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努力建设农业强省——中央一号文件在湖南引起强烈反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奉永成 胡盼盼 编辑:秦舷 2025-02-25 09:26:30
时刻新闻
—分享—


2月23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释放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春到田间,中央一号文件在三湘大地引起强烈反响。大家深入学习,热议“三农”话题,深受鼓舞,干劲倍增。

“中央一号文件描绘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制定了2025年‘三农’工作任务书、路线图。”省委农办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毛朝晖说,要牢牢抓住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重点,为实现农业强省目标扎实做好新一年工作。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把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建球表示,文件将“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放在第一条,抓粮食生产不能松劲懈怠。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实施“五千工程”,突出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纵深推进农业设施化、生产机械化、服务社会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140万亩以上,产量616亿斤左右。

农业要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把农业科技放在重要位置。

“‘农业新质生产力’,就是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岳麓山实验室主任邹学校表示,今年湖南农业大学和岳麓山实验室将重点围绕种业创新、智慧农业、绿色生产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

“土地是有限的,但单产提升大有潜力。”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党组书记柏连阳说,今年省农科院将通过“院地”合作模式,运用前沿科技持续开展单产提升行动,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处长武深树表示,湖南畜牧业产值居全国前列,下一步将提升现代化养殖水平,把我省打造成全国主要肉类加工和外销基地。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东铁表示,全省水利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抓好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和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用水权改革,为全省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省将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通过一手抓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一手抓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建设,形成耕地保护强大合力。”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欧阳志军说。

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基层干群充满干劲。湖南农友机械集团董事长刘若桥表示,将强化创新驱动,加速推进农机优化升级。浏阳市沙市镇党委书记黄琦表示,将通过推进“四高”试验示范,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种粮大户朱霞说:“继续带动乡亲们提单产、多打粮。”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守牢防返贫致贫底线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今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湖南将保持工作力度不减,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省农业农村厅帮扶处处长唐蓉说,通过提升监测效率,用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继续实施帮扶产业提质行动;健全帮扶项目资产长效管理机制,盘活低效闲置资产,推动经营性资产保值增效、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农行湖南省分行党委副书记关学斌表示,湖南农行将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全面深耕服务乡村振兴“七大强农金融”,以金融“活水”浇灌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筑牢防返贫底线。

持续增收是防返贫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优势,以县域为主战场,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领农民持续增收。”湖南农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龚小波说,作为省属唯一一家大型综合性农业国企,湖南农业集团将着力发展绿色粮食和现代生猪产业,加快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用好“潇湘甄选”消费帮扶电商平台,深度融入县域经济发展格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要想富,先修路。今年,省交通运输厅将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进一步改善农村出行条件,加快建设贯通县乡村寄递物流体系,畅通农产品出山通道,让农民丰产又丰收。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首要任务。”湖南建投集团驻新宁县崀山镇窑市村帮扶工作队长、驻村第一书记胡志亮说,窑市村将完善“网格员+数字平台”双轨监测机制,建立“分层”帮扶机制,稳步提高脱贫群众收入,筑牢防返贫底线。

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和美乡村托起稳稳的幸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永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雄表示,要立足资源禀赋,助力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安仁县委书记王洪灿表示,今年安仁县将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粮油、烤烟、鲜菇等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

益阳市资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志豪表示,要在盘活利用闲地、荒地发展乡村产业上做文章,通过不断健全要素保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临澧县能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让乡里土特产走进了粤港澳大湾区。该合作社理事长武师表示,下一步将与科研院所开展特色柑橘种植技术攻关,按市场规律办事,拓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持续带动乡亲增收。

乡村变富,还要变美。“中央持续加码生态农业,坚定了我们‘变废为宝’的初心。”桃江县新农人贺顺说,将通过农业废弃物循环链条,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为建设美丽乡村赋能。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就是要根据农民最紧迫的需求意愿,因村施策,推进乡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变革。”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文胜说,要通过简政放权释放乡村组织活力,构建多元参与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参与采写:于淼 孟姣燕 黄利飞)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奉永成 胡盼盼

编辑:秦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