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游客在泰国被幼狮咬伤,已过狂犬疫苗最佳注射时间,该怎么办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苏好 2025-04-10 16:52:29
时刻新闻
—分享—

4月9日,湖南游客陈艳(化名)向记者反映,她和男友在泰国清迈的一家特色咖啡馆兼民宿与幼狮互动时,被幼狮咬伤大腿,留下比较深的齿印,男朋友也被抓伤。

“当时,我们提出想去当地医院,但店主并没有带我们去。”陈女士说,距离咬伤已经过去十余天,她在回国后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更让她没想到的是,招来了该民宿老板曝光其隐私的威胁。

3月29日,陈艳(化名)腿上被狮子咬到的伤口。(受访者 供图)

一湖南游客在咖啡店与幼狮互动被咬伤

“到现在,腿还有些淤青,齿印洞结痂了。”陈女士向三湘都市报记者展示了自己左边大腿上的伤痕,并介绍,“去清迈第一天,刷到了这家可以‘撸狮子’的咖啡馆和民宿,当时看着文贴介绍狮子才几个月大,而且老板是中国人,我想着安全点也方便沟通,就联系了这家名叫LION CAFE RESORT咖啡店(民宿)的老板。”

陈女士回忆,“我们是3月26日入住的,看到狮子,比照片看上去大很多,但是感觉它的主人(老板)在这里,应该没什么事情。”3月27日,陈女士和男友两人在老板的陪同下,准备和狮子互动。

“我男朋友给我打开狮子围笼的门,狮子直接跳起来爪子扑到他背上,衣服被抓破并划到了里面的肉。”陈女士说,店主告诉他们,狮子就是想和他们玩,“不要背对着它就好了”。

彼时,陈女士尚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与男友一同进入狮笼,与店主站在一起。陈女士回忆,狮子围着笼子里面跑了几圈,经过并排站着的三人时,突然对着她的右大腿外侧咬了一口。来不及躲避的陈女士只感觉到疼痛,拉起裙子发现一深一浅两个牙洞,当时就慌了。“我们想消下毒,结果店里连医药箱都没有,只有两瓶洗手的消毒液。”

考虑到语言不通,以及就医的诸多不便,陈女士并未立即前往当地医院。当晚,焦虑失眠的陈女士再次向老板询问就医事宜,“过了一会,他问我要不要打,可以带我去,但要我们自费。”

“想着第二天退房,自己去市区咨询,结果又碰到清迈地震,只好又在民宿待了一天。”陈女士说,第二天,老板还问其要不要给狮子喂肉。当时,饲养员看见了陈女士的伤口,也被吓了一跳。

陈女士称,该店店主看到其发布的博文后,表示如果愿意删帖,可以赔偿医药费。不过,提议被拒绝后,店主又转而言语威胁。记者打开陈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布的相关博文中看到,用户名为“清迈老白的狮子咖啡民宿(清迈撸狮子)”的账号留言称,“需要发你男朋友做的工作吗?还有你们的照片”。4月10日,截至记者发稿,该账号仅于9日23时许更新了一条引进新宠的视频。

陈艳男友背部伤口。(受访者 供图)

谨慎尝试,动物互动致伤多有发生

虽然咖啡民宿店内养着的是一头幼狮,但它仍是猛兽,致伤风险依然存在。

无独有偶,三湘都市报记者注意到,在陈女士所发社交贴的评论区,一位IP地址为泰国的网友表示,“我上次带孩子去这个狮子咖啡馆,也被这个狮子咬了我的小腿,吓得我要死,好疼好疼,但是没破皮,因为我穿了七分裤,过几天才好,因为被咬紫咬青了。”

而就在今年2月,有媒体也曾报道一起山东青岛游客在潍坊一动物园互动,被幼狮咬伤的事件。当时,该名网友发布的视频画面中的门诊病历提及,“患者诉1天前被狮子咬伤左大腿,伤处出血,伤处疼痛,未特殊处置”,诊疗意见中提到清创以及注射狂犬病、破伤风等疫苗。

4月9日,三湘都市报记者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了解到,该院动物致伤门诊近日也接诊了一名被猴咬伤的6岁儿童,患儿伤口出血较多,且靠近中枢神经,经医护团队及时处置,顺利转危为安。

