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湘地理 | 湖南,一个山国“异世界”

来源:湖湘地理 作者:常立军 编辑:廖轩仪 2024-06-06 10:10:57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安化云台山。图/李健



图片


湖南是一个“山之国”。

从海拔2115.2米的“湖南屋脊”酃峰到海拔四五十米的低山丘陵,山,密密麻麻地占据了湖南大部分省域面积。相比于西部诸省4000米以上的群峰伫立,湖南的山整体上不高,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文化气质。

湖南的山,是国家级的地理分界线。

武陵山和雪峰山是中国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重要山脉,也是中国东西部在南方的分野;南岭群山分隔了南北亚热带,湖南之南,是四季不明显的温暖世界。湖南的山,也是湖南与外省的“间隔墙”。幕阜-罗霄山脉以西是湖南,以东是江西及湖北南部;南岭山脉则分隔了更多的省份,南岭以北是湖南和江西,南岭以南则有广东、广西。

湖南的山,容纳了宏阔的自然世界。在北纬24°38′~30°08′,纵贯774公里的北亚热带区域里,分布着6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它们都是山的伟大创造。

图片

罗霄山脉支段大围山的秋天。图/金林

湖南的山,屹立于历史和文学的浩荡长河中,成为中国文化的群体丰碑。

湖南的山,在被称作“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中:“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湖南的山,在古老的《岳麓书院秦简》中:“自吾以天下已并,亲抚晦(海)内南至苍梧,凌涉洞庭之水,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见亦美,其皆禁勿伐”。

湖南的山,在屈原浪漫奇丽的《楚辞》中:“九疑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图片

雪峰山脉北段的大熊山 图/金林

湖南的山,在唐诗宋词的华章里:“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李白诗)。

湖南的山,出现在《徐霞客游记》里:“千峰耸翠,亭亭若竹竿玉立”(赞九嶷山);

湖南的山,出现在沈从文笔下绝美的湘西世界里:“(八面山)如一个桶形,周围数百里,四面陡削悬绝,只一条小路可以上下。上面一坦平阳,且有很好泉水,出产好米和杂粮,住了约一百户人家”。

历代最美、最重要的作品,都曾描绘过湖南的山。湖南的山,是极致的地质奇观,也是超凡的人文锦绣。

图片

图片

安化云台山全景图图/邓吉元

人们对山,在不同时代,也有着不同的寄托和追求。何为名山?在湖南,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答案。

图片

图片

衡山祝融峰。图/卢七星

远古的湖南,是一个“神山”的世界。

关于南方的种种神话,在潇湘的云山间流传。那些在上古时代部落混战中遁入深山的部落首领,成为传说的主体。三皇五帝中,有两位与湖南的山有关:舜崩于苍梧之野;神农氏葬于茶山之野。两位人文初祖并非生于湖南,却不约而同地葬于此,让湖南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祭祖之地。南方诸省,只有湖南拥有这么多与中华民族远古信仰有关的高山。

湖南先祖济济,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这个祭祀中心的出现,与地理疆域有着极大关联。湖南长期以来是中原文明的南极,在地理“南极”设置祭祀中心,可以明确一个文明体的地理与信仰界限。

考古证实了这一点。在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中,有一个画着神秘图像的地点,那是一个有九根柱子的地方,它就是永州九嶷山舜帝庙。自汉代开始,那里就是中原王朝重要的祭祀中心。

2002年至2004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宁远九嶷山玉琯岩发现汉代以来祭祀舜帝的祠庙遗址。玉琯岩前古舜陵庙遗址,是《山海经》《国语》《尚书》《帝王世纪》《吕氏春秋》等众多权威史书记载,长沙马王堆汉墓古地图绘记的,司马迁考察九嶷亲眼目睹的舜陵庙。它自公元前230多年起,至明洪武四年(1371)迁于舜源峰下为止,在这里历时1600余年。从秦始皇开始,便有了帝王祭祀九嶷山舜帝陵的传统。历史上参与祭舜的帝王有40多位,明清时期皇帝派官员祭舜帝已成为一种制度,祭舜达到高峰。祭文多为皇帝御笔撰写。

