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百年师范名校邂逅科创热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9月7日,记者了解到,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日前发布湖南师范大学科创校区第二至第六组团建设项目启动勘察、设计招标计划,占地约1200亩的“超级校区”即将在湘江科学城核心区揭开面纱。
五大组团曝光,解码“学研产城”融合蓝图
湖南师大科创港校区选址湘江科学城核心区域,用地面积约1200亩,东至生态廊道西边线,西至白庭路,南至花塘路,北至万家丽路西延线。校区规划分三期建设(一期、二期、远期工程),建成后将与湖南师大现有5个校区(二里半校区、南院校区、咸嘉湖校区、张公岭校区、桃花坪校区)形成“互补呼应”格局,有效破解现有校区分散的发展瓶颈。
招标文件勾勒出清晰的“造城逻辑”:新校区以“理、工、文、医交叉融合”为办学理念,规划五大功能组团,构建“从生活到科研”的闭环生态。
根据招标公告,此次招标范围涵盖科创港校区核心功能区,具体包括:第二组团聚焦学生生活配套,建设学生宿舍3-6栋及田径场,为未来师生提供宜居运动空间;第三组团包含公共教学楼、食堂后勤附属用房及校园道路工程,构建校区教学与生活服务核心;第四组团以图书信息中心为核心,打造智慧化知识服务平台;第五组团集中布局高端科研平台,包括测试与信息资源服务中心、电子技术与机器人创新研究中心、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科创中心、量子效应及应用技术创新平台、未来技术研究创新中心及会堂,凸显“科创”核心定位;第六组团设立分子科学与工程创新研发研究中心,主攻化工新材料领域前沿研究。
百年师大“重仓”湘江科学城,为何是这里
对湘江科学城而言,师大新校区的意义远不止“多一所大学”。项目预计承载超万名师生,为区域输送师范教育、人文社科、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补强长沙“人才结构短板”;科研转化网:高端科研组团的实验室,可直接对接长沙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产业需求,加速“论文里的成果”落地转化;城市吸引力:从宿舍到图书馆的配套完善,能显著提升区域宜居度,让“科学家、创业者愿意来、留得下”。
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载体,科创港校区将以“新工科”为核心,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信息科学、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空间计算等新兴交叉学科。通过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通”,校区将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教创新综合体,为湖南乃至中部地区培育高端创新人才。
按照招标计划,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拟于2025年9月30日启动,这座承载着百年师大使命的“科创载体”,正进入建设倒计时。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秦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