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邵阳这个村“三招”破陋习树新风

来源:邵阳文明网 作者:刘其洁 刘甄甄 编辑:刘仁军 2025-05-08 16:10:44
时刻新闻
—分享—

资江之畔,邵阳市北塔区田江街道苗儿村静谧美丽。

近年来,在文明新风培育中,苗儿村亮出三把“金钥匙”:一份凝聚“龙舟精神”的《苗儿家训》,将崇孝尚俭的祖训化作现代文明公约;一套“五个一”红白事制度,让攀比浪费的陋习彻底消除;一项积分兑换机制,激活了全民参与的文明密码。

这个曾经因合村引发矛盾的“问题村”,如今以第六届全国文明村的崭新面貌,走出了一条移风易俗的蝶变之路。

破冰·合村合心龙舟聚魂

苗儿村由两个村合并而成,由于历史原因,两村村民矛盾多发。开始合村的一段时期内,“人合心不合”是困扰村“两委”的一大难题。

苗儿村党总支书记谢拉明,这名在村里工作了23年的老党员,是这场文明变革的推动者和见证者。他深知,要改变一个村庄的风貌,首先要凝聚村民的思想共识。

苗儿村沿资江依水而建,划龙舟是村民对资江特殊的情感寄托,团结协作、敢于拼搏的“龙舟精神”是大家共同的价值追求。

为此村委牵头,将原来两个村的龙舟队员发动起来,以传承“龙舟精神”为突破口,组建了新的苗儿龙舟队,统一服装、标识,集训参赛。在2023年中国民族民间龙舟公开赛中,苗儿龙舟队一举夺得男子500米、200米冠军,这份荣誉让村民们深感自豪,也打破了心中的隔阂。

为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苗儿村结合“龙舟精神”和全村各姓氏家训的核心内涵,把苗儿村这个集体当作一个共同的“家”,编写了《苗儿家训》,将崇孝道、尚勤俭、勇拼搏、处和睦、讲文明等确定为家风家训的核心内容,引发了感情的共鸣。

革弊·红白简办新风润民

“家有女,嫁郎君,莫让彩礼乱了心!”“不攀比,不浪费,家庭和睦最可贵!”苗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腰鼓队的快板声清脆欢腾,围观村民哄笑着拍手叫好,文明乡风随着节奏潜入心坎儿。

近年来,苗儿村针对部分村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往来互相攀比等不良现象,进一步推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大力实施“五个一”制度。

一个公约规定,村“两委”组织村民代表开展移风易俗大讨论,集思广益,把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宜写入村规民约。

一会统管,由村“两委”干部与村里德高望重的村民组建红白理事会,统一管理全村红白事办理。

一张菜单定餐,由村红白理事会邀请乡村厨师等多方代表参与,征求民意,再根据本地物价水平,讨论制定菜单,最终由村民投票表决,明确每桌不超过200元。

一百元随礼,除直系亲属外,村民随礼每户不超过100元,并由村红白理事会在每个组挑选有威望的人担任“人情钱”监督员,现场监督送礼标准。

一人参与聚餐,为控制红白喜事规模、减少开支,规定每户只派一人参加宴席。

“五个一”制度有效遏制了人情攀比风,大幅节省了红白事费用支出,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拥护。自2022年以来,该村51起白事节省开支超过200万元,20起红喜事节省40万元左右。

激活·积分赋能共建共享

苗儿村还创新了积分兑换机制,激发了村民参与文明乡风建设的积极性。村里建立了“文明超市”,村民可以通过参与环境卫生、志愿服务、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等活动获取积分,然后用积分在超市兑换生活物资。

随着积分兑换需求的不断增加,苗儿村又对积分兑换机制进行了“升级换代”,完善了评分细则,将可兑积分分为五大类,实行百分制。同时,新增了积分换建材和积分换岗位两个兑换项目。

村民刘顺发就是积分兑换的受益者之一。他通过参与文明乡风建设多项活动获取了足够积分,然后用积分在村里兑换了建材,用于整修门前鱼塘院落,发展庭院经济。如今,他的院落焕然一新,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增加了家庭收入。近两年来,已有60户像刘顺发这样的村民通过兑换完成了院落改造。

苗儿村有油茶、艳红桃、火龙果、苗儿渔场、村级马场等五个村级集体产业,还有巡河、巡林、巡田、清扫保洁等公益性岗位。为发挥好这些岗位在文明乡风建设中的作用,苗儿村又创新了“积分换岗位”制度,季度积分达标的可以在“岗位”和“建材”中二选一,村里对每季度的岗位和用工需求提前发布,由村民自由选择。近两年来,累计有100余户家庭受益,其中10余户文明乡风建设示范户季季都能拿到岗位,年收益达到6000元以上。

如今,资江畔的龙舟号子与文明新风交响共鸣。苗儿村以“家训铸魂”“制度塑形”“积分聚力”三招破题,让文明乡风在全面乡村振兴中激荡。

来源:邵阳文明网

作者:刘其洁 刘甄甄

编辑:刘仁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