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保护母亲河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净滩护水志愿服务活动。 曹正平 严铖磊 摄影报道(湖南图片库)
6月2日,又是一个周日。
浏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张敏一大早就出发。根据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信访件,他“按图索骥”赶往现场调查核实。
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固体所所长余志元则“泡”在办公室,紧跟高砷渣资源化利用项目新进展,完善技术导则。
长沙市开福区的“拒塑小分队”队员们买完菜,挎着清一色竹制菜篮,沿着浏阳河好风光缓缓归家。
……
从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到建立多元参与行动体系,美丽湖南建设全民行动在湖南迅速铺开。随着“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渐入人心,政府、企业、社会、民众合作共治的生态环保大格局在三湘各地建立健全。
担责于身——
“环保铁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2024年“六五环境日”来临之际,省生态环境厅通报表彰第六届“湖南最美基层生态环保铁军人物”,18名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的生态环保工作者喜获荣誉。
张敏正是其中之一。
自2004年进入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工作,张敏“环保人”职业生涯已进入第20个年头。
“加班解决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常态。”张敏说,涉及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拖不得。
有一次,群众举报某企业违法排污,他和同事们彻夜蹲守,终于成功取证。企业涉事人员掏出一张存有5万元的银行卡塞给张敏,提出“点到为止”。
张敏当场拒绝并立即离开现场。再次前往企业调查时,他主动邀请公安及检察部门介入调查。经过9个日夜连续作战,最终,被群众举报的企业依法受到处罚。
同样当选“铁军人物”的郴州市生态环境局刘声扬,在该市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攻坚战中,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减排项目581个,被郴州市政府评为“优秀工作者”。近年来,他以国家级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为契机,创新技术路线,全方位管控土壤环境风险,统筹地质安全、人文景观、环境保护,系统开展遗留废弃矿山矿渣生态修复,实现多目标有机融合,为全省乃至全国土壤污染防治提供郴州经验。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环境质量,我省奋战一线的基层生态环保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执着坚守、攻坚克难的先进典型。”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是依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环保铁军”,湖南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中不断取得胜利。
献智于新——
“环保湘军”不断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湖南智慧”
4月中旬,在亚洲最大环保展——中国环博会上,“环保湘军”大放光彩。
在大气污染治理展馆,湖南龙新三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亮出了自主研发的三维纳米阵列低温催化剂产品。这个产品将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的催化剂起燃温度降低了40摄氏度,节能降碳效果显著,赢得环保同行及参展客户极大关注。
“湖南环保企业拥有多项全国领先的环保技术。”省环境科学学会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相继研发出包括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废处理处置和土壤修复4个方面近百项国家级和省级环保实用技术,不断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湖南智慧”。
困扰全世界的砷碱渣治理难题,也在锡矿山被攻克。中南大学科研团队联合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以及多家企业,长期科研攻关,开发出砷碱渣高精度矿化分离及减污降碳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实现工业化应用后,年处理砷碱渣能力达2万吨。
如今,治砷技术向更高难度“升级”。去年底,高砷渣资源化利用项目“揭榜挂帅”。“研究进展较好。”参与“揭榜挂帅”的余志元说,我省关于砷碱渣及二次固废的污染防治技术规范日益成熟。
实践于行——
全民共享,全民共护,全民共建
周末的早晨,菜市场比工作日更热闹。长沙银盆岭生鲜市场中,张运和很有名气。
古稀之年的张运和退休前任浏阳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从1985年起就投身环保公益事业,拒绝塑料袋、坚持提篮买菜已有30年之久。
受他的带动和影响,岳麓区银盆岭街道120位志同道合的居民成立“绿色银盆”公益团队,持续发起“提篮买菜打卡”活动。截至目前,该团队活动持续打卡2000多天,累计少使用塑料薄膜袋超60万个。
一传十、十传百,提篮买菜蔚然成风。如今,长沙市开福区、浏阳市多个社区的居民纷纷加入,一个个“拒塑小分队”成立起来。
“生态环境,全民共享,因此也要全民共护、全民共建。”省生态保护志愿服务联合会负责人说。今年5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进驻湖南。截至目前,全省居民有效举报累计达2753件,“许多问题只是居民生活中的‘瑕疵’,但这也正说明湖南居民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认真”。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彭雅惠
编辑:廖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