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长沙县路口镇隆平稻作公园内,绿浪翻滚。
一株株水稻秧苗整齐排列,每块试验田边都竖着标识牌,详细记录品种名称、特性及研发单位。
这片300亩的试验田,每年展示600多个水稻新品种,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种业创新平台。
“院士天团”赋能“农业芯片”
走进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操作精密仪器,对水稻样本进行基因检测。
“我们培育的低镉水稻‘中安早7号’,镉含量低于国家标准,亩产超500公斤,已在全省推广种植。”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建龙介绍,该品种采用分子育种技术,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全程都有院士团队指导。
路口镇虽是一个农业小镇,却汇聚了5个院士工作站:胡培松院士团队驻点金健种业,攻关水稻分子育种;官春云院士在哲农农业基地建立“科技小院”,培养新型农人;邹学校院士的辣椒新品种在湘妹子农业试种成功,亩产提高20%;单杨院士团队为星城明月蓝莓产业提供精深加工技术支持;柏连阳院士指导大宇农牧探索生态循环农业。
“路口镇农业基础好,又有区位优势,是理想的农业科研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表示。
全产业链布局,让农产品“身价倍增”
4月底的路口镇明月村,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漫山遍野的蓝莓树上挂满一串串刚成熟的果实。
“以前我们的蓝莓只能鲜销,现在可以加工成冻干果、果酱,附加值提高3倍。”湖南省星城明月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易文芝算了一笔账。
星城明月拥有湖南省内最大的蓝莓繁育基地,年产蓝莓种苗可达300万株,培育与推广新品种10余个,开发蓝莓果干、原浆、果条、冻干粉、酵素、浓缩汁等10多款特色产品,年产值达3亿元。
目前,路口镇已形成“种业研发-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品牌销售-农旅融合”的全产业链:前端拥有2个国家级品种展示基地,年试验新品种2500个;中端打造10万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推广优质品种;后端发展预制菜、果酒等加工产业,提升附加值。
农旅融合,激活乡村“美丽经济”
在湖南湘妹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路口基地,不少游客正带着孩子参加研学活动,采摘彩色辣椒。
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湘妹子农业与湖南农业大学共同打造“邹学校院士农业试验基地”,推动辣椒等蔬菜种业研发推广、试验示范,并开发农耕体验课程,今年已接待游客5万人次。
目前,湘妹子农业在路口镇建设有160亩高标准科研示范基地,推广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约300万亩。
路口镇还通过举办国际稻作论坛、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推动“学术+旅游”融合发展。去年,全镇农旅产业综合收入突破8000万元。
从“靠天吃饭”到“靠科技吃饭”“靠文旅吃饭”,从“种田地”到“种芯片”……随着种业硅谷的崛起,路口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答案”。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茜
编辑:刘惟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