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实景演出与精准扶贫研讨会”在怀化沅陵县举办,来自省内外的诸多文化旅游行业专家学者畅谈实景演出与精准扶贫的心得体会。
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夏义生(右三)等在沅陵县辰龙关茶旅融合产业园实地调研茶旅融合发展与精准扶贫产业项目。
实景剧《狃子花开》以借母溪当地的“狃花”故事和人物原型创作而成,是沅陵县委、县政府推进生态文化旅游扶贫的精品项目。
红网时刻8月31日讯(记者 胡邦建 汤红辉 通讯员 李青松 瞿云)“旅游演艺产品的打造不能脱离市场和群众,要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要把非遗元素融入旅游演艺,通过扶植传统工艺,带动就业增收。”8月31日,“实景演出与精准扶贫研讨会”在怀化沅陵县举办。会上,来自省内外的诸多文化旅游行业专家学者发表演讲,畅谈实景演出与精准扶贫的心得体会。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夏义生主持会议,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凌之出席会议。
百姓当演员 一场演出带动村民脱贫增收
8月30日,与会专家学者先行实地调研了借母溪景区,并观看实景剧《狃子花开》演出。该剧是沅陵县委、县政府推进生态文化旅游扶贫的精品项目。
《狃子花开》以“狃花”故事和人物原型创作而成,讲述了借母溪当地的一个盘木工人春牛和“狃花女”碗儿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故事。
全剧融文化与旅游于一体,推行“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73名演职人员均为当地村民,其中贫困户25人,他们都是白天劳作,晚上登台演出。
2018年,借母溪景区凭借实景剧的吸引力,接待游客31.5万人次,旅游收入7800多万元,演出村民(含贫困户)人均收入12000元。
专家研讨 为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建言献策
研讨会上,省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推进旅游演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文旅融合中的旅游演艺、文化旅游资源新发现与文旅融合发展、实景演出的创作方向等主要内容展开了深入研讨交流。
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获得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旅游项目专家王兴斌认为,实景剧《妞子花开》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参演演员都是当地群众,表现的内容很真实。这部剧里体现的母爱美、人情美,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要在表现细节和观众互动上进一步完善,把故事背后反映的脱贫问题真实呈现出来。
湖南省旅游学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湘西州智库专家张建永表示,旅游演艺在某种程度上是席卷人气的利器、增强活力的动能、强化体验的要素、溢出价值的手段、形成品牌的关键。但在文旅融合,特别是打造旅游演艺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盲点,要清醒认识到文化不等于旅游,传统不等于市场,资源不等于产品,特色不等于品牌,找准文旅融合中的根源和切入点。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叶红认为,文化旅游资源是每个人可感知的文化载体资源,大众对文化旅游要有的新认知,要区别旅游者的文化与目的地的文化,做好新文化旅游资源的新开发与新利用,鼓励大众文化的发展与丰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旅游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高辉娜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工艺具有带动贫困地区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非遗旅游活化与精准扶贫互相选择、互相成就,要把非遗元素融入旅游演艺,真正盘活贫困县的非遗资源,通过扶植传统工艺、带动就业增收,打造“非遗+扶贫”的工作模式。
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狃子花开》总导演石明灯认为,实景演出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实景剧《狃子花开》是沅陵县首台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通过文旅融合的形式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了沅陵精准扶贫。
探索乡村旅游 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扶贫开发办、怀化学院联合主办,沅陵县委、县政府,怀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包括举办“实景演出与精准扶贫研讨会”,调研借母溪景区千堂湾实景剧《狃子花开》演出,考察辰龙关茶旅融合发展与精准扶贫产业项目等内容。
活动旨在深入研究因山水而宜、因文化而宜的实景演出助推精准扶贫文化现象、社会现象,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推出沅陵经验,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怀化市政协副主席、沅陵县委书记钦代寿介绍,近年来,为推进借母溪景区建设和生态文化旅游扶贫,沅陵县委、县政府精心打造了实景剧《狃子花开》。借助实景剧演出,实现了老百姓就近就业增收,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探索和校地合作的成功典范,探索了一条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当前,沅陵县打造了借母溪、辰龙关等6个文旅融合、茶旅融合示范点,成为了全县助推脱贫攻坚的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