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以“红色热土新征程 中部崛起新湖南”为主题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专场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许达哲介绍“红色热土新征程 中部崛起新湖南”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是记者提问环节的问答实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我们看到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作出重大部署,我们也注意到今天湖南的发布会主题是“ 中部崛起新湖南”,请问湖南将会如何落实总书记所作出的部署来进一步开展工作。谢谢。
杜家毫: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了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达哲同志和我一起参加了座谈会。在中部地区崛起中,湖南有基础、有优势、有底蕴。具体有这样几个考虑:
一是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讲,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脊梁。湖南是制造业大省,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一大批制造品牌。刚才,各位记者在今天发布厅外看了我们的展览,应该对湖南的制造业略有了解。下一步,我们主要是抓“两手”:一手抓“优存量”,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实现技术提升、产品提质、企业提效。像湖南工程机械现在普遍采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销售收入、效益增长都接近100%,为什么会这么快?除了国内国际市场需要,与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手抓“拓增量”,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扶持壮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把湖南打造成中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湖南代表团讨论时,对湖南工作提出了“三个着力”要求,其中摆在首位的就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几年,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闭退出小煤矿462处,关停退出散乱企业3734家,整改退出烟花爆竹企业1180家,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261家企业全部关闭,有力促进了新旧动能转换。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八字方针,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创新开放。湖南创新有基础、有优势,刚才我介绍了湖南一些创新的成果,除了这些之外,湖南还有比较雄厚的科技人才和教育资源。我们将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打造中部地区人才高地,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和教育支撑,力争为国家突破更多的“卡脖子”技术。开放是湖南发展的短板,也是湖南发展的潜力。所谓短板,因为湖南作为中部内陆省份开放程度相对比较低;所谓潜力,因为现在国家正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湖南离广东、离粤港澳大湾区都非常近,开放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积极承接沿海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不断提升湖南对外开放水平。
四是推进全面小康补短板。重点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湖南还有83万贫困人口,今年我们将再脱贫60万,到明年全部脱贫。同时我们还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做好就业、教育、医疗、饮用水安全等重点领域民生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我们注意到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是战略支点之一,请问湖南如何把握“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下一步如何继续发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谢谢。
许达哲:
谢谢记者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战略定位,为湖南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湖南的区位优势、创新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更加凸显。区位优势方面,京广、沪昆两条高铁大动脉在长沙交汇,渝长厦高铁也将贯穿其中,全省高铁通车里程已达1730公里,高速公路也有6725公里,均居全国第4位。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为湖南开放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创新优势方面,湖南有3所大学跻身“双一流”学校和学科建设,创造了以超级杂交水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为代表的有世界影响的科研成果。湖南是“惟楚有才”,正大力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着力引进和培育创新团队、创新型企业。产业优势方面,拥有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材料3个万亿产业,工程机械产业去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4家企业入围2018年全球工程机械50强,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期间,世界上主要的工程机械企业都来到了长沙;轨道交通产业产值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生态优势方面,森林覆盖率达59.8%,上半年,我省湘西、永州、张家界、常德四个市州进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前30名。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中部崛起战略机遇,把握“一带一部”战略定位,努力打造内陆创新开放新高地,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
一是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把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好,做强创新品牌、放大集聚效应、统筹产业布局,打造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
二是狠抓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引进创新型企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小巨人企业,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三是着力打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洞庭湖很大很美,值得大家去看一看。我们将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
