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罗紫嫣 谭文平
红网时刻记者 徐丹 长沙报道
“项目扎根,产业开花”,是2018年湖南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带一部”战略中居于关键节点位置的省份,湖南紧抓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创新引领开放崛起”蹄疾步稳,在连接东部与西部、撬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的2018年,湖南成绩亮眼:既有深入推动先进制造业开放发展结出的累累硕果,也有承接产业转移上的阶段性成绩。
打好承接产业转移主动战
产业转移落地湘西,贫困户家门口就业迎来脱贫机遇。(资料图片)
2018年6月11日至12日,李克强总理在湘考察时听取湖南特别是湘南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汇报,明确要求湖南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核心,全力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实体经济两篇文章,争当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
如何当好“领头雁”,事关示范区能不能建设成为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也关乎湖南未来发展。
2011年,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成为当时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2018年11月,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迎来“升级版”。涉及全省6个市州,总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1.1万亿元,分别占全省57.2%、31.7%。
自湘南地区获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7年来,湖南承接境外产业转移项目3140个,投资总额493亿美元;承接省外境内产业转移项目13122 个,投资总额13600 亿元。先后引进富士康、蓝思科技、九兴控股、上汽大众、伟创力等不少巨头企业在湖南“安营扎寨”。
2018年更是喜报频传:12月4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对接会在邵东县举行,11个智造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邵东县,总投资近5亿元。12月7日,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怀化)建设推进会举行,来自全国的400多家企业齐聚怀化,31个项目签约承接产业转移,总投资超80亿元……
为承接好这些巨头企业,湖南在顶层设计、招商引资、平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是下足了功夫:
建立了省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和省级签约项目调度通报机制;加大园区平台建设,加快了口岸平台建设,搭建系列活动平台,举办了“港洽周”“沪洽周”等系列精准务实的产业对接活动,为承接产业转移打下了良好基础;优化营商环境,湖南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实行“六个一”……
湖南承接产业转移在为东部地区腾出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促进自身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把别人腾笼换出来的“鸟”,培育成自己的“金凤凰”。为进一步激发开放发展新活力、加速培育形成一批新业态新优势,加快建设开放强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先进制造业发展奏强音
湖南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展厅里的机器人。(资料图片)
“智能制造按下快进键,制造强省迸发新活力,产业发展奏响强音,其背后是汹涌澎湃的新生动能。”这是央媒对湖南的评价。
这句高质量评价的背后,是2018年“湖南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强劲节拍:
湖南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保持稳步增长,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90亿元,增长10%左右,电力机车市场占有率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国家“两机”专项株洲航空动力产业园加速推进,国产大飞机在湘研制项目增至11个,国产大型客机起降本土化研制取得重大进展。
湖南促进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有效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自主可控计算机、航空航天等产业链,年均增速达两位数。预计到2020年,这些产业的总产值将达1.7万亿元,若干领域有望建成世界级产业集群。
湖南的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新材料成为万亿产业,千亿工业产业达到11个,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高端产品产量倍增;新增“四上”企业6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2000家。
湖南产业项目建设年成效明显,“五个100”累计完成投资1300亿元以上,23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竣工投产。
湖南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中小企业“上云”超过10万家,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正式上线,移动互联网企业营业收入迈过千亿台阶,高加工度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1%和18.3%。
结构减重、产业变新,“湖南制造”向“湖南创造”的嬗变,已成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