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央媒看湖南丨乌龙山红茶从“湘西头条”到湖南“头牌”的野心

来源:央视网 作者:欧峰 编辑:廖轩仪 2025-04-01 14:23:38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展现“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创新实践,央视网特推出产业深度纪实观察专栏《中国村茶地图》。专栏以“一村一茶一故事”为核心逻辑,聚焦全国特色茶产区,通过深度挖掘茶产业背后的地域文化、历史传承与科技创新,展现中国茶业的现代化转型与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擦亮中国茶文化名片,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在湖南湘西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山麓,一片被秦简牍记载的古老茶园正在苏醒。乌龙山红茶以“湘西头条”的姿态闯入大众视野,却怀揣着更大的野心——成为湖南红茶的“头牌”。这片深藏大山的绿叶,不仅承载着土家族千年的茶神信仰,更携带着现代科技与品牌创新的锐气,试图改写中国红茶版图。龙山县,这个曾以100000亩百合产业精准脱贫的“湘西门户”,正凭借80000亩有机茶园和千年茶史基因,求索着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龙山有机茶基地航拍图

龙山有机茶基地航拍图

从房地产大佬到茶山“垦荒者”

2017年,湘西地产风云人物向明海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位曾创下60万平方米商品房开发纪录的商人,在龙山民安镇副镇长的任上积累了深厚政商资源,却在知天命之年毅然转身创办了天一茶业:“房地产造的是房子,我要造的是能留得住乡愁的产业。”

肖家坪村有机茶基地局部

肖家坪村有机茶基地局部

一次偶然的调研中,他踏入龙山县红岩溪镇肖家坪村。漫山遍野的茶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土家族阿婆捧着油茶汤的笑脸让他心头一颤:“这不就是最好的乡村振兴切口吗?”

彼时的龙山茶产业正陷入困局:黄金茶产业虽初具规模,但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高端品牌。向明海敏锐察觉到机遇:“我们要做的是‘跳出茶叶做茶叶’,把茶园变成文旅IP。”

2018年,天一茶业的首批黄金茶上市遇冷。“价格战打到成本线,农户含着泪说卖茶不如种苞谷。”这场挫败让向明海意识到:单一品类抗风险能力太弱。

转折发生在2020年。一次赴福建武夷山的考察中,他发现乌龙茶与红茶的工艺融合竟能创造出独特风味。“龙山茶氨基酸含量高达6.8%,比普通红茶高出2倍,为何不试试创新?”

回乡后,团队历时半年攻克“一晒二摇三拼四焙”工艺,将黄金茶的鲜爽与乌龙茶的醇厚结合。2021年,“湘西头条”红茶甫一问世,便以“蜜香冷后浑”的惊艳口感征服市场,斩获“中茶杯”金奖。

土家姑娘精心采摘头道茶芽

土家姑娘精心采摘头道茶芽

在肖家坪村茶园,68岁的田老汉算过一笔账:“过去种苞谷,一亩地挣不到800块;现在采茶,单季收入就有3000多。”天一茶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1.5万人次就业,土地流转惠及6个村集体。

“种了黄金树,老乡能致富!”向明海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如今的肖家坪村被评为中国“一村一品(黄金茶)”示范村,毛坝村被评为湖南省最美乡村示范村,“这才是我理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的实践”。

红茶江湖的“龙山突围”

乌龙山红茶的创新始于实验室。公司与茶叶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的“黄金乌龙”,将氨基酸含量提升至7.2%,创下国内新高。更颠覆的是制茶工艺:传统红茶萎凋需48小时,乌龙山引入物联网温控系统,精准控制湿度与氧气浓度,将周期缩短至24小时,品质却更稳定。

乌龙山茶庄园车间

乌龙山茶庄园车间

“这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用科技复活古法。”向明海指着发酵车间里的温度曲线图,“你看,这个波峰对应的是土家族‘火坑茶罐焖茶’的工艺传统,数字化让它可复制、可标准化。”

在乌龙山茶庄园,一块刻着“走荼”二字的秦简复制品引人驻足。这段出土于里耶的2200年前官方文书,记载了秦朝通过水陆联运将龙山茶输往中原的往事。“我们要用千年茶史为品牌背书。”向明海将打造“茶文化元宇宙”,让游客扫码即可观看AR还原的古代茶市盛景。

乌龙山红茶之“湘西头条”

乌龙山红茶之“湘西头条”

在品牌战略矩阵方面,向明海同步推进,不同品牌产品覆盖垂直细分人群。“八面红”主打商务礼品,“古巄本草”聚焦养生市场,而“湘西头条”则定位年轻群体。2024年“双十一”,乌龙山红茶在抖音直播间3小时售罄10000盒,客单价突破800元。

在加工中心,全自动红茶生产线每小时吞吐1000斤鲜叶,让生产效率提升60%,能耗降低45%。令人惊叹的是种质资源库:3000亩茶园里藏着5株500年古茶树,上百年的野茶林让每杯茶都自带“湘西DNA”。

头号玩家的“野心方程式”

乌龙山红茶的“野心”背后,是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茶园位于北纬29°黄金产茶带,年均日照1400小时,红岩溪畔负氧离子浓度高达18万个/cm³。独特的“富硒砂壤”孕育出含硒量达0.8mg/kg的茶叶。

卜纳洞高山生态富硒有机茶园局部

卜纳洞高山生态富硒有机茶园局部

“这不是普通的叶子,是长在硒矿上的黄金。”有相关茶学专家在实地考察后感慨。如今,乌龙山红茶硒含量检测报告成为经销商的“金字招牌”。

“传说中,土家族祖先因茶而生,茶叶成为沟通神灵的媒介。”向明海将其转化为品牌哲学:“我们卖的不是茶,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清晨煮一壶‘湘西头条’,品的是千年茶韵,悟的是土家智慧。”

这种文化赋能在市场上立竿见影。2023年,乌龙山红茶2023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成为不少重大活动、推介会的指定用茶。“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红茶不仅有祁门、滇红,更有湘西的千年传奇。”

乌龙山红茶:2023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乌龙山红茶:2023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在毛坝村,昔日的贫困户彭大姐如今是茶园技术主管。“现在每月工资5000元,儿子在杭州读大学也申请了助学基金。”她的故事折射出乌龙山红茶的深层价值:截至2024年,龙山县茶产业累计带动10万农民增收,32个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

“我们的目标是让龙山红茶成为乡村振兴的‘超级接口’。”向明海展示着最新规划图——茶园将引入元宇宙技术,游客戴上VR眼镜即可“穿越”到秦朝茶市;茶渣将转化为有机肥,形成零废弃循环经济。

从地产大亨到茶界新锐,从绿茶失利到红茶突围,向明海用八年时间完成了自我迭代。乌龙山红茶的崛起,不仅是产品的胜利,更是乡村振兴模式的创新:它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升级熔铸于一片茶叶之中,为武陵山区开辟出一条独特的“硒”望之路。

来源:央视网

作者:欧峰

编辑:廖轩仪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