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继前期7亿产业园区扶贫贷款之后, 湖南省农发行在金融扶植新兴产业扶贫开启“农发行模式”。
红网时刻郴州4月1日讯(通讯员 刘光荣)阳春三月,桂阳县宝山公园樱花飘香,春风律动,魂牵梦萦。千人漫步十亩樱花林,人声鼎沸,心旷神怡。在公园东侧的上雷村,花香人沸,清澈见底的双流河环村而过,河上摇摆桥、水上自行车,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享受难忘的春光。
3月28日,继前期7亿产业园区扶贫贷款之后, 湖南省农发行系统首笔3.2亿新兴产业扶贫贷款在这一天再次到账,成为全国农发行新兴产业扶贫的“桂阳模式”,同时成为郴州金融扶植新兴产业扶贫的“农发行模式”。在农发行累计10亿元新兴产业扶贫贷款双层模式的整体带动下,上雷村乡村建设芳香绽放,成为了郴州远近闻名的梦里水乡。
上雷村村民彭永盛在这里生活了52年,在他回忆中,村里由于靠近城区和宝山铜矿区,大量城镇生活污水、矿渣和生活垃圾直接排放到双流河,再加上历史遗留的工厂废弃物,让河流既黑又臭,周边土壤污染严重,严重制约了全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上雷村支部书记李元方介绍说,以前村里生活垃圾成山,“黑臭水,灰蒙蒙”是这里真实写照。
美丽乡村,既要环境优美,更要产业先行。为了扭转因污染而导致产业滞后这一局面,近年来,农发行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和转型服务,以市场化服务为导向,以现金流覆盖项目本息为原则,与桂阳县共同推动生态园区新兴产业扶贫发展,形成“金融+园区+产业”的新业态发展新模式。
在农发行信贷资金的扶植下,上雷村和下雷村之间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建成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和生态浮岛工程,每天可以提高污水处理量4000立方米,每年增加产值146万元。在桂阳县人居环境治理中,不但这里“黑臭”的双流河成为了桂阳县的“莱茵河”,“灰蒙蒙”的天露出了蓝天和白云,而且这里上百户贫困农民成为污水处理厂的主人,每年人均可从污水处理厂获得稳定收入3万余元。
在有效改善空气和水质的同时,紧紧依托大湾区产业转移政策,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的扶植作用,大力推动湖南最大的家居制造园在桂阳县落地。每天当地近100余名贫困农民工赶骑着“小电馿”打工。“虽然在园区打工辛苦点,但每年也有2.4万元。等项目完工,政府已经明确了,我们这些贫困户既可以优先进厂打工,也可以优先租赁周边的门面,并适当降低租金,按每月每个平方20元出租给我们,比非贫困户要低10元呢,到那时厂子多了,务工人员在这里消费自然也少不了,生意肯定不会差,按照目前周边的门面收入水平,每年可增收3.6万元。”当地农民李先明介绍。目前入驻园区企业近百余家,桂阳县近万名农民成为祖辈久盼已久的产业工人,其中115名建档立卡贫困农民过上了好日子。该县产业增值3亿元,其中上雷村和下雷村1600余户农户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增加税收3000万元。
“这两年不仅村容村貌变美了,而且产业园区形成了规模,来这里投资兴业的企业多了,过去的废墟成山的‘臭水村’成为现代园区兴旺的‘幸福村’了。”村民李福民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
在银企村三方共同推动下,政策性信贷资金让上雷村不仅村民富了,而且村庄美了。
在银企村三方共同推动下,政策性信贷资金让上雷村不仅村民富了,而且村庄美了,来这里观看樱花桃花的游客络绎不绝。65岁的贫困户王二凤对现在的生活比较满意,“我们现在年纪大了,在家门口进园区打点工,旅游季节来了,还可以卖点农产品,两个老人每年也有4万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就是“金山银山”的“活水源头”。上雷村通过园区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过去的“废区”变“宝地”,成为宜居宜投资的美丽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