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旅发大会丨岳阳楼竟有“双生子”?你认识它吗?

来源:文旅湖南 编辑:redcloud 2025-04-14 10:28:19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岳阳市翰林街学道岭,静静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建筑——岳阳文庙,它还有岳州文庙、岳州学宫的别称。踏入这里,就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河,每一寸砖石、每一处建筑,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现存的大成殿、大成门、东西庑房、乡贤祠、名宦祠、棂星门、泮池、状元桥等建筑,宛如历史的证人,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作为湖南省现存时代最早、级别最高的州府级文庙,它在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价值。
岳阳文庙的变迁
追溯岳阳文庙的历史,要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起。自那以后,儒家文化成为主流,各地掀起了建立孔庙的热潮,岳阳文庙也在这股潮流中应运而生,最初建在岳州城中的交通要道。
到了唐代,“天下州县皆立学,置学官、生员,而释奠之礼,遂以著令”,“庙学合一”制度正式确立。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岳州知府滕宗谅(滕子京)为响应朝廷政策,发展当地教育、培养人才,决定迁建文庙。他选中了城东牙城之东的学道岭,这里地势高而开阔,环境优美,远离闹市的喧嚣,安静又舒适,正符合文庙“庙学合一”的功能和文化内涵。那时的文庙,被称为岳州学宫,也是当年岳州“百废俱兴”的重要举措之一。
从北宋庆历六年始建,至清同治十一年最后一次补修,历经826年,重建和修葺了近30次,岳阳文庙才形成了宏伟的规模。尽管多次修缮,但它始终保留着宋代建筑风格和部分原始构件。主体建筑大成殿依然是重檐歇山殿堂式建筑,彰显着岁月沉淀下的古朴韵味。
步步皆是厚重回响

走进岳阳文庙,步步皆是历史的痕迹,处处都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洗手缸是人们进入文庙后的第一站,人们在这里沐手静心,怀着敬畏之心开启这场文化之旅。状元桥与泮池相互依存,泮池作为地方官学的标志,呈半圆形水池。踏上状元桥,需要走过台阶。在古代,只有高中状元者才有资格从这座桥上走过,进入殿内祭拜孔子。如今,站在桥上,虽没有古代状元的那份得意,但心中也会涌起别样的感触。

ddf9ad2edc40648272a40b1dfeeb2166-o.jpg

下了状元桥,便来到了棂星门。棂星门是文庙的第一进门,“棂星”即天田星,又称文曲星,相传孔子为文曲星下凡,所以文庙设立棂星门,寓意着尊孔如尊天。六根对称的柱子代表天田星门,它们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更蕴含着独特的象征意义。棂星门前的坪地上,左边挂着两排风铃,承载着学子们的美好祈求。清一色的白色风铃下端系着蓝色心愿纸。右边垂挂着密密的红色祈福带,莲花下的红绸带上“前程似锦步步高升”八个金黄大字,满溢着学子们的希望。

4ad54c8f824265f566220d24ed9971e6-o.jpg

拾级9步台阶,就来到了大成门,这是文庙的第二道大门。走进大成门,仿佛能听到以金钟发声、以玉磬收韵的集众音之大成的奏乐,让人不禁联想到孟子对孔子的赞誉——能集合古代圣哲的智慧和美德,形成完备的思想体系与人格风范。大成门左侧为名宦祠,用于纪念在当地为官期间政绩、德绩突出的官员;右侧是乡贤祠,供奉着本地籍贯的,在道德、学问、事业等方面有突出成绩或贡献的贤能之士。这些都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等思想精髓。

文庙核心大成殿

穿过大成门,经过月台,便来到了大成殿。大成殿是文庙的核心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占地548平方米,高16米,气势恢宏又古朴庄严,是江南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木结构古建筑之一。大成殿正中间神龛供奉着孔子坐像,正上方“万世师表”“生民未有”的额匾,分别是康熙和雍正御赐的,这充分彰显了孔子思想和人格的崇高地位。

f0f26eee6e4e5812866975979a8d7f06-o.jpg

大成殿历经数十次重建或修缮,现存的大成殿为清代重建,保留了宋代建筑风格,还保存着部分宋代构件,如殿内金柱、柱础、明栿和枋等,这些历经千年的构件,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大成殿是祭祀孔子及“四配”的场所。古代学子在科举考试前三日,官方会在此举办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孔圣人保佑科考顺利。

大成殿两侧的东西庑房,则是祭祀历代先贤和先儒的地方,如孔子的弟子以及后世对儒家学说有重要贡献的学者等。西庑房现在是“科举与文庙”的陈列室,主要介绍科举制度的历史变迁和文庙“庙学合一”建筑群在历史上的作用。

千年文脉传承不息

岳阳文庙不仅是古代岳州士子参加科举考试、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更是传播儒家思想和文化精神的重要阵地,对当地的文化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岳州学宫的教育功能逐渐演变和延续,后来在其周边或原址基础上建立了岳阳市二中,文庙成为了二中校园的一部分。岳阳市二中在某种程度上延续和发展了文庙的教育文化传统,将文庙纳入校园,让师生们能够在浓厚的文化底蕴中受到熏陶。

大成殿前的月台,在古代是祭祀时乐舞及行礼的地方,如今依然包容着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的举行都是为了传承千古文脉。2024年5月26日,由岳阳市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主办的第二届祭孔祭笔文化公益活动在岳阳文庙举行。岳阳各地的学生和家长代表齐聚于此,三声钟鸣后,岳阳文庙打开大成门,身着汉服的学生们先沐手,然后跟随主祭人来到大成殿前。他们诵祭文、上香,向孔子像行鞠躬礼,追思先贤;在润笔环节,学生们奉上祭品祭笔祈福,接受“金榜题名”纳福香包,还到大成殿献花,整个活动充满了仪式感。

岳阳文庙引领学子,也在众多文化业内人士心中。

大成殿左侧几间房子,有“心在一起叫团队”“湖湘文化”“湖南理工学院实践基地”“岳阳攻略”“三嘴策岳阳”“举凡文化艺术工作室”等工作室在这里停留过,人才在这里汇聚。大家带着对孔子的敬仰,对文化的热爱,对成功的渴盼,在这里一展踌躇满志。

在岳阳文庙,还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王先生带着约8岁的儿子从附近村庄赶来,孩子对文庙充满好奇,王先生便带着他前来感受。在文庙内,男孩乖巧地听着王先生的讲解,时而提问,眼中满是对新奇事物的好奇,仿佛要把这里的一切都铭记在心。这对父子的行为,正是知行合一、尊师重道的体现,也是岳阳文庙所承载的精神的生动诠释。

岳阳文庙,这座千年学府,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散发着文化的魅力。它是儒家思想的传承地,是尊师重道的象征,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这里,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一次活动都传递着文化的力量,它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千年文脉得以传承和延续。

来源:文旅湖南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