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30日,长沙市网信办、人民网湖南频道联合推出2024年“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主题为“稳经济 促增长 长沙在行动”,记者将进车间、下田头、访社区、沉基层、到一线、走春运……用镜头和笔触展现长沙新气象。
熙台岭社区居民围在一起包饺子。 人民网记者 向宇摄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这一天,长沙市天心区城南路街道熙台岭社区内,同样热闹。
“快来,这里有芹菜馅、韭菜馅、香菇馅!”社区居民王嗲嗲一手拿皮,一手填馅,只见他双手合拢一捏,一个白胖胖的饺子就成型了。“社区每年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与其他开放式老旧社区一样,熙台岭社区位于长沙城中心,虽说面积只有0.34平方公里,但有居民1821户,老旧院落多、人员结构复杂、基础设施旧是其典型特点。
“过去人少事多,根本管不过来。”城南路街道熙台岭社区党委书记张艺介绍,社区存在大量企业破产改制后遗留的职工宿舍,有十余个无人管理的“院落式”小区,其他楼栋之间也均为散体住宅楼群,管理难度大。
熙台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人民网记者 向宇摄
久而久之,张艺发现“老熟人”是老旧小区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点,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令她印象深刻。
张艺回忆,当时席草田双号院曾有800余平米近40年的历史违章建筑,涉及居民36户。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通过发动院内“熟人”上门做工作,20天内便顺利拆除了历史违章建筑,并实现零补偿、零强拆、零上访。
这让社区党委意识到,老百姓的事儿还得靠老百姓自己来管。在长沙市天心区民政局的带领下,社区党委开始探索以“院落党建”为引领的居民自管自治新路径,构建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院落(微网格红管家)—联系户的四级联动体系。
具体而言,就是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划分出14个院落,将本院落内群众威望较高、能力较强,且有时间和精力的党员骨干推选为“红管家”及家委会成员,推行院落家委会、联户居民代表的自管自治方式,营造出“邻里和睦、院落和美、社区和谐”的一家亲氛围。
熙台岭巷29号院干净整洁的院落。 人民网记者 向宇摄
前不久,社区熙台岭巷29号院有居民反映下水管道堵塞严重。得知情况后,该院落家委会立即召集居民代表,协商解决方案。
“为什么要掏钱?我家又没堵。”起初住在高层的居民并无直观感受,迟迟不愿配合整改工作。
李文杰作为院落家委会成员之一,多次上门耐心解释,并表示自己将牵头找施工方,以最低的众筹价格整改,确保以后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这才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如今,院内不仅下水管道彻底通了,硬化路面、停车位、监控、门禁系统……一项项改造措施让曾经的“老破旧”焕然一新,最初抱着观望和质疑态度的居民,也陆续投身于社区建设之中。
李文杰告诉记者,通过院落自管自治,大家有了主人公意识,以前“催不动”的管理费,现在缴纳率达100%,院子环境好了,日子也舒坦了。
基层治理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年来,长沙市天心区民政局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基层治理标准化、体系化、现代化建设,让村、社区回归居民自治组织原本属性,形成的“党政主导、社会协同、责权明晰、机构承载、立体服务”天心基层治理模式,正不断刷新基层治理服务的新高度。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向宇
编辑:廖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