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45℃沥青上修补维护道路,他们是城市“护脉人”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陈星晓 2025-07-27 11:00:26
时刻新闻
—分享—

入伏第一周,长沙湿热交织。在长沙梅溪湖路滚烫的沥青旁,57岁的市政工人罗克己衣衫湿透,正翻铺着刺鼻的铺料;城市高空,电力维修工张帆身着密不透风的绝缘服,在烈日炙烤下守护着电网安全;清晨的街道,园林工人王见额头的汗珠已反射着阳光,只为浇灌出片片绿荫。不同的战场,相同的汗水——他们是酷暑下保障城市运转和市民生活的无名守护者。

【市政工人】

直面145℃高温,滚烫沥青上的城市修补师

7月23日10时,长沙梅溪湖路一处立交桥下,57岁的市政工人罗克己正和工友们翻铺着滚烫的沥青料,汗水打湿了衣衫,脚下是粘黏刺鼻的铺料……这是酷暑中城市道路维护的日常一景。

随着早高峰结束,湖南湘江新区梅溪湖片区维护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迅速设置警示标志,开始道路维护。铣刨机的轰鸣震耳欲聋,罗克己紧盯着机器铲过的道路,指挥工人快速清理废渣。三台机械协同作业:铣刨机剥离破损路面,滑移清扫机清理碎石,切边机修整边缘。

当天阵雨刚过,气温比平日略低,罗克己稍感庆幸,“今天还算凉快,平常热得受不了。”

当满载滚烫沥青的运输车倾泻而下,热浪裹着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理想的摊铺温度不能低于145℃,温度不够沥青就结块,路容易坏。”罗克己挥动铁锹,将滚烫料堆铺平。

水蒸气不断蒸腾,工人们的衣衫很快被汗水浸透。“都习惯了。”罗克己介绍,除了维护市政道路和人行道,市政工人们还需维护地下雨水、污水管道,汛期时更要冲锋在防汛应急一线。

在前钢后胶压路机反复碾压下,新铺的路面逐渐泛出乌亮光泽。“别小看压这几道,要把路压得又平又实,很讲究功夫。”十四年的市政工作,让罗克己对每项技术都了然于心。

“过去补路都靠工人们埋头干,现在是一整套机械车队。”罗克己向记者展示了班组里的大家伙,铣刨机、滑移清扫机、摊铺机、压路机、沥青洒布车……“有了他们,我们的工作轻松不少”。

罗克己和工友们的工作,是湘江新区市政中心今夏道路精细化维护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自6月21日夏至以来,该中心已对西二环、岳麓大道、枫林路、岳华路、梅溪湖路等重点路段展开全面维护,累计完成车行道修补5000余平方米、更换人行道板3000余平方米,调整维护平侧石约300套米,维护障碍设施2100余根,清掏泄水井4000余座、疏通排水支管45000余米。这些具体的维护工作,如同为城市“筋骨”进行保养,保障着高温下道路的安全畅通和地下管网的正常运行。

【电力维修工】

穿着数公斤重的绝缘服,像被闷在罐子里持续烘烤

“红”“橙”是今夏湖南的主色调。7月15日,湖南省气象台发布2025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次日电网负荷即创历史新高。酷热中,湖南电力工人们身穿绝缘服,在高温蒸烤下进行电力保障作业,只为守护城市运转和千家万户的清凉。

7月25日8时,国网长沙供电公司的电力维修工人张帆和同事已站在绝缘斗臂车操作斗内,开始了一天工作。安全帽下汗水顺着鬓角流下,没过一会,绝缘服内已是汗水淋淋。

“这身绝缘服,是安全保障也是煎熬。”张帆介绍,绝缘服、绝缘手套、安全带——这套重达数公斤的标配装备,在盛夏无异于移动蒸笼。

绝缘橡胶隔绝了电流,也隔绝了空气流动。“比普通工作热得多,人就像闷在罐子里被持续烘烤。”张帆感叹。

今年是张帆从事电力作业的第五年。“高温不仅考验意志,更直接威胁安全。”张帆坦言,白天户外工作长达6—8个小时,工人们很容易出现中暑等情况,“如果温度太高,或者有不安全的因素,我们会提前中止工作”。

为了追赶阴凉,张帆和工友们将战线拉长至晨昏两端:清晨五六点开工,夜幕下则可能鏖战至九十点甚至凌晨。“工作时长虽无定数,但每天6至8小时的基础任务雷打不动。”张帆说。

记者了解到,度夏以来,湖南全省累计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11115次,779名不停电作业人员和166台绝缘斗臂车随时进行抢修待命,有效保障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城市在热浪中运转如常,写字楼的冷气、家中的冰箱、医院的设备……每一度清凉背后,都站立着一个“张帆”。他们身穿厚重的绝缘服隔绝危险,在高温包裹中持续作业。正是这些无名守护者的坚守,保障了酷暑中不可或缺的电力供应。

【园林工人】

每人负责1万平方米绿化带,他们用汗水浇灌绿荫

7月23日7时,夏天的白昼早已降临,气温尚未来得及上升,身着绿色工装的王见早已在绿化带上忙碌起来,额头上渐渐冒出细密的汗珠。

这是湖南湘江新区园林绿化维护中心潇湘风光带维护管理所绿化工人王见的日常,60岁的他在这一片风光带已经工作了9年。

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刀片高速旋转,杂草飞溅,王见熟练地打着草,机身在草坪上颠簸,汗水从脸颊上滑落,掉进地上的杂草丛里。对于高温,王见早已习以为常,“户外作业肯定是这样的。不只是高温,冬天也要做,这很正常。”

王见是长沙本地人,2014年开始从事绿化作业,至今已有11年。夏天,他7时就要开始工作,趁着正午的烈日尚未至,赶紧完成工作,再回到阴凉的休息站纳凉喝茶,等到14时再重归岗位。

逼近40℃的高温,哪怕他站着不动,汗水也会将衣服浸透。王见却穿着防蚊虫的长袖工作服,维护着这片绿化带,从道路的南边到北边,一遍又一遍,多年如一日。

“夏季高温,草木都干旱得厉害,白天水车出勤时间又有限,浇不赢水,我们只能晚上加班。从早上七八点到半夜12点浇水是常态。”王见告诉记者,“潇湘风光带这一条都是我们队维护,一共17万平方米,每人差不多要负责1万平方米。”

“我喜欢户外运动,做这个工作也属于有氧运动。出一点汗对身体也很好。”王见对着整齐又秀丽的绿意比画着,向记者展示他刚修剪好的草坪,晒得黝黑的脸反着汗水的亮光,“我生在长沙,长在长沙,对这儿的一草一木都很有感情”。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陈星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