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有我难以忘怀的记忆,我成为中国(湖南)第19批援外医疗队员中的一员,前往塞拉利昂开展医疗援助。这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援外的经历让我终身难忘。正值中非经贸博览会开幕之际,我与红网网友分享这段经历,见证绵绵不尽的中非友谊。
2017年5月5日,培训班结业典礼,我们即将奔赴塞拉利昂等地。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整理报道
记录者: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急诊二科主任医师,急诊科副主任熊邦文
2017年元月5日,我成为中国(湖南)第19批援外医疗队员中的一员,开始为期5个月的出国前培训。我至今记得,培训内容包括日常口语,医学英语,安全生产,礼仪举止,非洲传染病防治,做一个媒体人讲好中国故事,党员活动,素质拓展。
2017年5月29日,我在家人的陪伴下,与同行的中国(湖南)第十九批援外医疗队的战友会合。
2017年5月28日,我打包好行李准备出发。不久就是端午节了,我却要远赴千里之外的非洲,不能陪伴家人,想到此,我彻夜难眠。29日,我早早起床,在家人的陪伴下,与同行的中国(湖南)第十九批援外医疗队的19名战友会合。
中国至塞拉利昂没有开通直航。我们从长沙飞到北京,在北京机场候机约8小时,乘坐法航777大飞机,经过11小时的飞行到达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从戴高乐机场出发,再飞行6小时便抵达了塞拉利昂首都FREETOWN(弗里敦)。
黑人朋友表达他们的友好与热情。
我还记得走出机场是下午7点左右,仍可感受到强烈的日照。塞国最大的国际机场位于弗里敦的一座岛上,四面环海(大西洋),仅有一条路与市区相通,我们乘坐中巴,15分钟到达码头,再坐快艇,45分钟到市区,绕行4小时才到达酒店。两旁道路崎岖,黑人朋友帮我们搬运行李,争相与我们合影,表达他们的友好与热情。
我们的第一站是塞拉利昂卫生部。卫生部为中国援建的友谊大厦,是当地唯一一栋12层的高层建筑,比较破旧。大部分塞国政府机构都在此办公,大厅走道均无空调,爬上4楼,我们已汗湿衣襟。走进部长办公室,感觉较拥挤。部长及秘书非常热情、友好,他告诉我们,在他的家乡,有许多患有“疝气”的病人,希望我们医疗队能去到他的家乡义诊,当他得知我是普外科专家时,热情友好地与我握手,并对中国医疗队的到来表示感谢。
2017年6月5日,这是我在塞拉利昂上班的第一天,大厅里已挤满了病人。我没有想到的是,接诊的病人大部分都是需要手术的,但能顺利办理住院并开展手术的病人却寥寥无几,这个国家完全没有医保,大部分病人因无钱医治而回家。
塞拉利昂中国友好医院。
这是一个医疗资源极其缺乏,只能满足常规医疗的国家。这里手术条件非常有限,器械药品不全,经常停水停电。
这是我到达塞拉利昂的初见闻。在塞拉利昂开展医疗援助接近13个月,我每天都有看不完的病人,内心充满悲悯与焦虑的同时,也有压力和骄傲。在这里,我们秉承“大爱无疆,救死扶伤”的援外精神,努力为患者创造条件,减少费用,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解决医疗问题。在这里,我们获得称赞,称赞来自老百姓、当地政府和国际组织,我们的医者大爱、仁心仁术,成为当地老百姓的中国初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