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岭村通水后,村民王永初的养鸡场也从别村搬回来了。
矿岭村通水后,村民盛美蓉今年养了28头牛。
石门县白云山林场高山滴灌项目。
编者按:潇湘北极,高山林立,沟壑纵横,重重阻隔。
对于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石门县来说,贫困二字,由来已久。2014年,全县共有122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724户82300人,贫困发生率14.4%。
四年的夙兴夜寐,四年的风雨兼程,2018年6月,石门一举摘掉贫困“帽子”,打造出湖南省脱贫攻坚的“石门样本”。
幸福总是相似的,贫困却各有各的“痛点”。如果不知道具体贫困之痛,又如何治疗治愈贫困。扶贫做出的努力,带来的变化,并不在一串串冷冰冰的数据里,而是在每一个贫困户获得希望的故事里。
5月,我们行走在石门山间,为您展示最真实温暖的扶贫故事。
红网时刻记者 朱志姣 通讯员 江景 石门报道
青山苍翠,云雾缭绕,静谧的雁池乡矿岭村温柔如水。可曾经,水是这里村民面临的最大生存难题。
矿岭村海拔550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独特的地形导致矿岭村“靠天吃水”。家家户户修个小水池蓄雨水,蓄水池没有清洁功能,时间一长,水质变质,水里长满了“摆摆虫”。
村支书唐平元回忆,最天干的时候,村民轮流排队到很远的地方打水,一等一整夜是常有的事。
常年没水吃的矿岭村,经济条件差,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在外安家。“留不住年轻人,”唐平元说,村里有一个小伙子,带了女朋友回来,因为没水洗澡,女朋友第二天一早就跑了。
2016年扶贫工作组到达矿岭村,首先想解决“水”这块心病。然而近一半的扶贫资金要用在引水上,矿岭的老百姓却不答应了。
饮水是矿岭的难点,引水也是矿岭的痛点。村里曾经花了120多万搞安饮工程,池子挖了不少,山上全是水管,但是因为缺少活水源头,依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老百姓认为引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扶贫工作组和唐平元挨家挨户上门,反反复复做工作,引水工程才勉强开工。为了找水四处考察,周边乡镇和山下的悬崖峭壁走了一遍又一遍,根据实际,设计图纸画了一本又一本,为了赶工,冰冻天气熬了一个又一个。
2018年1月25日,哗啦啦的水声第一次在村里响起,矿岭村顿时沸腾了,村民自发凑钱,放烟花庆祝,“比过年还热闹”。如今,矿岭村632户村民,除了常年在外的几户,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装了智能卡表,用上了自来水。
从此,矿岭村遇水而活。
以前使用热水器、洗衣机是奢望,发展养殖更不可能。现在村里7个年轻人留下来,一起种了120亩烤烟,新建了10栋烤烟房;王永初的养鸡场也从别村搬回来了;盛美蓉今年养了28头牛, 10几头猪,12只羊,200多只鸡;采访时,村里另外一个小伙唐威正在回家的火车上,这次回来他准备养土鸡……
矿岭村引水项目在石门并不是个例,壶瓶山镇长岭村的天河引水项目,白云山国有林场高山滴灌项目无一不是扶贫人呕心沥血与自然抗争,结出的硕果。
只有将制约发展的短板一块块补上,石门才释放发展动能, 护航脱贫攻坚。2018年的石门:
水越来越畅——石门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116个,全面解决贫困群众安全饮水问题;
路越走越宽——完成农村公路窄改宽380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完成388公里;
网越铺越广——对25个行政村进行农村电网改造,新建或改造变压器120台、低压线路204.7千米、10千伏线路114.8千米。
来源:红网
作者:朱志姣 江景
编辑:文建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