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建设高标准农田 奏响丰收乐章——永州市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改革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唐斌 编辑:陈小婷 2024-09-27 10:34:05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永州市通过坚持政策促动、创新多元化投入,强化效益导向、推动多主体参与,引导规模经营、促进多渠道增收等举措,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由财政单一投入向社会多元投入转变,先后引进社会资本2.66亿元,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74.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4.2%。建成后,每亩土地租金溢价30%至50%,单季增产50公斤以上。

多元投入提升建设标准

金秋时节,田野一片丰收景象。9月23日,东安县芦洪市镇唐家桥村村民唐建海骑上摩托车前去巡田,他时而远眺,时而走进田块中间,仔细查看晚稻授粉情况、病虫害情况,种田多年的他不时感慨现在田好种了。“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田地大块成片,耕田、育秧、插秧、植保、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不弯腰就能轻松种好几百亩田。”唐建海表示,目前正在开展蔬菜、油菜育秧,等晚稻收割后移栽,好田地冬季也不能让它闲着。

令唐建海感慨“好种”的农田,正是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的项目。

通过引进湖南现代农业集团投资,在原有每亩1600元的基础上加大投资至每亩3200元以上,进一步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有效提高耕地地力、质量和抗风险能力。建设好的东安县芦洪市镇高标准农田建设万亩示范片区面积为1.2万亩,总投资4016万元,改造后新增耕地400余亩,粮食产能每季每亩可提高50公斤以上,年土地租金每亩可提高150元以上,亩均年综合效益提高300元以上。同时,项目还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统筹规划、一体推进,重点在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科技服务、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建后管护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加强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为土地持续补充“营养”。东安县将持续与湖南现代农业集团合作,共计投入3亿元,分三期打造“升级版”高标准农田10万亩,服务当地农业发展。

为破解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不足难题,永州市积极构建吸引社会主体资本、银行资金积极参与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利益分配机制,出台《永州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方案》,创新推出高标准农田建设“主体自筹、银行贷款、财政补助”的投贷联动模式,组织农发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与社会主体多次对接,吸引更多农投、农垦集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社会主体资本利用自有资金或金融资本增加投入。全市遴选22个连片大洞推行设计、建设、运营、管护一体化运行模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再统一承包给合作社或大户运营,落实建设面积3.6万亩,撬动社会资本5000余万元。各地广泛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全市择优选取38个村试点,委托种粮大户通过组建劳务合作社、施工队,采取“以工代赈”方式组织实施。

多维运营提升农田效益

在宁远县桐山街道五里桥村稻田公园农旅融合示范区,田野里绿油油一片。放眼望去,稻田公园与河流、山川、村庄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乡村生态画卷,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该项目一期投入800余万元,建设平整土地804亩,土壤改良2100亩;二期计划投资1720万元,建设面积3764.4亩。项目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模式实施,构建粮油作物高产示范片、景观农业示范点和科普体验基地三位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区,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关键在于增加农田产出,增加各方参与主体收入,破解农田经营效益低难题。永州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智慧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结合,大力实施“弯变直、坡改梯、小并大”改造,土地渗溢面积3%以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95%以上,亩均年综合效益提高约400元,提升农田基本产出。同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相融合,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片,探索稻虾、稻鱼、稻蛙等种养结合模式形成立体收益,多维度增加收入。祁阳市围绕现代农业园区“1+20”和美乡村示范片,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样板,形成了三家村湘江沿河风光带、板桥村美丽田园综合体等一批亮丽风景线。

永州市还推动构建多层次监管体系,破解高标准农田建设使用全过程监管难题。构建政府监管、业主管理、专业监理、群众监督和第三方质量检测“五位一体”监管体系,实现建设过程立体监管。从各类收益中抽取部分资金,建立有主体、有人员、有资金、有标准“四有”管护机制,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收益一亩”。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唐斌

编辑:陈小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