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完成下半年首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覆盖长沙益阳等地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陈星晓 2025-09-07 09:45:49
时刻新闻
—分享—

  工程师们正在装碘化银烟条。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摄

工程师们正在装碘化银烟条。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摄

飞机飞在云端,两侧机翼下悬挂的碘化银烟条被点燃。 湖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供图

飞机飞在云端,两侧机翼下悬挂的碘化银烟条被点燃。 湖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供图

6日9时11分,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跑道上,一架白色飞机引擎轰鸣,划破天空的寂静。它昂首冲上云端,两侧机翼下悬挂的碘化银烟条清晰可见。不久后,它在厚重的层积云中穿梭三个半小时,一路播撒催化剂。慢慢地,雨点变得密集,雨幕渐渐连成一片……

“今天这次飞机增雨作业是湖南今年下半年首次。” 湖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卫东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们每年8月到次年1月都会开展为期5个月的常态化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作业指挥中心会提前一天分析全省天气,通过气象雷达和卫星云图监测云层厚度、水汽含量及回波强度,确定适合增雨的云系位置后规划路线。例如,若监测到长沙西部、东北部有积雨云发展,就可能优先规划覆盖这些区域的航线。”李卫东向记者介绍,覆盖范围需结合云层条件判断,比如6日长沙县、宁乡、益阳、岳阳平江、常德等地云层含水量充足,就成为此次飞机增雨作业的重点覆盖区域。

记者了解到,飞机增雨作业做好前期评估后,便要开始物资准备。“每架次准备40根碘化银烟条,每根可燃烧5分钟,用于播撒催化剂。” 李卫东说,飞机通常达到4000米到7000米高度后,当云中过冷水含量达到条件时便可点燃烟条播撒催化剂,促进云滴凝结成雨滴。“具体的播撒高度还要根据云层温度和结构调整,例如冷云作业需在0℃以下高度播撒,以形成冰晶核。”

飞机增雨作业是涉及多部门协作、对时机要求极高的系统性工程,比如会受到空域管制、强对流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临时取消。

按照最初计划,湖南今年下半年首次人工增雨作业安排在8月30日。8月30日9时许,记者跟随湖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工程师(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播撒技术人员)李敬哲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经过严格的安检后,进入人工增雨飞机停放场地。工作人员顶着38℃高温将碘化银烟条一根根装在飞机机翼播撒装置上后,静待飞机起飞。不过,1个多小时后,李敬哲收到指令“因空域原因,计划取消”。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计划取消后烟条可以拿下来下次使用。”李卫东告诉记者,9月5日的飞机增雨作业计划上午因“空域原因”推迟到下午,下午又因出现强对流天气不利于飞行安全而被取消。

李卫东告诉记者,自己已从事飞机增雨作业8年,累计登机作业超百次,飞行时长数百小时,但对于飞行作业依然心存敬畏:在层状云或稳定气流中,飞行相对平稳;遇到对流云团时,飞机可能剧烈颠簸,例如在积雨云中作业时,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交替作用,机身晃动明显。“云中飞行时,窗外可能是白茫茫的云海或暗灰色的积雨云,光线变化剧烈,对视觉和心理都是挑战。”他说。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陈星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