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微短剧2.0时代,湖南上下协同抢占新赛道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邓正可 编辑:陈星晓 2025-07-27 09:28:24
时刻新闻
—分享—

DataEye发布的《2025年H1微短剧行业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5亿元,首超电影票房,2025年预计达到634.3亿元。截至2025年6月,全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占网民总数近七成。除了视频平台、短剧App、社交媒体等,搜索引擎、电商平台、支付平台、新闻客户端等也纷纷接入微短剧。

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内容精品化成为行业共识。

2025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出“微短剧+”行动计划,推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湖南出品的微短剧《我从东方来》《好梦过长沙》《狸猫书生》《茶香暖如春》《我和龙女有个约会》等,凭借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跻身精品之列。

如何让更多优质微短剧产自湖南,成为文化传播、价值输出、产品营销的新载体、新力量?湖南谋定而后动。7月24日,湖南省微短剧高质量发展推进会释放出抢抓机遇、抢占赛道的强烈信号。

缺啥补啥,真金白银对症下药

精品化是微短剧的发展方向,而精品化需多方投入。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端上8道政策“硬菜”,以千万级专项扶持资金,助力微短剧行业在湘发展。长沙市望城区、天心经开区也同步分别推出10条、12条微短剧扶持政策。

缺好剧本?湖南对重要节点重点选题特别项目,给予作品制作方最高50万元的支持。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类微短剧,给予剧本交易平台企业最高20万元、优质剧本作者最高3万元奖励。“一剧之本”的含金量持续上升。

缺高科技?凡运用虚拟制作、AI等技术拍摄制作并产生示范效应的微短剧,湖南每部最高技持10万元资金。实拍微短剧的后期制作、配音中心生产、技术中心研发、人才技能培训等补贴最高60万元(单个申报主体)。

缺拍摄基地?湖南对拍摄要素资源齐全、配套服务优质、相关证照齐全的微短剧拍摄基地,给予总额最高不超过150万元的资金扶持。长沙市天心经开区对微短剧产业基地最低补助20万元,获得省级以上授牌的,增奖10万元。

长沙市望城区鼓励区内取景场地对剧组免费开放,对符合条件的场景方给予每天1000元、最高10万元补助。集短剧拍摄、影视人才培养、产业服务于一体的铜官窑竖店影视基地完工在即,预计年孵化短剧超500部。

缺服务?7月24日,湖南内测上线了全国首个用AI大模型为剧组赋能的服务平台“拍在湖南”小程序。片场服务、协拍服务、演员公会、剧本超市等12大核心功能,将为剧组提供“一键达片场,秒配服化道”的保姆级服务。

缺奖励?湖南对参与全省“微短剧+”创作计划的精品,每部最高给予20万元奖励。对登陆央视或一线卫视的作品,给予制作方每部最高8万元奖励。

其中长沙市望城区对上线播出的望城题材短剧给予版权方5万元奖励,获得国家、省级重点扶持的,再分别奖励10万元和5万元。而在天心经开区基地拍摄上线的微短剧,在90天内单部剧单一账号播放量超过1亿或2亿,每部剧最高分别获得5万元或10万元奖励。

取长补短,优势资源组团护航

政策为微短剧输血,资源向微短剧倾斜。

湖南众多产业集群、头部企业及高校聚力,为微短剧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燃料。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微短剧人才加油。园区每年提供上千个实习就业岗位及每月最高1200元、最长24个月的公寓租住补贴。1亿元“马驹计划”扶持有潜力的个人创作者和初创企业。对优秀剧本最高给予50万元的扶持资金,对获奖作品按等级最高给予100万元的扶持资金。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发布微短剧智能创制及播出开放生态计划。全新的“编剧分账2.0”“芒果短剧合伙人计划2.0”将进一步保障编剧权益。芒果大模型将助力微短剧企业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进行AIGC创作及交易。“芒果系”多个平台,为横、竖屏精品微短剧开放多元播出渠道,推动微短剧与电商、文物等领域的跨界融合。

马栏山网络文学小镇强势推出“星核计划”。将以400万元的总奖金,面向全国征集多形态改编潜力的原创网络小说,构建创作—评选—孵化—衍生的闭环生态,为湖南微短剧输送新鲜、优质、高转化的IP内容。

高校为微短剧行业输送人才。7月24日,湖南省微短剧研究中心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该中心将与芒果TV、抖音等合作共建“下一代视听技术实验室”,搭建“微短剧技术工坊”,建设“湖南微短剧创客空间”等。学校开设“微短剧创作订单班”,申报“微短剧运营”专业方向,为微短剧产业输送专业人才。

技术赋能,微短剧出海零门槛

海外微短剧市场成长空间巨大。

据统计,海外潜在微短剧用户规模预计为9亿。DataEye研究院预估,2025年全年海外微短剧总收入将有望突破45亿美元。微短剧已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

为支持微短剧出海,湖南将对在拍摄、译配、传播、交易等方面构成出海产业链的平台,最高给予50万元扶持。对境外播映和宣传效果突出的微短剧作品给予最高5万元扶持。

马栏山微短剧智能译制中心推出“双百计划”。依托其一站式全流程AI视频翻译工具,为微短剧提供超20种语种翻译支持,联合百位微短剧产业合作伙伴,一同推进多元化微短剧文化出海内容,并为合作伙伴免费译制100部微短剧。

湖南微短剧头部企业众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中欧短剧桥梁计划”,推动中欧合拍微短剧落地。其XTV短剧出海平台还将进一步拓展欧美、东南亚、南美等市场,助力湖南打造全球领先的微短剧产业高地。

遏制乱象,行业自律是底线

微短剧行业正逐步迈向规范化、精品化,但乱象仍不可忽视。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密集出台一系列规定,仍有制作方和平台方为博眼球,频出怪招、险招。如使用恶俗、恶趣味等违背公序良俗的片名,渲染对立、复仇、暴戾、焦虑,上线“一胎99子”等违背常识的剧情,打时间差、赚快钱。

管理审核还需更严格。今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明确对微短剧按三类分三个层级进行审核管理。但是仍有一些制作方钻制度空子,谎报投资总额低于30万元,以降级送审,简化流程。

落实主体责任是关键。7月2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抗战题材微短剧”管理提示公告,要求微短剧行业经营主体要落实播出、制作、宣发的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把关。

加强行业自律是根本。《家里家外》《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古今忧乐范仲淹》等口碑之作证实微短剧的流量和正能量并不相悖。

7月24日,湖南省网络视听协会微短剧工作委员会成立,并向从业者发出倡议:坚持主题向上、坚持价值向善、坚持品质向精。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正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贺辉所言,在微短剧迈向精品化发展的2.0时代,湖南持续发挥政策、生态、平台的协同优势,是推动微短剧产业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跨越,全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微短剧创作高地与产业标杆的关键。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邓正可

编辑:陈星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