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是湖南省高质赶超、奋勇争先的蓄势攻坚期,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至关重要。
4月9日下午,省“十五五”规划编制省政府参事省文史馆员座谈会召开。会上,吴金明、李琳、陈文胜、彭立、饶育蕾、曹裕、王昶、杨虹、谢柳青等9位代表围绕规划编制建言献策。省政府门户网站摘选了他们的发言,与大家分享。
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吴金明提出,“十五五”期间,湖南省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全新通道,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推进企业经营要素向 “新三要素” 组合转型,由软价值驱动和活劳动创造价值支撑。
他建议:在经营要素方面,开启 “企业支撑要素转换行动计划”,推动经营要素从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老三要素”, 转向人力资本、科学技术、大数据等“新三要素”,促进产业创新驱动与融合发展。在产业升级方面,继续深化 “两新行动”,推进制造业绿色化、数智化、服务化、链群化等“新四化”升级改造,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实施产品价值提升工程。针对产业园区,确立活劳动致富理念,树立创新劳动致富典型,设立长株潭都市圈大学生创业创新园区,鼓励高校师生围绕“技术中试”和“市场中试”创新创业,银行配套科技金融支持。
聚焦区域经济发展,李琳提出,“十五五” 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键期,需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她建议:通过五大路径优化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一是放大“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创新融入机制与模式,在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中提升区域合作联动力。二是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同城化”,在聚力打造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先行示范区中增强“一核”引领力。三是提升“两副”发展能级,推进产业转型,建强用活开放平台,在做实省域副中心“二传手”功能中增强“两副”辐射力。四是强化产业协作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在着力补齐大湘西“短板”中提升四大板块协同力。五是优化“三带”特色功能,在强化高铁经济带互联互通中提升“三带”支撑力。
聚焦“三农”工作,陈文胜提出,“十五五”期间,湖南省“三农” 工作重心转向乡村全面振兴,需考虑农村的特点和需求,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方向。
他建议:突出区域特色,以湘菜品牌引领打造 “土特产” 综合产业链,制定产业政策 “正负清单”,加快推动 “土特产” 湘菜产业化。以生猪、大米等大宗农产品为主攻方向,建立湖南食品加工协同体系,出台大宗农产品加工行业标准,发展大型龙头食品企业。建立以县域为中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规划布局,建立破除条块分割的城乡一体物流体系。探索以宅基地为突破的农村改革,探索林权水权的生态资源改革。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优化公共服务,聚焦县域城乡融合,提升县城战略地位,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
聚焦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彭立提出,湖南省“”十五五”期间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主要国家通道竞争力不够强;二是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方面对城镇化率迅速提升关注不够。
他建议:着力提升国家交通运输主轴竞争能力,公铁水规划要从运输里程、运输时间、运输成本、服务质量等多维度与竞争对手对标对表,尽快开工建设湘桂运河,推动岳长衡城际或新建干线铁路以缓解京广通道客货运输压力;大力培育长株潭都市圈及省域副中心城市,将长株潭重大事项清单和新型城镇化相关任务纳入“十五五”规划,将磁浮交通纳入基础设施规划;全力推动实施物流强省战略,以提升基础设施竞争力和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聚焦金融发展,饶育蕾提出,要构建创新链驱动、资金链赋能、产业链延伸、人才链激活等“四链融合”的金融生态体系。
她建议: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科技金融强链工程,建设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打造科创金融生态圈,构建“投融资+服务+场景”综合支持体系,试点“数据资产质押融资”。二是实施产业链韧性提升工程,构建产业数字金融平台,优化金融工具适配产业升级,设立产业升级专项基金和制造业专项信贷额度,推动耐心资本支持科技创新。三是实施制度创新协同工程,建立财政金融、跨部门、跨区域和跨境利益共享协同机制,建立跨区域信贷担保联盟和统一征信平台,打造“长株潭科创金融走廊”,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
聚焦安全发展,曹裕提出,“十五五”期间,湖南省应急管理应向智慧化、网格化、协同化、全民化发展。
她建议:以“智慧化”打造数智与场景应急新范式,强化“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应用,构建多源风险数据枢纽。以“网络化”筑牢全域防控应急体系,建立健全“多级预警-立体监测-分级响应”全链条体系,打造“政府储备-市场调配-全民参与”三级应急资源动态调配网络。以“协同化”贯通应急指挥联动体系,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与联合执法机制,突破救援能力瓶颈。以“全民化”凝聚风险应急共建共治合力,提升群众意识,引导企业参与,深化区域协作,包括推广“风险隐患随手拍”、建立“平急两用”物资储备点、开发跨市县应急联动机制等。
聚焦科技创新,王昶提出,从全球来看,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从中国来看,成为科创策源地;从重点领域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他建议:捕捉技术机会窗口,聚焦新兴领域,系统部署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强前沿技术和“硬科技”创新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园区。打造战略功能平台,培育新型创新载体,支撑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补齐成果转化短板,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能力,加大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等培育。推动未来技术产业化,组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相结合的专业队伍,构建未来产业孵化生态。
聚焦民生,杨虹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残疾人文化事业作为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地位。
她建议:加大宣传力度,统筹媒体在重要时间节点宣传残疾人事业政策、模范与典型,营造自强和助残的文明社 会氛围。增强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优化税收优惠,统筹资金,健全协作机制,夯实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基础。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相关场馆建设,纳入社区规划,举办残疾人文化节、运动会和 艺术比赛等活动,打造无障碍文化环境。加强技术创新与数据建设,鼓励文化创业,举办文化艺术博览会,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保护知识产权,加快推进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引进国外项目,参与国际活动。
聚焦文化旅游,谢柳青提出,“十五五”期间,湖南省旅游要努力实现从数量到质量、从规模到内涵的跨越式发展,提升文化内涵是重点。
他建议:突出文化站位提升,打造引领型文旅品牌,突出文化特色制度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策划包装文化地标,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圈,进一步推动相关特色城市成为 “ 网红”城市。突出文化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型文旅品牌,解决景区文化不够的问题,邀请名家开展有针对性的采风活动,挖掘本土文化,激活传承创新生态,策划并打造湘资沅澧四水及其二级支流等“河流型”文旅线路。突出文化资源整合,打造主题型文旅品牌,整合资源打造“线性”与“块式”文旅品牌。突出文化形态创新,打造时尚型文旅品牌,进一步推动文化科技融合,打造沉浸式场景、创意产品与数字化新业态。
来源: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吕菊兰 武连明
编辑:廖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