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工程机械连年“霸榜”凭什么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斌 编辑:文婷婷 2024-06-17 09:13:18
时刻新闻
—分享—

日前,由《中国工程机械》杂志、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峰会联合制作的“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公布,13家上榜的中国企业,有5家来自长沙,其中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已连续5年位列榜单前十,山河智能、铁建重工发展稳定,而星邦智能更是由上年度的第48位升至第44位。这也说明,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长沙工程机械高质量稳步发展,“长沙制造”挺起大国重器的脊梁。

实力强劲:世界50强长沙占5席

根据本次发布的榜单,本届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分别来自美国、日本、中国、瑞典、德国等12个国家,其中来自中国的企业13家。

长沙有5家企业上榜,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继续位列全球10强,分别居第7位和第10位。

记者查询发现,这也是自2020年两家企业同时上榜全球前10强以来,第5次“比翼双飞”,同时进入前10强。而本次榜单排名中,2017年开始上榜的铁建重工,本次居第33位;另一家龙头企业山河智能居第43位。

本次榜单变化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首次上榜的高空作业平台龙头企业星邦智能,排位由上年度的第48位提升至第44位。

上榜数量的增加,正是长沙工程机械的总体发展不断提升的反映。2023年集群规模企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今年以来,随着市场复苏,长沙工程机械总体增长幅度较大。

专注创新:以研发锻造新质生产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创新才能确保高质量发展,才能拥有更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长沙工程机械无疑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典型。

不久前,2024首届品牌强国创新论坛在广东召开,论坛发布了“2023中国企业专利实力500强榜单”。其中,中联重科荣登榜单第30名,位列行业第一,创新实力充分彰显。

截至2024年3月底,中联重科累计申请专利超16000件,其中发明专利近7000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居机械设备行业第一,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稳居行业第一;中联重科还4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排名行业第一。此外,中联重科还在德国、巴西、意大利、美国、印度、日本、土耳其等国均有专利布局,知识产权保护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海外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而三一重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全年投入研发费用达58.65亿元,用于发展新产品、新技术、低碳化、数智化及全球化产品,以推动公司技术实力的迭代蜕变,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一个新型研发机构——湖南国重智联工程机械研究院也已挂牌,由产业链上下游14家单位共同组建,这个研究院由长沙市政府牵头,长沙对以国重智联作为运营实体争创国家级工程机械创新中心寄予厚望。“研究院已‘揭榜挂帅’多个重大项目并产出成果。”湖南国重智联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寿全透露。

截至目前,长沙市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已拥有20多家国家级、100多家省级创新平台,为长沙工程机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落地生根:拓宽深耕海外市场

从高质量发展角度来看,海外市场是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日,在沙特阿拉伯西北部的塔布克省,中联重科举行了客户日活动,来自当地和周边地区的150多名客户代表参加,当日签约近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中联重科在海外市场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先后在全球建立起30多个一级航空港,拥有350余个二级网点,海外市场本土化员工总人数达3000余人,这使得海外公司抵御风险、开拓市场的能力大幅度提升。

长沙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模式也逐渐从简单出口、简单并购走向端对端的深层次经营,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战略布局与经营模式直接影响海外市场的利润水平。

星邦智能持续加速拓展海外市场,继建设5家海外子公司、超过200个海外服务点、波兰制造基地等战略布局外,还启动了墨西哥制造基地建设筹备,以及海外其他区域子公司设立筹划(预计至2024年末共10余家)。海外市场销售额占比超过40%,同比增幅高达82.6%。

“因为要提前进行布局,中联重科海外员工的数量基本上也是以翻一番的速度在增长。我们现在所布局的人员结构以本地人为主,比如海外工程师80%是本地人员。”中联重科海外公司副总经理黄成娅介绍,中联重科在海外有30多家子公司,覆盖俄罗斯、东南亚、拉美、中东、北美、澳洲、欧洲等地,这些公司基本覆盖了90%以上的全球工程机械市场。

随着海外市场不断扩容,长沙工程机械在全球的排名,有望更进一步。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斌

编辑:文婷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