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涟商总部。
涟源康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各乡镇种植玳玳酸橙15000余亩。
8月28日,涟源市2019年扶贫产业园专场招聘会在娄底高新区产业园举行。
红网时刻记者 谭卫丰 通讯员 王万超 娄底报道
涟源地处湖南中部,属省级贫困县市,总面积1830平方公里,总人口114万,辖19个乡镇街道和1个省级高新区,全市共有贫困户46958户,贫困人口145681人。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涟源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把理论武装贯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紧抓实抓好脱贫攻坚、改革发展等各项重点工作。全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依托高新区,在全省率先建设扶贫产业园,支持高新区企业深度参与产业扶贫,为高质量发展和脱贫攻坚找到了同频共振的结合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取长补短 以集群发展开辟产业扶贫新路径
涟源为丘陵地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0.69亩,乡、村分散发展的产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2017年之前,60%以上的村没有任何集体收入。而涟源又拥有娄底唯一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全省重点农产品加工县市,园区聚集了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
为进一步提高集聚效应,涟源市委、市政府大胆创新,决定在高新区新建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扶贫产业园,引进一批既符合园区发展定位,又有较强吸纳就业能力的好企业。扶贫产业园从2017年开始建设,总投资1.8亿元,其中市财政从涉农整合资金中拿出5032万元,为全市148个贫困村每村各配股34万元。每个贫困村都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入股协议,并分别与承建方金园公司签订合同,明确了贫困村在扶贫产业园的股权产权,明确了股权分红,资产增值等收益。这种方式,把产业扶贫资金变成了股金、把村集体变成了股东、把集体产权变成了股权。光通过入股分红一项,目前每年能增加村级集体收入2.38万元。这些集体收入,70%用于村里补贴公益性岗位,照顾没有劳动能力、家庭特别困难的贫困户,让每一个贫困户都能享受到产业扶贫带来的实惠。
筑巢引凤 以政策支持搭建产业扶贫新平台
2018年底,涟源市扶贫产业园正式竣工。产业园占地70亩,建成五层标准化厂房4栋、四层标准化厂房4栋、仓储冷冻各1栋,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为推动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涟商优势,通过召开“涟商峰会”、派出招商小组外出招商等方式,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高新区组建了专门班子,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企业洽谈入园后,由园区招商部派专人代办工商注册等相关手续,一路开设“绿色通道”,设置“最简程序”,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次性”办结。由于政策支持到位,政务服务到位,扶贫产业园建成后,先后引进旭辉首饰、新马制衣、精飞智能、三马防静电、煜龙生物、烯能新材料等9家企业,还与多家企业达成了初步意向,来势十分看好。预计2019年实现产值3亿元,税收1000万元,新增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600余人。
互利共赢 以龙头带动催生产业扶贫新格局
全市坚持以优势企业带动扶贫产业,将产业扶贫资金向重点龙头企业倾斜,推行“园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园区+企业+合作社”等多种合作模式,鼓励支持高新区企业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和开展委托加工、农产品收购等方式,与贫困村、贫困户扩大合作。如园区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康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各乡镇开辟12个基地,种植玳玳酸橙15000余亩,在高新区建立现代化工厂,将“臭皮柑”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与450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订了玳玳酸橙产业扶贫协议。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回春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省内第一条全数字化自动药品生产线,目前已正式投产。现已开辟种植基地5个,种植中药材6000余亩,与3905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订了中药材种植产业扶贫协议。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真正实现了让“荒山变银行、农户变股东、农民变工人”的转变。由于扶贫产业园引进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少企业已经着手在贫困村建设扶贫车间,开辟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效应将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