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11时许,长沙市雨花区农业农村局的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平台警报声骤然响起,“报告,我是跳马镇三仙岭村护林员,我发现附近山林里出现烟雾,好像发生了山林火情!”随着护林员的紧急报告,雨花区2025年森林防灭火演练就此拉开序幕。


雨花区人武部军事科、区民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园林绿化中心、区消防救援大队跳马消防救援站、跳马镇、雨花亭街道、圭塘街道、黎托街道、洞井街道、东山街道、同升街道、雨花应急救援队、雨花蓝天救援队、曙光应急救援队等单位和队伍参加演练,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在区应急指挥中心现场集中观摩演练全过程。


接警后,值班人员立刻调取该区域铁塔哨兵高清监控画面并放大,仔细研判烟雾形态、扩散趋势及周边环境,经初步判定为疑似火情后,立即向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报告,并向跳马镇农办通报,同时将火情转发到雨花区巡林护林群。
火情就是军令,快速出动的无人机、水泵队与消防车组组成了“地面为主、空中引导”的立体灭火格局,各部门、各应急救援组织迅速出动,分工明确、通力配合,森林灭火战役全面展开。跳马镇应急事务中心通过应急广播、村(社区)微信群等渠道向周边村民发布火情预警,提醒村民切勿靠近火点区域。半小时后,一场有可能蔓延成大面积的山林火患被剿灭在萌芽状态中。现场火情得到控制后,护林员立即对起火区域进行余火清理和隐患排查,防止复燃。

长沙市雨花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演练紧贴森林防火特护期需求,共分为监测预警、值班值守、防火巡护、应急准备、火情处置等五个科目,重点呈现雨花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涉林街镇在特护期内各项森林防火工作措施的常态化运行情况,着重突出应急准备基础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展现村镇级在火情初发阶段的早期处置能力,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演练中各单位协同配合高效、信息报送及时通畅、资源配置精准,智能预警与基层响应联动机制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切实做到了以练备战、以演促防,有效防患于未“燃”。

地处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域的长沙市雨花区总面积292.0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达19.25万亩,森林覆盖率30.60%,森林蓄积量42.6857万立方米。乔木林占比63%,其余为灌木林、竹林等林地类型。
自2021年底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以来,雨花区将林地划分为33个网格,由33名护林员负责日常巡护,护林员上线率超过98%,有效巡护率超96%,人均年有效巡护里程逾7000公里、时长超3000小时。此外,护林员还积极参与防火视频系统研判,人均年协助处理报警信息300余条。
雨花区采用“铁塔哨兵实时监控+无人机高空巡查”协同联动模式,构建起24小时智能监控体系,实现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构筑起无缝衔接的防火屏障,切实筑牢森林防火的“铜墙铁壁”。
目前,雨花区已建成生物防火林带46公里、隔离带8.11公里、防火道0.84公里,以及森林消防蓄水池(罐、桶)31处(总容积627立方米)、生态蓄水池1处(710立方米),构建起密度达11.47米/公顷的林火阻隔系统。这些物理屏障与先进的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相辅相成,共同筑牢了森林防火的坚实基础。
来源:新湖南
作者:陈红
编辑:贺纯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