图片

迷雾中的衡山祝融峰。图/卢七星

而对九嶷山的神性崇拜,远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

“九疑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屈原在《九歌·湘夫人》里,就已经把九嶷山作为“众神”集会之地。后世,相传为东汉蔡邕所作的《九疑山铭》中也有“芒芒南土,实赖厥勋”这样赞美九嶷山“神”的词句。作为湘水源头的九嶷山,在张家界峰林被世人发现之前,在漫长时间里,都是湖南的流量地标。

炎帝陵所在的罗霄山脉则是湖南另一处重要的“神山”,它祭祀的是炎帝神农氏。宋代罗泌撰《路史》中记载: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对于炎帝的祭祀,较为清晰的记录始自宋代乾德五年建庙之后。罗霄山脉群山巍峨,是湖南海拔最高的区域,也是湘东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方,关于神农氏在此耕作采药的传说,历代流传。距离炎帝陵不远的耒阳市,其地名也来自于远古神农氏在此创耒的传说。湘东罗霄山脉,因此成为中国南方农耕文明重要的传说诞生地。

在南岳衡山,禹王碑的神秘文字一直难以被破解,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禹征三苗立记功碑于此。湖南“神山”的传说,是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各氏族部落不断冲突和融合的映照。在大一统中国形成之后,这些“神山”成为中国人对祖源的共同纪念。

图片

图片

保靖吕洞山是苗族的“圣山”。图/金林

远古神山多为国家祭祀的对象,汉魏之际,大众信仰逐步成形,释道儒三家的名山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一个新的名山时代开始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佛教进入湖南后,选择了一座只有三百多米的小山作为第一根据地,在此建立了号称“湖湘第一道场”的古麓山寺。虽然岳麓山只有300米出头,但它却是湖南中心城市长沙的视觉仰望中心,古麓山寺选在此地,是非常具有传播学意义的地理选择。

佛教在中国开枝散叶,到了唐宋时期,与中国文化融合的禅宗已成主流。作为南禅宗的重要发源地,湖南的诸多山丘成为当时人们高热度追捧的名山。在湖南的禅宗名山中,除了衡山,很多本无名气的小山因此名声大噪,如道吾山、药山、沩山、石霜山、明月峰、云盖山等。它们多是低矮的丘陵,却因为是曹洞宗、沩仰宗、临济宗这些南禅大宗的祖庭而备受尊崇。禅宗为何喜欢选择这种小山作为自己的丛林所在?这与禅宗历来的自耕自养理念有关,只有小丘陵才适合农业耕作。这种选择,是禅宗生产方式与追求适度隐秘性的一种平衡。

儒家占据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后,也开始寻找地理空间。

文庙、学宫、书院,这些教育设施,绝大多数都选择在城市或城市周边。长沙的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选择了岳麓山与妙高峰,也都是不太高的丘陵山地,且距离城市非常之近。长沙之外,醴陵的渌江书院、衡阳的石鼓书院、汝城的濂溪书院都有着相同的地理选择。仁者乐山,儒家对于山的浓烈情感,可见一斑。

图片

大熊山瞭望台处云海。图/金林

追求“出世”的道家喜欢遥远的高山。

湖南道教名山众多,道家三十六洞天,湖南占了四个;七十二福地,湖南占了十一个。湖南的道教名山多分布在湘中与湘西北一带。沿着319国道,可途经浮邱山、星德山、五雷山。它们都是道教在湖南传播过程中具有节点意义的名山。

浮邱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也是湖南道教的发源地,历史上被誉为“楚南名胜”和“湘中第一道场”。浮邱山因仙人浮邱子在此修炼并“得道升天”而得名,又因是道教真武祖师道场而闻名于世。明清两代,朝廷在浮邱山设立“道纪司”,管理湖南道教各方丛林,在道教中拥有极高历史地位。

星德山处于桃源、石门以及慈利三个县的边沿,主峰海拔达到了843.5米,是和张家界同样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山顶的道观建筑也采用了和山体同样的材质,绿树红砂,气质不凡。

