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方寸心”新展刚一推出,观众即纷至沓来,并引来各方好评。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近日,长沙博物馆又一原创新展“我有方寸心——唐长沙窑瓷器诗文特展”再度成为推介长沙、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展,在2024年岁末再度引起各方前来观展的热潮,已成为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
新开幕的热展“我有方寸心——唐长沙窑瓷器诗文特展”呼应今年7月23日开幕的热展“她从长安来——汉长沙国渔阳王后和她的时代”。这是长沙博物馆在2024年倾力打造的两大原创专题展览,这两大热展深入汉唐盛世,涵盖贵族宫廷和平民社会,是长沙博物馆全力回答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命题,打造好湖南历史文化的名片和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命运共同体的展览尝试。“我有方寸心”新展刚一推出,观众即纷至沓来,并引来各方好评,本次展览已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公布的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本次展览集唐代器物、诗词、书法艺术于一体,以长沙窑为标识,展示唐代长沙万千气象。展品来自省内外13家文博单位,共计183件/套,其中包含题诗74首、题记22个,以及富含异域风情的典型外销精品36件,大多出土于窑址和唐代重要贸易港口城市遗址,或出水于“黑石号”等海丝沉船。展览通过活化利用特色文物,让观众透过日常瓷器赏读唐诗,感受唐人的生活美学与情感表达,见证千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文明交流与互鉴。
黑石号沉船出水的青釉褐斑彩绘瓷碗(带珊瑚)。
长沙窑瓷器上的诗,再现大唐文化印记
大唐是一个诗的朝代,我们从长沙窑瓷器上可以看到,读诗、写诗之风已融入唐人生活,甚至融入长沙北面铜官小镇烧瓷人的生活,他们也被诗歌浸润,读诗、改诗,自己也写诗。唐代的诗文化被长沙窑创造性用于瓷器生产,创新了釉下多彩工艺,将诗歌、书法、绘画等装饰在瓷器上,开创了中国彩瓷文化的先河,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不同民族的文化。唐代长沙从事窑业的人们不但会写诗,同时也会经商,他们采取薄利多销的形式,将长沙窑产品行销海内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明珠享誉世界。
长沙博物馆馆长周慧雯介绍,为深挖长沙窑的独特价值内涵,阐释蕴藏其中的湖湘文化精华,长沙博物馆另辟蹊径,从长沙窑瓷器上独树一帜的诗文内容出发,策划了本次展览,通过长沙窑瓷器上的诗意表达,再现唐代的社会百态和海丝城市文化印记。
本次展览介绍了长沙窑开创彩绘诗文,另类呈现“诗的唐朝”瑰丽壮美的景象。长沙窑瓷器诗文包罗社会万象,此次展览从民俗风情、教育观念、酒文化和爱情婚恋四个方面阐释唐代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思想。
“我有方寸心”诗文瓷壶。
长沙窑瓷器上的正楷字,已突显唐代欧阳询的笔风
据最新统计,全国已发现的长沙窑瓷器上共记录有130余首原汁原味的唐诗,本次展览即展出70余个唐诗诗文壶,占全国所有长沙窑诗文壶一半以上。130余首唐诗中,除20余首在全唐诗中能找到原作或改编自白居易、刘长卿、王维等诗人诗作外,其余均为作者无考的民间创作者的诗作。长沙窑诗文壶因此具有极其巨大的文献价值。
长沙博物馆执行策展人刘凯向记者介绍,长沙窑诗文壶均为釉下彩诗文壶,字体以行书为主,另有正楷和草书,值得注意的是正楷的诗文壶,其风格多以唐代望城人欧阳询所创欧体为主。此外,此次展出的长沙博物馆藏“吉利”瓷盘“吉利”二字的楷书风格,用笔瘦硬有神,已极其类似后世宋徽宗所创“瘦金体”风格。
为提升展陈内容设计,增强场景互动性和观众参与度,本次展览利用数字展柜展示“我有方寸心”诗文瓷壶、竹林七贤诗文瓷罐这两件重点展品,巧借文物三维模型和动画短片让文物“活起来”,生动呈现千年往事。此外,利用灯光投影和氛围营造将唐代有关长沙的名诗和生活场景进行艺术复原,并移用唐代书法名家作品、介绍和瓷器诗文完成艺术融合,有效放大审美能量,创新呈现文物语言。
本次展览免费开放时间为2024年11月29日至2025年4月6日(逢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市民朋友需提前在“长沙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实名登记预约,并按照预约时间段凭预约二维码或身份证通过安检入馆参观。展期内,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观众的观展需求,长沙博物馆还精心策划了专家讲座、长沙窑“瓷上诗”朗读活动、诗词徽章DIY体验、长沙窑瓷器修复课程等,市民朋友可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参加。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任波 万国珍
编辑:廖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