。艺术家们本着坚持“充分尊重考古发现、艺术还原史前文明”的创作原则,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融合、具象和意象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历经10个月创作完成。为确保作品的史料阐释准确性和艺术创作高水准,艺术家们先后两次采风,行程数千公里,足迹遍布省内重大考古遗址,对创作草图反复举行了8次研讨评审活动。
12月18日,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湖南美术馆展出,文化艺术爱好者和老师们正在观看展览。
《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长120米、高1.8米,由“最早的湖湘先民:逐水而行与狩猎”“从山岗到平原:人类文化发展萌芽”“彭头山:稻作起源与定居”“高庙:绽放认知与信仰之光”“城头山:稻作农业走向成熟和城的诞生”“鸡叫城、孙家岗:聆听华夏浪潮之声”等六个部分构成,堪称湖湘画坛上的鸿篇巨制。艺术家们怀揣挖掘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初心和讲好湖南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故事的使命,本着坚持“充分尊重考古发现、艺术还原史前文明”的创作原则,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融合、具象和意象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充沛情感和笔墨丹青精心勾勒了湖湘先祖在史前人类历史中从原始生活方式跃升至文明门槛的惊世传奇。
12月18日,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湖南美术馆展出,文化艺术爱好者正在观看展览。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姜猛指出,《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的面世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承、阐释和传播,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还可用于支持遗址所在城市文旅开发,为编制研学读本、展览展示、数字化应用以及特色化文旅产品开发奠定良好基础,助力打造农耕文化旅游品牌和中华文明探源旅游精品线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进湖南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张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