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湖南省疾控中心已经多次提醒,注意避免蚊虫叮咬,避免造成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传播。不少市民发现,今年蚊子好像变少了,没有往年那么爱咬人。
湖南省疾控中心每年都会设置伊蚊监测点,并及时进行监测。今年蚊子真的少了吗?哪些蚊子最毒?如何才能靠谱灭蚊?7月18日,记者采访相关部门。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所繁育的蚊子。
今年蚊子更多,只是热“懒”了
“往年的夏天在办公室,几乎天天都会被蚊子叮咬,花露水是每天都要用的,今年入夏以来没咬几个包。”长沙市民黄女士特别受蚊子“青睐”,每年夏天都是一身包,今年却发现无论在家还是办公室,蚊子比往年要少很多,被叮咬的频率明显小了许多。
今年蚊子真的少了吗?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所主任技师黄谊表示,根据监测结果,今年五月份由于雨水较多,所以蚊子的密度比往年要高。但六月份因为气温过热,蚊子活性不高,但整体指数仍然是上升趋势。
市民出现“蚊虫减少”这种感受,是因为在温度比较高的时候,特别是超出蚊虫适合活动的温度条件时,就会出现“蚊虫叮咬减少”的现象。
一般来说,蚊虫活动和叮咬比较活跃的区域是20℃—35℃,超出这个温度范畴,温度过高或过低,蚊虫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限制,活跃性明显下降,热“懒”了,以至于蚊虫叮咬人群的频率也会相应下降。
蚊虫喜欢叮咬新陈代谢旺盛的人
湖南常见的蚊子主要包括伊蚊(花斑蚊)、库蚊(家蚊)、按蚊(疟蚊)以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等,其中伊蚊、库蚊和按蚊是重点防范的三大类,可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乙型脑炎和疟疾等疾病。
黄谊介绍,蚊虫喜欢叮咬新陈代谢旺盛的人,比如说小朋友、孕妇等人群。此外,一般蚊子喜欢停留在阴暗的角落,穿深色衣服的人容易遭蚊虫叮咬。网上传说的0型血更容易招蚊子,目前没有科学依据。
防蚊需“物理”“化学”综合发力
黄谊介绍,蚊子是依水而生的生物,成长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卵,第二阶段是幼虫,幼虫需要经过四次蜕皮后,才能够来到第三阶段,成为蛹。第四阶段,蛹通过羽化而变为成蚊,而前三个阶段都是在水里成长。
防蚊灭蚊需要“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综合发力。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减少蚊子滋生的环境,及时清除室内外的积水,并准备纱门、纱窗、蚊拍等物理防蚊工具。同时,杀虫剂、蚊香等化学防蚊产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个人卫生习惯也至关重要,如勤洗澡、勤换衣,以减少对蚊子的吸引。
当蚊媒疾病暴发时,不建议市民自己去室外杀灭成蚊,空间大效果不好。应聘请专业的公司用专业的器械及专业的杀虫剂进行处理。黄谊教授表明,防蚊灭蚊的本质不在于杀灭成蚊,而在于虫卵,从根本上灭蚊应该减少积水,将其扼杀在萌芽时期。
市民在户外活动时,建议尽量避开蚊子活动的高峰时段,穿着长袖和浅色衣物,避免在草丛或阴暗处逗留,因为蚊虫的视觉喜欢暗的环境,当穿深色衣服的时候,蚊虫会将其判断为栖息地。
如若短时间的外出,可在超市购买防蚊驱避剂,喷涂身体裸露的部位。
被蚊子叮咬后如何正确处理
被蚊虫叮咬之后,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敷10分钟,减轻肿胀和瘙痒;孕妇儿童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短期也可使用含氢化可的松(1%)的外用软膏涂抹,瘙痒严重时可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
黄谊提醒,孕妇优先使用物理防蚊,如蚊帐、防蚊衣裤,必要时选择派卡瑞丁或驱蚊酯产品。对于婴幼儿,2月龄以下婴儿禁用任何化学驱蚊剂,婴儿推车加装蚊帐,为避免过敏,不要使用含香茅草等天然成分的驱蚊产品。
被叮咬后还要注意避免抓挠,因为抓破皮肤可能引发细菌感染,若出现红肿热痛、流脓,需立即就医。若出现呼吸困难、全身荨麻疹、头晕等严重过敏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所繁育的蚊子。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高煜棋 张恒娇 乔木 刘成琳 曹爱民
编辑:陈星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