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洞庭》 李敏 摄
湘水自九嶷奔涌而来,在洞庭之滨与长江相拥,将岳麓山的书声与岳阳楼的烟波织就湖湘文化的经纬。
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如期而至,岳阳这座孕育“忧乐天下”情怀的城市让人向往。
当湘江新区的创新浪潮与岳阳古城的千年文脉相遇,一条跨越时空的 文旅长轴正在展开——这是屈原行吟泽畔的求索精神,是贾谊过湘江而作《吊屈原赋》的文人相惜,是湘夫人望穿秋水与后羿射巴蛇共铸的神话图腾。
当“忧乐天下”辉映“惟楚有材”,我们文脉同辉——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檐角飞过洞庭湖的云,落在岳麓书院“惟楚有材”的匾额上。
登临岳阳楼望八百里云梦,恰如登上岳麓山巅俯瞰湘江北去,千年书院里朱熹张栻会讲的余响,与范仲淹笔下“朝晖夕阴”的万千气象,在青砖黛瓦与雕梁画栋间交织成湖湘精神的DNA。
逆江而下的杜甫,既在《登岳阳楼》的寒砧暮雪里忧国,又在《江南逢李龟年》的落花时节怀旧,将诗史镌刻在湘水两岸。
当“洞庭春色”怀抱“北去湘江”,我们山水同脉——
天岳幕阜山的云海与岳麓山的红叶遥相致意,金鹗山的晨钟与大王山的暮鼓共谱山水清音。
泛舟湘江,可见橘子洲头百舸争流的豪迈;踏浪洞庭,能遇君山岛银针茶芽的婉约。当麓山云雾茶遇见君山银针,青瓷盏中浮沉的不仅是茶香,更是湘江北去、大江东去的千年对话。
当洞庭畔的后羿遥望大王山上的湘江女神,我们传说同魂——
大王山上,湘江女神凝望的方向,是巴陵广场青铜浮雕里凝固的史诗。娥皇女英的斑竹泪化作湘江的柔波,后羿射落的巴蛇鳞片化作两岸青山。
关公华容道的马蹄声尚未远去,战长沙的刀光又照亮了湘江,那些镌刻在古城墙上的忠义故事,正在现代光影剧场里重焕新生。
当中华大熊猫在幕阜山竹海憨态可掬,湘江欢乐海洋的极地白鲸正跃出水面——神话与童话在此刻完美相遇。
当城陵矶的商船汽笛与虞公港的智慧物流续写着“通江达海”的传奇,我们听到古今交响——
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智慧云端,直抵洞庭湖博物馆的青铜密码,一场美丽的邂逅交织在一起。
在湘江女神公园的AR光影里邂逅《九歌》的浪漫,于岳阳楼夜游中触摸全息投影的《岳阳楼记》。
城陵矶老码头的工业遗存转身为文创空间,湘江新区的梅溪湖国际艺术中心正上演着《离骚》新编交响诗。一幅“江河互济”的文旅长卷正徐徐展开。
当又一次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奏响以岳阳为主旋律的乐章,我们双城同游——
我们以湘江为琴弦,以洞庭为共鸣箱,谱就“一江一湖”的文旅交响:
晨起岳麓山巅沐朝霞,午至君山岛畔采银针;
日游湘江欢乐海洋探秘,夜泊岳阳楼下赏渔火;
在岳麓书院触摸宋风楚韵,于洞庭湖小镇体验非遗新生;
从虞公港启航长江之旅,在大王山纵享冰雪奇缘。
这既是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也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更是新时代“芙蓉国里尽朝晖”的文旅新篇。
来源:文旅湘江
作者:周达
编辑:廖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