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书速递|“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怪力乱神却屡屡穿越时空

来源:湖南文艺出版社 编辑:杨雁霞 2024-05-27 15:31:41
时刻新闻
—分享—

《百鬼夜行》 2024年新升级

全彩刷边特装版 日本经典妖怪全收录

〔日〕鸟山石燕 绘

许汝纮 编著

2024年5月

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404-8951-9

“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怪力乱神却屡屡穿越时空,和我们的生活贴合交缠。这些似存在又似不存在的生灵,不仅曾经出现在我们的经典文学当中,也鲜活地出现在当代人们的生活之中。

远古人类敬天畏地所衍生的鬼神,古今中外如出一辙,神话传说借着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有些鬼神借着宗教,鲜明灵动地成为人们景仰膜拜的神明,有些色厉的魍魉则成为人们畏惧的魔鬼。尤其在宗教兴盛的地方,有正、邪、亦正亦邪的神魔,处处可见踪影,经典中有之,传说中有之,稗官野史中更是多不胜数。

岛国日本的妖怪,汇集了中国、印度、日本本地的鬼怪传说,交融成多种百变的形态。这些被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形象,有的邪魅非常、作恶多端、可怖害人;有的神秘莫测,亦敌亦友;有些则如神祇般受人尊敬——妖怪和神仙同出一源,紧密交织。在鸟山石燕笔下,日本妖怪的形象有了确立的基础,并随着时代推移,更加面貌万千。本书重新梳理了鸟山石燕笔下两百零七种鬼怪的面貌,将《百鬼夜行》以成人绘本的形式呈现,更挑选出数张经典妖怪图,上色彩绘,重新为日本的鬼怪谱写出一个光彩潋滟的美丽新世界。

《百鬼夜行》刷边特装版内页实拍

文学的魅力不应受限于时代、语言、国界的束缚,想象力更应随着时代的更迭恣意翻飞、幻想翩翩。期待这本《百鬼夜行》能受到大家的喜爱与青睐。

近代的日本,掀起一股妖怪热潮,从文学作品、艺术设计、影视戏剧,到动画漫画等,无一不妖。

这股热潮的产生,根基于日本丰富的妖怪文化,雪女、河童、天狗等为数众多的妖怪题材通过各种媒介传播,使得日本的妖怪得以广为人知,也渐次影响到东亚,乃至于全世界。这种妖怪文化的累积,非朝夕所成就,而是具有悠远的传统,探究它的形成,还需从日本的原始信仰谈起。

《百鬼夜行》刷边特装版实拍

不只是妖怪

最早,日本的信仰系统属于泛灵论的自然崇拜。传统日本神道的思想认为万物皆有灵,从日月山海等自然物体或现象,到动植物、神话英雄,乃至各种器物、灵魂等等皆是,因此数量众多,有“八百万神”一说。

这种自然崇拜的出现,表面上为天候变异、病痛灾祸、社会定律以及超自然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但实则隐含了对未知力量与事物的敬畏和恐惧,进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想象与形象。

《百鬼夜行》刷边特装版内页试读

然而当时的日本并不使用“妖怪”一词来代称这类想象与形象(以往多称妖怪为“物怪”),直到十九世纪末的民俗学、文化学将其归入学术体系,才开始有“妖怪”这一词的使用——换句话说,“妖怪”对日本而言是一个相当近代的名词。这些被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形象,有的邪魅非常、作恶多端、可怖害人;有的神秘莫测,亦敌亦友;有些则如神祇一样,令人尊敬。因此,日本的“妖怪”和“神”其实可说是同于一源,都是对那些未知力量的想象和形象化。若要做区分,则“神”掌握极大的自然力量,且超脱于人间、不管俗世,如掌管太阳与光明的天照大神;而“妖怪”则和人类世界息息相关,亦拥有人类的喜怒情绪,宛若神格较次的神灵。