四是扩大区域协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实施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构筑好、完善好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比如,加快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共同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互联互通、政策协调、要素流动,力争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我们将实施“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和兄弟省份共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把长江经济带建设好、发展好。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刚才家毫书记提到扶贫的事情。湖南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是中国精准扶贫的样板,请问十八洞村有哪些可以推广和分享的经验?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您刚才讲到湖南在2020年会全部实现脱贫的目标,我们知道现在还有80多万贫困人口,请问湖南将如何实现这80多万人的脱贫。谢谢。
杜家毫: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首先感谢中央各大媒体对十八洞村的关注。今年春节前后,中央媒体纷纷对十八洞村、湘西自治州精准扶贫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进行了广泛报道,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还发表了评论员文章,这是很少见的,再一次向大家表示感谢。
我先介绍一下十八洞村的情况。十八洞村136户、533名贫困人口在2017年2月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去年的12128元,村集体经济从过去的空白村发展到53.68万元。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扶贫要抓好发展生产、公共服务、下一代教育三件大事,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嘱托我们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并强调“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在全国多次会议上讲“精准扶贫是我在十八洞村首先提出的”。当时我有幸陪同习近平总书记到了十八洞村,这个场面确实非常感人。现在五年半过去了,十八洞村欣欣向荣。工作中,主要抓了几个方面:
第一,突出精准识别。谁是贫困户,谁不是贫困户,要精准识别,这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基础。我们通过严格把握标准、规范评比程序、民主认定对象等,把贫困户精准识别出来。
第二,突出产业扶贫。要使一个地方的扶贫能够长久持续下去,最后还是要有产业。十八洞村人均四分地,单靠这四分地是不可能脱贫的,这就需要找出一条符合十八洞村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十八洞村后来抓产业扶贫,一是发展猕猴桃产业,有老百姓入股的,有老百姓自己直接种的,农业技术人员给予直接指导,现在猕猴桃、蔬菜、瓜果等特色产业、特色农业产业成为十八洞村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二是发展刺绣,十八洞村作为一个苗寨,家家户户会刺绣,过去藏在深闺、没有人知道,现在把农民组织起来搞刺绣,这些苗绣都成为了工艺品,通过电商远销全国,甚至还作为礼品被送到世界各地。苗绣产业发展起来后,村里不少妇女原来在家里没什么活干,现在都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实实在在增加了收入。
第三,突出发展旅游。十八洞村山清水秀,周边的风景非常好,再加上习近平总书记去了以后,知名度大大提高,许多人慕名而来。为此,十八洞村农民就开始搞家庭旅馆、农家乐,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使农民增加了致富门路。有一位企业家到了十八洞村,问十八洞村“洞”在哪里?当地农民就领着他去看洞,结果发现有不少自然矿泉水,水质非常好,然后决定在那边办一个矿泉水厂并取名“十八洞”。现在这个矿泉水厂每销售一瓶水,就给十八洞村集体经济一分钱,还在水瓶上印了“饮水思源”四个字。这样既吸收了十八洞村的一部分劳动力就业,也增加了十八洞村农民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
第四,突出基础建设。进不去、出不来,就很难摆脱贫困。十八洞村通过修建通村通组公路、推进厕所革命、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和村容村貌,而且为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一个村能不能搞好,关键是村党支部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这也是把农民组织起来脱贫的一个关键措施。十八洞村农民选出了新的村委会,党员选出了新的党支部、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心一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把人心凝聚起来了。
这些都是我们贫困地区脱贫的一些基本经验。现在湖南省还有20个贫困县没有摘帽,今年新年第一天上班,20位省级领导通过不打招呼、事先不踩点、不用陪同接待、不指定到哪一户人家,直接到这20个贫困县走村串户,直接了解农民的愿望特别是贫困户生活状况,然后回来再一起研究怎么脱贫。20位省领导联系这20个没有摘帽的贫困县,大家都立下军令状,和县委县政府一起立下军令状,帮助这20个贫困县脱贫。今年我们可以实现这20个贫困县脱贫的目标,使湖南绝大多数贫困户都能够脱贫。当然最后总还会有一些因病因残暂时不能摆脱贫困的,这就得靠兜底保障一批。总之,我们对到2020年实现彻底脱贫很有信心。谢谢。
中阿卫视记者:前不久,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成功举办,彰显了湖南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形象,请问湖南在开放崛起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方面的进展?谢谢。
杜家毫:
前面就开放的问题我也做了一个介绍。中非经贸博览会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的对非合作“八大行动”之一,单靠湖南自身的力量很难吸引这么多的非洲国家来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的成功举办,首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同时,中央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商务部、外交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通过举办这次中非经贸博览会,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开放的意识、提振了开放的信心。
湖南作为中部省份,过去开放的步子稍微慢了一点,但这几年我们正在迎头赶上。首先,我们提出实施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一个地区要扩大开放、把外资引来,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投资环境。我们全面对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先进地区,对这些地方扩大开放的成功经验,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比如浙江提出“最多跑一次”,我们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件事一次办结”,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创造更优营商环境。
其次,我们提出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世界上有很多很好的企业,不少已经在中国有投资,有些也希望往中西部地区拓展市场,我们主动对接、提供市场,欢迎来湘发展。现在有17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南有产业、有项目,通过这些世界500强企业,又带动更多国外企业包括贸易企业到湖南来投资。
同时,我们也提出“引老乡回故乡,共同建设新家乡”。湖南在外打工的有800到1000万人,这些人通过在沿海地区打工,增强了开放意识,有的已经有了积累,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希望回乡创业。我们通过建立湘商产业园、把标准厂房建好,鼓励引导他们把积累的资金和技术带回家乡创业,以此引进了一大批企业,进一步加强了与珠三角、长三角的经济往来。国务院去年批准湖南设立了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希望湖南发挥毗邻粤港澳的优势,把更多适合湖南发展的产业引进来,现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势头非常好。