星德山也是道教名山,有“道兴紫覆之地”之称,与誉为“中国南武当”的慈利县五雷山隔山相望,绵延几十公里的区域中自然和人文风光相映成趣。据有关机构考证,此地的宗教活动起始于唐朝而兴盛于明朝。明朝洪武三年,道教大师张道会在此潜心修炼,参与修筑了三元宫,并且将星子山改名成星德山。

图片

大围山。图/金林

星德山对面是另一座道教名山五雷山,它与湖北武当山齐名,被尊为“中国南武当”,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湘之最》誉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每年古历“三月三”(7天)、“八月十五”(15天)、“九月初九”为“朝圣日”,信徒昼夜朝拜,形成了五雷山盛大的传统庙会。

桃花源也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从西晋到晚明,以桃源山为主的名胜古迹,是桃花源洞天福地的源头,自东晋起便是沅澧流域道教文化中心。陶渊明一生追求隐世独立,与道家的老庄思想不谋而合。湖南常德一线,道教名山林立,成为中国古代隐逸文化诞生的重要地理空间。

释道儒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最终趋于融合共生,特别是在自然山水观念上,这也许是由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决定的。这种融合,也体现在湖南的名山之中。南岳衡山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终于成为湖南各种信仰集大成的一代名山。

图片

图片

安化云台山 。图/郭公平

如今奇丽的热门高山,在古代大多寂寂无名。

古人更在意山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宜人居的深山区,很少受到古人的关注。湖南如今高度排名前三的酃峰、壶瓶山、桂东齐云峰,在古代都是冷门山。比起古代对山的“神性”崇拜,现代人更看重山的景观气质。

从地质景观上看,湖南有三类奇山,分别是石英砂岩峰林、喀斯特和丹霞,它们有着不同的色彩构成。尤其是红色的石英砂岩峰林和丹霞地貌,与湖南丰美的绿色植被一起,组合成湖南诗画般的山水景观。

来过张家界的人,对山都会有一种颠覆性的认知:原来山的气质可以如此仙幻,进而感叹自然的不公,同样是经历了自然的造化,为什么只有它美得像个传说?

张家界的山水是“超验”的。地质学可以解释山的演变过程,却无法解释绝美景观背后的“神奇自然法则”。曾有人说张家界是中国山水画的“原本”,它的美远超绝大多数的中国山水画作,从而成为一种超乎想象的极致中国山水。在没有被发现之前,它只存在于中国山水画的想象空间里。这个中国地理第二、三级阶梯间的奇幻世界,让人类的想象力在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败下阵来。

图片

张家界牧笛溪,从村民住宅可看到远处的大山。图/金林

张家界如此独特,世界上很少可以找到与它进行对比的自然地质景观。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其分布的密集度、造型的奇异度、各种地貌形态组合的有序度、岩石植被、气象因素的色彩鲜明对比度、峡谷与溪流组合的和谐度、地形高低错落相配及各种象形山岩石景观引人入胜的联想度,都达到了地质景观的最高审美境界。

丹霞,则为湖南营造了另一种山岳之美。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崀山为中国丹霞地貌景区中丰度和品位最具代表性和最优美的景区,以完整的红盆丹霞地貌计,居全国第一,被地质专家们誉为“中国丹霞之魂”。

天门山,则是碳酸盐岩制造出的“湘西第一神山”。

天门山是大自然用普通材料完成的杰作。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它经历海相沉积上升为陆相沉积,形成高山,并经受亿万年风雨剥蚀和造山运动的抬升,分别被两条断层峡谷切为孤山,使高山与谷地拉开极大高差,几公里之内高差达1300多米,其孤峰独立的气势远非大多数山可比。

湖南的地质奇观远不止这些,通道万佛山丹霞、浏阳大围山冰川遗迹、湘西古丈红石林……造物者偏爱这片土地,以鬼斧神工的自然伟力,为我们留下了这梦幻如仙境的山国异世界。

图片

崀山辣椒峰,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图/金林

来源:湖湘地理

作者:常立军

编辑:廖轩仪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