百鬼──日本妖怪的标志

谈到妖怪,不得不提到“百鬼夜行”。

日本作为岛国,和他国商贸来往频繁,文化交流也十分密切。为数众多的日本妖怪,约七成起源于中国,两成来自印度,一成才是日本本土的妖怪。自平安时代开始,中国、印度的神鬼异事陆续传入日本,互相消融和影响。初始因为书籍昂贵,文化知识基本上被贵族垄断,但当时著名的《枕草子》《源氏物语》中都有一些关于神鬼异事的描述,至于民间,则有零星的传说在酝酿发酵。直到江户时期,印刷出版技术有所突破,《山海经》《封神演义》《西游记》《聊斋》等种种神鬼奇幻书籍在民间迅速流传。随着时代推移,来自海外的众多神祇妖魔在岛屿上不断演绎、彼此影响,最后渗入民间传说之中,成为后世创作的题材和灵感。

《百鬼夜行》刷边特装版内页试读

“百鬼”便是自中国传入的一个传说,后来在日本演变为传说中出现在夏日夜晚的妖怪大游行。“百鬼”并非恰好是一百种确切的妖怪,而是“众多妖怪集合”的含义,因此具体有哪些妖怪,也没有明确的说法,仍旧是很模糊的想象。

“百鬼夜行”所代表的,正是“进口妖怪”在日本的演绎,不管本土还是海外,在流传加工后的本地化已然成形,妖怪便在岛屿之上落地生根,为下一阶段的茁壮发展提供厚实的养分。

妖怪的模样

无论是“进口妖怪”还是“本土妖怪”,之前的妖怪传说大多仅止于口耳相传或文字表述,即便有具体图像也十分稀少,绘制也十分简单。妖怪的模样在世人的想象中,始终模糊不清、暧昧非常。

但在中世纪之后,日本开始流行一种绘画和诗词一体的特别创作形式:绘卷。这种创作形式宛若现代的图文书,掌握文化资源的贵族、文人和僧侣,开始将著名的事件、故事等等放入绘卷。其中,僧侣这一阶层因为传教和获得信众的需要,开始将一些恶神、妖怪的形象创作在绘卷上,对妖怪的形象化和绘卷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室町时期,绘卷的流行向一般百姓层扩大,许多民间流传已久的妖怪传说开始出现在绘卷中,比如《大江山绘卷》中就有打跑酒吞童子的传说,《土蜘蛛草纸》中也有打跑京都妖怪的故事。而此时最著名的妖怪绘卷,便是“百鬼夜行绘卷”。

“百鬼夜行绘卷”是描绘“百鬼夜行”传说的绘卷总称,其中一卷传说为土佐光信所作的绘卷最负盛名,画中描绘的各种旧物如锅碗、琵琶、伞、木鱼等因为要被丢弃而变成妖怪半夜游行的场景,被称作日本妖怪画的始祖,也是“付丧神”(器物长久未使用而变成的妖怪)的经典之作。其他的百鬼夜行绘卷也描绘了动物、草木等等变化为妖怪的形象,自此,妖怪的模样才终于出现在世人的眼中。

当妖怪成为艺术

妖怪的图像化,是日本妖怪文化最具意义的一个指标,代表这些原本模糊不清的妖怪变得有迹可循、有形可想。而这指标在江户时代达到了高峰,最主要的原因是浮世绘画家的积极绘制与印刷出版的传播。

《百鬼夜行》刷边特装版内页展示

浮世绘是江户时代流行的绘画方式,以描绘江户时代的庶民生活为题材,象征庶民文化的崛起。而流传于民间、带有神秘色彩的妖怪,让当时的浮世绘画家(有些也是俳句诗人)纷纷投入妖怪绘卷的创作。其中鸟山石燕可以说是日本妖怪系谱的奠定者,他参考了中国的《山海经》《抱朴子》等博物志及日本的《徒然草》《今昔物语》《倭汉三才图会》等书,并搜集民间传说的妖怪轶事,整理脉络,历时八年绘制成四册妖怪绘卷——《画图百鬼夜行》《今昔画图续百鬼》《今昔百鬼拾遗》《百器徒然袋》。这四册绘卷不但罗列了妖怪的出处、传说轶事,并进一步确立了画卷内两百零七种妖怪的形象。