此外,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对外贸易。原来湖南对外贸易额比较低,这几年增长速度都比较快,去年增长30%以上;今年上半年增长40%以上、增速在全国排第2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湖南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像杂交水稻“走出去”、工程基建“走出去”、轨道交通“走出去”都很受欢迎,目前全省有1500家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设厂,累计对外投资规模居中部第1位。谢谢。
中新社记者:我们知道湖南是一片红色的沃土,诞生了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想知道湖南在新时期如何保护红色资源,怎样用好我们的红色资源,让更多的老百姓去湖南、看湖南,向湖南学习?还有一个问题,怎样让党员干部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谢谢。
杜家毫:
中央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湖南是一个红色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所以我们非常愿意给大家介绍这些情况。下面请许达哲省长来介绍。
许达哲:
湖南被誉为“革命摇篮,伟人故里”,红色是湖南的底色。这些年,我利用下基层调研或节假日的机会,看了许多红色景点,每一次都深受教育、深受感动。我深刻地感受到,深植于湖南这片热土的红色基因,在创立中国共产党、缔造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湖南有许多红色故事感人至深,始终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的“半条被子”故事,就发生在湖南郴州市汝城县;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缅怀的陈树湘“断肠明志”故事,也发生在湖南永州市道县。陈树湘“宁可断肠,也不断脊梁”的精神真是感人肺腑。我也到延安五老之一、新中国第一任内务部长谢觉哉的故居瞻仰,他有一句话“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群众解愁”,让我深受教育。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讲好湖南的红色故事,用好湖南的红色资源,擦亮湖南的红色底色,让红色基因世代传承。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们特别注重发挥红色资源的作用,专程到“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追忆红色故事,接受革命教育。
一是在保护上下功夫。我们修复了“半条被子”“断肠明志”等红色资源,加大了“伟人故里”“秋收起义”“第一军规”“通道转兵”的保护力度,使之更好地成为人民接受红色传统和强化理想信念的教育基地。
二是在传承上下功夫。多形式创作红色作品,多样化创新传播方式,多层次发展红色旅游。我们推出了《绝对忠诚》《重走长征路》电视节目,精心打造“潇湘红色故事汇”,生动形象地展原型、讲故事,推动红色教育上电视、进电影、入课堂。充分发挥湖南广电湘军、出版湘军优势,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全方位、立体化展示红色文化。精心打造伟人故里、湘赣边红色旅游等一批红色旅游线路,让红色旅游成为陶冶革命情操、健康精神世界的体验之旅。最近,我们在湘赣边区域合作中,和江西省一起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
三是在弘扬上下功夫。我们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精神特质,弘扬绝对忠诚的品格,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弘扬敢于担当的品质,让红色精神演绎时代之歌,使之贯穿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之中,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用好红色资源,既教育激励了后人,又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去年湖南红色文化旅游收入达750多亿元,仅韶山就接待游客2382万人次。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请问杜家毫书记,我们都知道湖南不但有美食还有美景,一提到湖南最先想到八百里洞庭美如画的场景。请问,湖南这些年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特别是“一湖四水”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杜家毫:
谢谢您对湖南的关注和对湖南的美誉,确实八百里洞庭美如画,“湘、资、沅、澧”都很美。沈从文的小说中提到沅江一带,形容那儿是“美的让人心痛的地方”。保护好湖南的生态环境是湖南广大老百姓的夙愿。这项工作具体是达哲同志在一线抓的,我们请达哲同志来回答。
许达哲:
湖南确实是山水秀美如画,欢迎大家到湖南走一走、看一看。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古人诗句赞美湖南自然风光。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推进“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努力擦亮“一湖四水”这张生态名片。这些年,我们是这么做的,而且今后还要坚持这么做下去。
一是致力保护湘江这条湖南的母亲河。湖南简称“湘”。从2013年起,湖南以空前的力度持续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实施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全流域推进治矿、治砂、治污,全面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和畜禽养殖退养。在湘江岸边,清水塘老工业区上百家企业全部关闭,就是为了保护好这条母亲河。目前,湘江全流域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占98.7%,比2012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二是致力保护好洞庭湖这个“长江之肾”。长江有两个“肾”,一个是洞庭湖,一个是鄱阳湖。近几年湖南大力实施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推动黑臭水体治理、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沟渠塘坝清淤、湿地功能修复等“四个全覆盖”,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污水处理、采砂等方面出台“十条禁止性措施”。在洞庭湖全部拆除矮围网围,全面清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黑杨,全面建设并投运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岳阳视察时,就看到了白鹭翱翔、麋鹿嬉戏、江豚腾跃的美丽画面。
三是致力保护好长江岸线,加大湖南境内163公里长江岸线的保护力度,建设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抓沿江岸线整治,抓码头乱象整顿,抓沿江环湖污染问题整改。严格清理非法侵占水域岸线建设项目;关闭了42个非法砂石码头,整合沿江码头,推进集约化发展;开展排污口、化工污染、固体废物等专项治理。目前,长江岸线和洞庭湖的保护治理任务还很重,我们将继续把这项工作抓下去。
四是致力打好污染防治“夏季攻势”。自2017年以来,每年发起污染防治“夏季攻势”,主要是紧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等问题整改,紧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紧盯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的重要目标、节点和环节。今年对“夏季攻势”任务清单拉条挂账,正在推进的治理项目有1300多个。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保护好青山绿水,守护好一江碧水,为长江大保护作出湖南的贡献。我就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