陈女士表示,在社交平台发帖是想提醒其他游客,“特别是带孩子的家长,真的不要去体验这种类似的项目,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中”。

被猛兽咬伤需第一时间注射狂犬疫苗

陈女士被咬伤后,店主曾告知称,幼狮注射过狂犬疫苗,自己和饲养员也曾多次被咬伤,“不要太担心”。距离被咬已经过了10多天,补种疫苗还来得及吗?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狂犬病为疫苗可预防疾病,正确的暴露预防处置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副主任刘剑介绍,狂犬病暴露后风险分为三个级别:Ⅰ级暴露,指完好的皮肤接触或被舔舐,只需清洗暴露部位即可;Ⅱ级暴露,指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属于低风险暴露。此类暴露虽然发病几率不高,但并不是零概率的无风险暴露,遇到类似情况应认真处理伤口和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Ⅲ级暴露属于高风险暴露,指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破损皮肤被舔舐;黏膜、开放性伤口被污染;或者直接接触于蝙蝠。高风险暴露不仅需要进行伤口处置与疫苗接种,还要根据既往是否注射过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史决定是否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刘剑表示,如果被咬伤,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液)和有一定压力流动(比如在水龙头下)的清水反复冲洗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并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残留液吸尽,所有Ⅱ级暴露和Ⅲ级暴露均需接受冲洗;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伤口,避免继发细菌感染。伤口轻微时,不包扎伤口、不涂软膏,伤口较深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及功能时,应尽量一期闭合伤口;前往指定狂犬疫苗接种医院注射疫苗或血清。狂犬病的潜伏期由几天到一年不等,一般在2-3个月就会发病。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越早越好。

据世卫组织有关规定,狂犬病疫苗原则是接种越早效果越好,最好在24小时内注射。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的,只要在疫苗刺激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之前,患者还没有发病,疫苗就可以发挥效用。因此,补种疫苗是有效果的。

动物致伤潜藏风险远超想象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共卫生科副主任王婷介绍,春季动物活动频繁,宠物躁动、野外踏青等场景动物致伤风险骤增。同时,她还提醒,动物致伤后,潜藏的风险远超想象,绝不仅仅局限于常见的伤口感染、狂犬病以及破伤风。

动物致伤常见以下几种情况:猴类致伤,猴子口腔、眼部分泌物可能携带B病毒,人类感染后可能引发脑炎、脊髓炎,死亡率高达70%-80%;犬类致伤,高危伤口由于位置特殊、创口较深或面积较大等因素,为细菌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增加感染风险;猫类抓咬,猫的爪子和口腔中存在多种细菌和病原体,抓咬后,可能引发淋巴结肿大或化脓性疾病;啮齿动物致伤,鼠类生活环境复杂,携带大量病菌,一旦伤人,病菌侵入人体,引发鼠咬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疾病;蛇类致伤,神经毒素可导致伤者出现呼吸困难、肌肉麻痹等症状,血液毒素则会破坏人体的凝血功能,出血不止。

王婷介绍,如遇上述动物致伤情况,正确处置方式应该是,首先应保证生命安全,评估生命体征再进行处置: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碘伏消毒,有明显出血,则需先压迫止血;规范就医,切勿挤压/吮吸伤口,视情况进行清创缝合,就近前往24小时动物致伤门诊评估分级诊治;同时要全程观察,监测发热、头痛等异常症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警惕B病毒、破伤风等致命感染;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需进行心理治疗干预;此外,如遇被蛇咬伤,需立刻脱离现场,进行现场急救,记住蛇的特征(有条件可拍摄留存致伤蛇的照片),保持冷静,减少伤肢活动,绷带加压固定,可用于神经毒类毒蛇咬伤,但需避免压迫过紧、时间过长导致肢体因缺血而坏死。

那么如何防范动物致伤情况呢?王婷表示,无论是野生动物还是家养宠物,不要与动物过于亲密或打闹,避免其因受惊、兴奋或防卫行为导致无意伤害。儿童需在家长全程监护下互动;动物可能因兴奋或受惊发起攻击,切勿随意喂食或故意挑衅;在动物活动区域,建议穿长袖衣物、避免佩戴闪亮饰品,减少吸引动物注意;不直视动物眼睛、不突然跑动、不大声尖叫,遇危险时缓慢后退。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苏好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