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即将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各项准备工作就绪,系统显示报名人数已突破1.2万人,远超预期;报名参展企业、参展商已分别达到1052家、2272名。
中部“强磁场”散发着巨大吸引力。
20年前,党中央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六省,犹如我国的一道“脊梁”,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2023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近27万亿元,以全国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释放出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的积极信号。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湖南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展现更大作为,奔向更高目标。
紧扣“三基地一枢纽”战略定位,提高功能“承载度”
5月底,三湘大地的广袤田野上,绿油油的早稻已长至小腿肚高,很快将迎来孕穗期。28日,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90后”新农人陈帅宇又来到田间地头,察看禾苗长势,加强田间管理,争取有个好收成。“今年,基地试种1000亩适用于制作常德米粉的早籼稻,实现‘好稻产好米、好米造好粉’,做深稻米精深加工,预计每亩增收270元。”陈帅宇充满信心地说。
中部六省中有五省属于全国粮食主产区。湖南是全国最大水稻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多年来都超过600亿斤,为中国人的饭碗装上中国粮作出了湖南贡献。
始终紧扣中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战略定位,湖南在提高功能“承载度”上奋勇争先。
筑牢能源安全屏障,湖南夯实火电,引进外电,发力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作为“有色金属之乡”,湖南硬质合金材料约占全国四成,先进储能材料、先进钢铁材料全国领先。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部崛起,要靠制造业。湖南久久为功,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培育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中小航空发动机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三、中西部第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才能加速“起势”。湖南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4×4”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由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构成的、具有鲜明湖南特色的产业梯级体系。
湘钢携手华为,让炼钢从人工“算”进阶到大模型“算”,激活传统产业“新引擎”;在株洲这个全球最大轨道交通装备研制基地,优势产业的技术裂变出强大“核能”,IGBT、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深海装备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壮大;依托高校科教与人才优势,先进储能材料从前端原材料到后端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形成闭合链条,在新兴产业赛道上一路疾驰;AI医生加快走向诊桌,“一顿饭的时间可以完成一条宣传片的渲染”,面向未来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寻求更大突破……
湖南已连续4年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先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47项。眼下,“医用高端机器人”“高性能特种环氧树脂关键技术”“高精度数控平面磨床关键技术”等新一批项目攻坚正酣,为高技术产业发展蓄积更强大动能。
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共享新时代新机遇
5月22日,安徽省党政代表团来到湖南考察。就在一个多月前,湖南省党政代表团赴安徽赶了一场“科创大集”。
这是一次互学共鉴、共谋合作的“双向奔赴”。以科创而兴的安徽,让湖南考察团感受到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勃勃生机;而持续用力打造“三个高地”的湖南,也让安徽考察团看到了交流合作的广阔空间。
中部六省,取长补短。河南、湖南,都是装备制造大省,同样亟需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
5月22日,河南郑州,一场豫湘两省工程机械产业合作对接会,让两省工程机械产业链上的主机企业、配套企业有了面对面“互诉衷肠”的好机会。三一集团与洛阳轴承,中联重科与豫新汽车热管理,铁建重工与许昌豫盛昌电气,星邦智能与中航光电等在现场成功“牵手”。
“河南拥有很多特色鲜明的零部件企业,我们希望和河南的配套商共同打造绿色、智慧供应链。”湖南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部部长王大彦说。
两省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的负责同志看得更远,均表示今后将携手推动豫湘两省在工程机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方面的合作,共塑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上游下游“一盘棋”,江西、湖南两省完成全国首部跨省流域市级层面协同立法;首批39项政务服务将实现“跨域通办”,湖北十堰、襄阳与湖南长沙三地国家级开发区签订合作协议……加强区域内省际合作,湖南携手中部兄弟省份走向更高水平的区域协同发展之路。
立足中部,放眼全国,湖南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在区域协调发展中迈向更高能级。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升级;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大南昌都市圈连起的“中三角”,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城市群,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5月31日,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将在湖南长沙拉启大幕。作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有效载体,本届博览会不仅是中部六省扩大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的“主场”,同时吸引了上海、甘肃等省市以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还有一众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境内外知名商协会欣然参会。
“以‘开放创新 中部崛起’为主题的本届中部博览会,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共享新时代中部崛起的新机遇。”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鼓足信心,激活新增长点
5月27日凌晨,从比利时列日飞来的全货机航班降落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满载服装、电商产品、医疗制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后,继续飞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这条航线是湖南首条第五航权全货运航线,可实现三国三地机场间的货物自由上下、灵活分配。国际上普遍认为,第五航权是衡量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
“一线连四洲”,更多优品入湘、湘品出海,为开放湖南写下生动注脚。
中部地区不靠海、不沿边,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日渐完善,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
湖南在中部独具“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去定位、谋划和推进,拓宽五大国际贸易通道,奋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眼下,湖南工程机械俏销世界各地,湘企接连拿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政能源项目……2019年以来,湖南对“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投资额年均增长32%。随着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湖南,湖南对非贸易额大增,2023年排名中西部第1位。世界500强企业有211个项目和企业落户湖南,湖南经贸“朋友圈”遍布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3月在长沙召开的新时代推进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首次提出了“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这一概念。
对于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湖南来说,这将是一次面向未来的信心之旅。
这信心,来自开放发展更加坚定。无论是长沙市还是湖南省,营商环境均进入全国前十,“三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打造;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能级持续提升。
这信心,来自绿色发展动能强劲。全省绿色发展指数进入全国前十,森林覆盖率接近60%,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别居中部第1位、第2位。
这信心,来自共享发展生活更美。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跑赢经济增速,基本养老、城乡低保、公共卫生补助等稳步提标。
信心满满,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湖南,再乘东风启新程,奔向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张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