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两个少数民族小山村,一个是中国东部福建宁德市的赤溪村,一个是中国西部湖南湘西花垣县的十八洞村。
如果不是某种缘分,这两个远隔千里的山村,也许只能“相忘于江湖”。两个村里的人们,很可能“老死不相往来”。6月18日下午,两个小村却在十八洞村“牵手”,签约缔结脱贫致富奔小康姊妹村!
这一切,皆因它们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地方,皆因它们和扶贫脱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赤溪村
赤溪村,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首倡地”。
十八洞村
曾经,它们都因深藏大山而极度贫困。如今,它们又因脱贫成功而名满天下。
这是一个平常的下午,也没有豪华的仪式,但两个村的“牵手”,却还是引来了不少的关注,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和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也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
当我们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毋庸讳言,贫困这个“人类文明的耻辱”在这个国度依然存在,我们与贫困不屈不挠的斗争也从未中断。虽然,经过我们的努力,已经使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但深度贫困的最后堡垒还没有攻克,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忽视内生动力的激发,忽视造血功能的输血式、粗放式扶贫,已经无法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怎么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我们唯有依靠一个“法宝”,这个“法宝”就是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
任何伟大的思想,都不是灵光一现,凭空想象出来的。都是在艰苦曲折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怀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深情,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升华形成的,既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和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奉献给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往事历历。50年前,习近平在陕北梁家河,度过了7年知青岁月。
在那个困难的年代,在那个贫穷的地方,还是一名热血青年的习近平扎根其中,最能感受到贫穷的切肤之痛,最能从内心生出改变贫穷的强烈愿望。
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从梁家河的黄土地出发。
经过7年的淬炼和磨砺,离开梁家河后的习近平,无论在正定、厦门,还是在宁德工作,直至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贫困群众,他们始终是习近平最牵挂的人。他在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总结,怎样减少贫困,消灭贫困。
1988年9月,他在《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中提出:“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他还写道:“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在农业上,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2012年12月,他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时指出:“要真真实实把情况摸清楚。做好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情况明。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大家心里要有一本账,要做明白人。”同时,他提出了扶贫开发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的思想。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开发要因地制宜……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精确论断,使习近平扶贫思想逐渐丰富、完善。
2013年11月13日,在十八洞村的一个土坪里,坐在一条农家凳子上的习近平总书记与村民团坐一起,促膝谈心,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犹如瓜熟蒂落,一个指导中国脱贫攻坚伟大斗争的思想武器,就这样诞生了,从此全国的扶贫攻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拉开了全国精准扶贫攻坚的序幕。
十八洞村,也因“精准扶贫首倡地”而名扬天下。随后三年,在“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湖南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带领十八洞村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发展扶贫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统筹攻坚力量,使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2月,湖南省扶贫办宣布十八洞村成功脱贫摘帽。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128元。千百年来困扰这个小山村的贫困难题,就此迎刃而解,十八洞村成为全国精准脱贫的一面旗帜。
这次考察过去了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却一直牵挂着十八洞村的村民。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回忆起在十八洞村考察的情景,说“我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十八洞村。”他还十分关心十八洞村大龄青年“脱单”问题,特意询问有多少单身汉娶了亲。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个场合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四个切实“,”七个强化”等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提出,使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了伟大思想的指引,由此催生了实践的伟力,有了决战决胜的把握。
十八洞村有幸,赶上了国力日益强盛的新时代,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仅仅三年就实现了脱贫。而在福建宁德的赤溪村,一个习近平任宁德市委书记时就关注的贫困村,改变贫穷面貌,却花了整整30年时间。
赤溪村,一个偏远畲族自然村,四周崇山峻岭,几乎与世隔绝。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反映赤溪村的贫困状况,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中国扶贫事业由此拉开大幕,而赤溪村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赤溪村的脱贫之路,历经十年“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旅游+产业”扶贫的艰苦历程,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精准扶贫之路。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4年的166元增长到2017年的16640元,增长了100倍,达到了小康水平。
宁德,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他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策源地之一。1988年5月至1990年5月,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就一直关注赤溪村的发展。他为这个村的贫困状况忧心,操心,村里脱贫奔小康了,总书记又为它们由衷地高兴。
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介绍宁德市赤溪村扶贫工作的文件上作出重要批示,赞扬赤溪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了小康村。”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人民网与赤溪村村民视频连线,殷殷嘱托“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扶贫根本还要靠自力更生、还要靠乡亲们内生动力。”
有所思,所思在贫苦。“肃肃宵征,夙夜在公”的总书记,对贫困村发展念念不忘,时刻牵挂,让人无限感佩,也给了贫困地区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和精神力量。
赤溪村与十八洞村,三十年与三年,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赤溪村脱贫的曲折经历,如荒野前行,在荆棘遍布中蹚出一条路来,虽然艰难,但意义不容忽视。它的付出,为后来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迈入新时代的十八洞村,国力不可同日而语,精准扶贫思想已然成熟,落地生根,八方助力,改变贫困面貌自然条件更优,速度更快。
如果说,赤溪村脱贫的成功,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十八洞村的脱贫之路,则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而今,这两个习总书记关怀的山村,已经成为全国脱贫的典型和标杆,两朵“姐妹花”携手,将在各个方面互相借鉴,互相交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共谋发展,共同致富奔小康。
一场前无古人的脱贫攻坚战正在中国大地打响,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任务还很艰巨,需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的功夫。
“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齐放春满园。”人们乐见的是,作为老少边穷乡村脱贫的示范和代表,赤溪村与十八洞村能开成“并蒂花”,创造更多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用干事的激情和信心给予其他贫困地区人民以精神力量,带领他们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沿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正确方向坚定前行,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这场消灭贫困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是一盏指路明灯,十八洞村与赤溪村,将是这项伟大事业中的两座里程碑,青史留痕。
红网时刻特约作者:观潮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