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 石门巨变(下)丨因扶而变的命运

2019-05-22 14:09:49 红网
作者: 朱志姣 江景 编辑:文建美
字号:

24.jpg

石门县鲍家渡精准扶贫家禽养殖基地。

25.jpg

石门土鸡养殖让更多的贫困户摆脱贫困。

26.jpg

从一贫如洗到养鸡场厂长的余化安。

编者按:潇湘北极,高山林立,沟壑纵横,重重阻隔。

对于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石门县来说,贫困二字,由来已久。2014年,全县共有122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724户82300人,贫困发生率14.4%。

四年的夙兴夜寐,四年的风雨兼程,2018年6月,石门一举摘掉贫困“帽子”,打造出湖南省脱贫攻坚的“石门样本”。

幸福总是相似的,贫困却各有各的“痛点”。如果不知道具体贫困之痛,又如何治疗治愈贫困。扶贫做出的努力,带来的变化,并不在一串串冷冰冰的数据里,而是在每一个贫困户获得希望的故事里。

5月,我们行走在石门山间,为您展示最真实温暖的扶贫故事。

红网时刻记者 朱志姣 通讯员 江景 石门报道

从一贫如洗到养鸡场厂长,45岁的贫困户余化安上演了自己的“变形记”。像余化安一样的老百姓,过去贫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脱贫无门、致富无路。石门县的就业扶贫政策,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见到余化安时,他正在打吊瓶,“第一线的人不能倒下,”他笑着说。如同名字一样,余化安的一生总能化险为安,但被命运捉弄的余化安,一直挣扎在生存线上。

余化安的大儿子从小体弱多病,直到十几岁才没跟医院打交道。小女儿两岁半时大便出血不止,命悬一线,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做完手术后,才保住性命。这次手术花了10多万,让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举步维艰。

孩子们刚好一点,余化安自己又被病魔缠上,跑遍长沙、广州仍不见好转。吃不下饭,做不了事,睡不了觉,喝了4、5年营养快线延续生命后,病竟然慢慢拖好了。

一波三折后,余化安家穷困潦倒。转机出现在2016年,那年,余化安申请了3万元免担保、免抵押、全额贴息扶贫小额信贷,开始试水发展养殖,从500只鸡发展到2000只,再饲养一些牛和羊,余化安家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不是赶鸡就是赶牛赶羊”,余化安说,“扶贫干部看我很辛苦,便介绍我去湖南省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2月,余化安和妻子一起参加石门县“春风行动”大型招聘活动,现场与湖南省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用工意向,当日夫妻俩被安排到临澧县白堰八分厂上岗,负责该分厂5万多只鸡的养殖工作。

由于工作出色,2018年10月,余化安被公司安排到新铺乡岳家棚分厂任厂长,负责全面工作。当了厂长后的余化安,工资也由原来的3000元提高到了每月4000多元。

大儿子如今已上大学,小女儿马上要升初中,对于未来,余化安信心满满,“日子有奔头,生活也有希望。”

在石门,像余化安这样依靠工作打了翻身仗的贫困户数不胜数,通过技能培训后,用货车跑出脱贫路的陈集刚;依靠扶贫资金,创业当上小老板的吴永波……

脱贫难,难就难在“持久”上,只有激发内生动力,才能铲除滋生贫困的土壤。2018年,石门对180名未升学贫困家庭“两后生”开展月嫂、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等专业3个月以上的订单式培训,实现毕业即就业;围绕促进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先后组织268家企业举办招聘会10场,420名贫困劳动力达成用工意向;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提供生态护林员岗位287个,落实护林工资287万元。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石门坚持把 “输血”“造血”双管齐下,充分激发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路越走越明朗,越走越敞亮。

相关报道:

破茧成蝶 石门巨变(上)因水而变的山村

破茧成蝶 石门巨变(中)因住而变的晚年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