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如何破解红包焦虑?不让年味变“钱味” 一家老小乐陶陶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陈星源 编辑:杨雁霞 2024-02-15 10:39:15
时刻新闻
—分享—

  漫画/吴志立

漫画/吴志立

色彩鲜艳的一个个压岁红包,是春节仪式感的重要来源,蕴含着浓浓的亲情祝福。然而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压岁钱也水涨船高,变成了成年人甜蜜的负担,不少网友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在社交平台上直呼“红包都快发不起了”。如何破解红包焦虑,让年味回归本来的味道?记者春节期间走访发现,当崇尚节俭的新风尚与传统礼数相碰撞,人们还真想出了不少新招。

人情繁琐,红包变身烦恼

作为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压岁钱通常由长辈给予晚辈,寓意压住邪祟,平安健康度过新的一年。走亲访友时送上一个热乎乎的红包,既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也能拉近亲人之间的距离,是联络感情的好方式。

“家里有两个小孩,今年过年就收了5000元左右的红包。”家住长沙的黄女士告诉记者,龙年春节期间小孩收到了不少亲戚送出的红包。

好客的湖南人在发红包时也毫不吝啬,许多网友表示,每人至少200元的红包是湖南走亲戚的“标配”,还有不少地方是400~800元不等。

“亲戚家的孩子加起来就有10个,就算按最低标准200元/人,压岁钱这笔开销就要2000元,家里老人我准备给3000元,走亲戚礼盒以及置办年货2000元……”社交平台上,一位长沙网友列出了春节期间的支出清单,密密麻麻的名目令人眼花缭乱,“加上七七八八的花销,过年回家一趟得不吃不喝打两个月工。”

长沙市民廖小姐也有同样的感受。“今年的存款都花在人情上了!”她表示,虽然家里亲戚不多,金额也不是特别高,但7000元的“人情礼包”仍让她倍感吃力,“有些亲戚平时走动也不多,都要给红包实在招架不住。”

今年过年,刚上班的陈小姐仍旧收到了长辈的红包,但也引发了她对未来的焦虑,“毕竟不能一直收红包,以后总得还回去的。”

“今年没收红包也没发红包。”正在长沙攻读研究生的谭同学表示,今年开始他不再主动接受亲戚的红包,“虽然还没工作,但是我这么大了,不好意思再按小孩子的份收红包,也给亲戚朋友减少一些压力。”

家有两个孩子的孙女士表示,虽然自家孩子是收红包的一方,但你来我往,人情总要还上,有时“还红包时还得加个两百四百的,所以收红包的心理负担也蛮重。”有时,为了减轻一些不富裕的亲戚的负担,她会无奈选择不带孩子上门拜年。

创新做法,减轻红包负担

在社交媒体上,由发压岁钱衍生的“红包话题”正在热议。“三年级孩子收到红包17万”令人咂舌,但更多的网友正在热烈转发一些倡导让压岁红包归回本来“年味”的好做法。

“广东这边的做法值得全国推广。”网友们热情评论和转发一位广州博主晒出的春节红包视频。这位博主介绍,广东的红包和压岁钱被称作“利是”,过年包“利是”意在表达祝福、祈求平安,数额一般较小,“主打一个价低量多”,春节见面人人都可能收到“利是”,“利是”一般5元起步,50元就可以算是“巨款”封顶了,绝不内卷。尽管金额不大,但大家收到祝福都很开心,也没有太多心理负担。

而另一位网友则晒出自家孩子回村过年时,家中长辈把一百元钞票换成100张一元的崭新钞票,每个小孩一沓,“我觉得特别好,长辈不用几百几百地给每个孩子,孩子们拿着厚厚一叠一元的压岁钱也很有获得感,而且这样的压岁钱大概率也不会被爸妈没收了。”

在湖南本土也一直有无压力又有趣的春节好习俗。在汨罗一些村子,孩子们春节拿着麻布袋全村串门,讨糖讨零食,每个孩子都是满满的收获,成为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大人们也给得痛快欢乐。

在桌面上轻轻一推,乒乓球随机掉进桌前的纸杯,对应数额的压岁钱便收入囊中……为让“发红包”减少攀比,也更加充满趣味性,记者注意到,不少年轻的父母引入了转盘、幸运乒乓球、定点套圈等游戏形式来发春节红包,尽管钞票面值不大,但一家老小都参与,欢声笑语中亲情更浓郁,年味更足了。

拒绝攀比,回归祝福本源

从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中诞生,压岁钱原本是一种具备象征意义的节日载体,与数额多寡并无关系。近年来,经济水平的提升让人们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由于一些人“拼面子”的攀比心理作祟,压岁红包“节节攀升”,成为很多人不好言说的负担。

如何压制这股攀比之风?有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一个倡导性的规范,参照治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方法,形成软约束。舆论、社会对不合理的行为加以劝导,倡导适度、适可而止。

湖湘大地上,移风易俗的理念正深入人心。省文明办发出的《文明过春节倡议书》中指出,深入移风易俗,文明节俭过节。星城长沙同样身体力行,《长沙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提倡节俭办理婚丧、节庆等事宜,更制定了《移风易俗“十个一”操作细则》,助力节俭蔚然成风,给压岁钱“减负”。

记者手记

小时候,最盼望的除了年夜饭上的佳肴,还有长辈送出的红包,这些面值不大,却张张都是长辈特意去银行换来的新钱,承载着亲人之间化不开的深情。如今,生活水平提高的我们,却陷入了一种攀比的怪圈;过于追求数量的红包,让亲朋好友背上了经济负担,与春节的欢乐、年味的温馨背道而驰。“祝福讲心不讲金”,红包的金额、形式纵然千面,其蕴含的心意却始终相通。一家人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团圆,又何须在意压岁钱的多少呢?守护好这份快乐,就是守住压岁钱传承文化、传递祝福的本义,不让年味变“钱味”,让新春佳节更加温馨、和谐和美好。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陈星源

编辑:杨雁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