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境内有163公里长江岸线,全省96.7%的面积属于长江流域。近年来,湖南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抓好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进“一江一湖四水”系统治理,在擦亮绿色“显示度”中奋勇争先,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圭塘河,是浏阳河汇入湘江前的最后一条支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这条城市内河,由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禽畜粪便直排,一度被称为长沙的“臭水沟”。而如今,已经变成了长沙的网红打卡点。
长沙市民 李红: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我喜欢每天晚上来散步。
2.3公里的河岸线,已经变成了超级城市公园综合体。露营休闲、异域餐馆、夜色酒吧、书店沙龙,圭塘河畔,交织着一场又一场活动。依河而建的乐之书店,每天早上十点就迎来读者排队打卡,单点客流量日均达到四千。
长沙读者 曾茜:清新怡人,外面风景很好看。基本上星期一到星期五我都会来。
据统计,湖南14个地级市排查的195条黑臭水体整治,已完成184条。在洞庭湖、长江湖南段水域监测到的水生生物种类,比起2018年,已经增加了近30种。候鸟的欢歌、麋鹿的倩影、江豚的微笑,成为湖南文旅的新名片。
从洞庭湖边800米,后退至3000米。湖南石化新区己内酰胺部,在整体搬入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后,同样迎来了新生。
罗凌宇从事己内酰胺事业30多年,是此次项目搬迁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他说,搬迁后,通过改造升级生产技术,污水全部纳入管网,污水不进长江。如今,项目产能已经由每年30万吨提升至60万吨,但生产用水能够节约73%,实现消耗、排放、用地、用工四个大幅减少。
湖南石化新区己内酰胺部党委书记 罗凌宇:要把现有装置开好开稳,进一步提升产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做到清洁生产,绿色发展。
六年来,岳阳完成39家化工企业搬迁改造、35家环洞庭湖造纸企业落后产能退出。同时,整治长江岸线66.3公里,完成复绿2.45万亩,曾经的危化企业林立,已蜕变成为最美长江风景线。湖南也累计创建18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21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丁平安: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将先进的化工技术转变为节能减排产品和工艺,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产业“含绿量”的提高,也在不断提升发展的“含金量”。东江湖在禁渔前,曾“鱼”满为患,导致湖水缺氧,水体污染严重。如今,这里湖水清澈,湖心岛屿星罗棋布。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也让东江湖成为了湖南省最大生活饮用水水源地。
依托水资源优势,资兴市建设食品工业园,生产的啤酒、天然水、饮料等产品走俏市场。青岛啤酒郴州公司,从一个年生产能力不到八千吨的小厂,发展成现在的年生产能力达到八万吨的大型生产基地。
立足冷水资源优势,东江湾旁的大数据产业园,一期项目已经完成。已签约落户了5家数据中心,共4.9万个机架,入驻有天翼云、阿里云、腾讯云、长沙银行、湖南银行等70余家企业。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办公室主任 吴超毅:原来我们智算产业链今年的目标是完成5个亿的投资,今年他们(投资企业)决定追加投资完成200%的一个任务,实现10个亿的投资额。
一江碧水,绘出潇湘生态画卷。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南,湘、资、沅、澧“四水”汇聚,天然水资源总量为南方九省之冠。2018年以来,湖南坚决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政治责任,2023年,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8.6%。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二级主任科员 黄慧:全省已累计获评26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引导各地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拓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来源:湖南卫视
编辑:戴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