《百鬼夜行》刷边特装版内页展示

这一系列作品的出版,将散乱且不全的妖怪传说轶事,做了一系列的整理和编排,令妖怪的传说、出处和形貌,有一知识化、造型化的统整。兼之印刷出版技术的革新,书籍价格相对低廉,让大众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接触这些相关信息。同时,在木版印刷技术出现后,妖怪故事的彩绘书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陆续有许多新的妖怪被创造出来,在平民中广为流传。

鸟山石燕的作品在当时引起轰动,妖怪绘卷的绘制成为热潮,后来的绘师如歌川国芳、月冈芳年、河锅晓斋、喜多川歌麿等也受其影响,发展出丰富的妖怪绘画版图。于是,妖怪不再是模糊不清、流于口耳之间的鬼怪,而是有形体、有出处、有故事的一种文化象征。

历久弥新的妖怪文化

鸟山石燕等绘师们的贡献,使得妖怪的形象有了确立的基本,随着时代推移,妖怪的造型变化后也更加面貌万千。

而近代的十九世纪末,妖怪文化又有了新的里程碑,便是学者井上圆将妖怪作为研究对象,定义妖怪的真伪。井上圆将妖怪分为“真实妖怪”和“虚构妖怪”,“真实妖怪”指在科学发展后人们可以进行解释和说明的现象,如鬼火、回声;“虚构妖怪”是还不具备说明的方法和知识的现象。姑且不论井上圆的定义,但此种把妖怪以科学态度来看待的作为,便是将妖怪纳入学术体系的证明。其后此种研究更提升为一门学问,并定名为“妖怪学”。

《百鬼夜行》刷边特装版内页展示

自此,妖怪成为跨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多种文化领域的母题,并一路发展为后人所研究。

现代众多日本影视作品、动画电玩中,妖怪的身影时时可见。各式各样的风格、百变的造型,让妖怪的形象更加多姿多彩。妖怪文化能有这样的发展,鸟山石燕当年的“定型”功不可没,如现代妖怪绘师水木茂、京极夏彦的作品中,不少便是以他所绘制的妖怪为创作蓝本。时至今日,妖怪已然不只是妖怪,原本可怕可畏的妖魔鬼怪, 竟成为艺术创作的元素、影视媒体的灵感、大众娱乐的题材,即便并非生长在日本文化圈的人,也都多少能对妖怪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些发展和影响力,恐怕连神鬼也始料未及。

日本民俗学者柳田国男认为,妖怪最大的特色便是它们的善恶并非固定,而是由人类对妖怪的态度来决定。一如人类社会,一如芸芸众生,有善良者,亦有邪恶者,或许是因为它们有故事、有情感、有血、有泪,有太多太多和人类相似的地方,于是,一路走来, 历久弥新。

★ 2024年全新升级:刷边特装版

★ 日本的《山海经》,207种日本经典妖怪全收录

★ 问世200多年以来,精选部分妖怪,首次上色彩绘!

★ 热门手游《阴阳师》灵感来源

★ 日本鬼怪漫画之父 水木茂 × 妖怪推理小说大神 京极夏彦 共同的创作蓝本

内容简介

日本浮世绘画家鸟山石燕根据日本文学作品、民间传说以及传统艺术绘制的《画图百鬼夜行》《今昔画图续百鬼》《今昔百鬼拾遗》《百器徒然袋》被后人合称为《百鬼夜行》,其创立的207个日本妖怪的形象为后世奠定了基础,设定了规范,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研究日本民俗、传统文化、艺术史的必读之作。这一版《百鬼夜行》最大的特色在于,首次从原始黑白插图中遴选8幅上色彩绘,以浮世绘精美画风,重现原著绝美风貌。

来源:湖南文艺出版社

编辑:杨雁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