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4日讯(记者 戴丹 摄影 龚子杰 通讯员 黄睿 龙利君)“2030年,湖南中医药全产业链总产值要突破2000亿元。”10月14日上午,《湖南省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简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在长沙召开,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9月发布《若干措施》,聚焦中医药产业的全链协同、融合创新、政策集成,正式开启“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加速发展”的新篇章。
6家企业入选中国中药企业百强
“湖南是中医药资源大省,资源种类达4667种,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据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肖文明介绍,湖南中医药产业“家底殷实、势头强劲”,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中医药资源禀赋优良,湘药品牌越来越响。截至2024年底,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493万亩。其中,黄精、玉竹等道地药材产量占全国60%以上;邵东玉竹、靖州茯苓等43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湘九味”品牌已成为响亮的“湖南名片”。
产业链条完整,发展动能越来越足。2024年,全省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0亿元,规模以上中药工业企业年营收达340亿元,九芝堂、千金药业等6家企业入选中国中药企业百强,入选企业数量居全国第四,30个中成药品种年销售额超亿元。邵东廉桥中药材市场跻身全国前列,是中南地区重要集散中心。
业态深度融合,市场前景越来越广。全省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企业近3万家。“中医药+康养”“中医药+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建成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5家,省级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6条、省级气候康养示范基地8家。
创新引擎发力,支撑体系越来越实。布局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院士工作站,岳麓山实验室、芙蓉实验室等持续为中医药发展赋能。近五年获批4个中药创新药,数量居全国第六。今年7月,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正式落户湖南,拓宽了发展领域,增强了发展后劲。
构建“从田间到病床”的完整生态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省委书记、省长多次开展调研,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谋划部署。省人大、省政协积极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相关省直部门,深入开展调研,借鉴外省经验,多方论证研究,经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省政府办公厅于9月正式印发《若干措施》。有关创新举措主要体现在“三个聚焦”:
一是聚焦全链协同,构建“从田间到病床”的完整生态。围绕中医药“种业—种植—制造—流通—应用—融合”全链条,分环节“补短板”。前端抓种业,加快建设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和良种繁育基地,让中药材有“好种子”、种植有“金标准”;中端提质量,推动中药饮片数字化加工,建设智能工厂,让中药“可溯源、高质量”;后端强应用,支持廉桥等交易市场升级,加强省产中药采购,让湖南的好药材、好药品,能更快到老百姓手中。
二是聚焦融合创新,拓展“中医药+”的增值空间。支持开发药膳、药妆、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等大健康产品,以黄精、玉竹、百合、茯苓等药食同源物质为原料的健康产品开发更加丰富多样。同时,打造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康养旅游基地、特色街区等新场景,发展“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等新业态,让中医药更加便捷地服务百姓生活,拓展产业发展的边界和价值空间。
三是聚焦政策集成,形成“一盘棋”推进的强大合力。整合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多维度支持政策,形成“一个文件管到底、多方联动一起干”的工作格局。在资金支持方面,统筹政府投资基金,落实税收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在要素保障方面,优先保障产业用地,推动人才柔性流动;在机制建设方面,健全省市县三级协同推进机制,确保政策可操作、能见效。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是系统工程,《若干措施》的出台,标志着湖南中医药产业开启了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加速发展的新篇章。”肖文明表示,下一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还将联合相关部门,以推动《若干措施》落地为抓手,谋划编制好《湖南省“十五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围绕“2030年中医药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目标,重点推进产业协同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来源:时刻新闻客户端
作者:戴丹 龚子杰 黄睿 龙利君
编辑: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