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春华镇万亩粮食生产基地。
生态修复后建成的湘江欢乐城。均为资料图片
地载万物,土地是生命的载体,承载着丰收的希望。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漫步星城大地,煦风拂面,稻香扑鼻。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层层稻浪迎风起舞,构成一幅美丽“丰”景。
桑田沃野的背后,凝结着长沙市委、市政府牢记嘱托,扎实开展耕地保护工作的耕耘。近年来,长沙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以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推动形成区域土地保护利用的新格局:
组织开展耕地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在全省率先形成耕地保护一张图;在2023年度湖南省人民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中,获评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成效明显的城市;2023年9月,成功纳入全国43个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获得先行先试权限,117宗低效用地纳入试点项目范畴;积极申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其中浏阳市永安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方案,成为全省第一个、全国第四个通过自然资源部备案的试点……
一系列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生态修复和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和工作成果,激发土地活力,交出了一张创新又务实的答卷,同时也让越来越多长沙人民拥有了端牢饭碗的信心和底气。
守牢红线,打造耕地保护新样板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长沙县春华镇的万亩粮食生产基地,水稻已进入扬花期,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大小沟渠纵横交错,远眺稻田平整有序。谁能想到,曾经一块块分散的小田,如今也能成就这样万亩良田连成片的“丰”景。
作为长沙市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的先行区域、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综合改革示范区,春华镇万亩粮食生产基地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打造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沙市精细化、区域化粮食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我们整合各类资金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实现了区域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长沙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阳介绍,为进一步推进“耕地智保”应用场景,还利用“铁塔视频哨兵”“图斑快递”“智慧农业”等科技手段,全面助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治理,有序退出苗木、草皮种植。
春华镇万亩粮食生产基地正是长沙压实责任、多管齐下,书写耕地保护文章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按照《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要求,长沙积极组织编制长沙市耕地保护专项规划。目前,《长沙市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已形成送审成果;全面摸清恢复耕地底图底数,持续优化耕地布局,通过自筹资金共完成恢复耕地11.54万亩,2022年度、2023年度均超额完成省级下达任务。
同时,为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级田长吴桂英,副省长、市长、市级田长周海兵,副市长、市级副田长周志凯多次前往各区县(市)展开巡田活动,调研督导田长制度、新增耕地“春苗”行动以及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长沙建立了健全的田长体系,配备了7797名各级田长,确保每一块耕地有人看管和保护。
生态修复,让美丽长沙轮廓更清晰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长沙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科学务实推进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治理;深入开展砂石土矿专项整治,启动长江经济带废弃矿山及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因地制宜采用“生态修复+综合整治”的模式,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综合提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水洲城”画卷正徐徐展开。
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是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领域探索出的一项创新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将沃土“搬家”,运送到异地“安家”,通过土地开发、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等项目让被建设占用的耕地在异地“重生”。
2022年6月,湖南省“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试点项目在浏阳市永安镇丰裕村正式启动。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涉及的2000余亩优质耕地40余万立方米耕作层被剥离,并转移覆盖至丰裕村的严格管控类耕地上。如今,丰裕村1690余亩低效贫瘠耕地得到有效治理,新增耕地169.85亩,耕地质量等别提升一等。全面进行耕种后,预计未来每年可为村民增收170万公斤粮食,增收超过400万元。
“丰裕村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项目实施前,我们通过举办屋场夜话、全国土地日等活动,积极宣传项目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意义,全力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段宁介绍。两个月时间内,当地群众自主完成草皮、莲藕等非粮作物的清退清表工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从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到一步步逐渐走向成熟,通过该项目,长沙进一步探索优质耕地“搬家”、污染耕地改良、新开垦耕地土壤肥力提升的实施路径,形成了一套耕作层再利用全过程的工作机制,打造了湖南省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的示范样板,为国家自然资源部建立标准和实施细则办法流程提供了基础数据。目前,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的经验已推广至其他省市更多地区。
除了土地综合整治,一个个关于生态修复的生动故事,也不断在长沙上演。
湘江欢乐城位于湖南湘江新区坪塘街道,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存在丰富的石灰石矿产资源,这里曾是30多家水泥化工企业的开采矿场。经年累月的挖掘之后,留下一个深达100多米的矿坑,敞口面积相当于25个足球场,宛如大地上一块深深的“伤疤”。
摒弃传统填埋方式,换之以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变废为宝,长沙结合周边山、水、洲等自然禀赋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矿坑之上打造一座以冰雪为主题的旅游度假综合体,将其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生态修复和环境提质的示范工程。如今的湘江欢乐城,已然成为湖南省、长沙市文旅市场的一大引擎。
提质增效,工业用地“寸土生寸金”
土地是生存之本,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当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越来越少,不占少占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已是转型发展的当下选择。
近年来,在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长沙坚决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持绿色发展,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落实“集约促转型”举措,不断完善用地管理机制,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全方位提升。
从概念提出、调研规划到开工建设仅用时5个月,从基坑开挖到所有建筑主体封顶用时不到1年,相较同体量项目工期缩短至少半年以上……作为湖南省重点产业项目之一的5G智能终端产业园,从一开始就集中了优势资源和力量,铆足了干劲跑出工程建设的“加速度”。
“房屋机电设施装修环节,我们把相关设备在出厂前便组装完毕,运送到工地可直接安装,有效提升装修速度60%至70%;建设物流道路时,我们采用‘永临结合’的方式,不额外修砌临时道路,一方面减少了施工流程,另一方面强化了道路质量。”项目技术总工李良吉说。值得一提的是,产业园还应用了5G专网、无线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智慧楼宇等多项智慧创新元素,以技术换时间、以技术换空间,加快项目投产运营,有效提高利用效率。
与此同时,通过创建节约集约用地典型模范区县(市)、园区,长沙正充分利用典型示范作用,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从被动到主动,从典型到全社会的两个转变。例如宁乡市、长沙县和浏阳市2023年获自然资源部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宁乡高新区获湖南省2022年度“十大高效园区”。
随着土地“含金量”持续提升,一个个动能强劲的项目在星城大地落地生根,茁壮生长,助力长沙走出了一条经济新常态下盘活存量的新路子,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更多新的活力。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范宏欢
编辑:文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