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干成了哪一件事,可以书写“中国奇迹”

2019-12-03 23:48:55 红网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黄河
字号:

——“湖南高质量发展·市州画卷”湘西篇

有人说,如果像湘西州这等“深度贫困地区”都能脱贫,意味着全国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2013年11月3日,在湘西州,中国扶贫事业迎来历史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访贫问苦十八洞村,首倡“精准扶贫”重要战略思想。从此,湘西州揭开了决战千百年绝对贫困的崭新一页,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人类减贫奇迹也迈出了关键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

六年多来,“首倡地”湘西州不负重托,凝聚了历史上最澎湃的力量,探索出历史上最精准的举措,驶入减贫人口最多、农村变化最大、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快车道。脱贫攻坚已成决胜之势,一代代湘西人民的美好夙愿,脚步越来越近越来越铿锵。

泰山有“挑山工”。十万大山里,湘西州这一名“搬山工”,建强战斗堡垒、掌握精准要领、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搬走贫困大山、提高脱贫质量,即将干成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书写“中国式减贫”奇迹。

以战斗堡垒攻贫困堡垒

是什么原因,让宋家寨苗族老人杨中富唱响山歌,“精准扶贫暖人心,蜜蜂搬糖自做窝”。

泸溪县就业局帮扶队进山就爱山长青,驻武陵山深处宋家寨村,实诚“结穷亲”。三年汗水滚落,汗浸一份答卷:村民人平纯收5200多元,32个光棍汉,20多人娶了媳妇儿。昔日深度贫困村,跻身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

驻村帮扶,湘西州“尽锐出战”。帮扶队既是能打硬仗的“狼之队”,也是带来致富希望的“梦之队”,推动一个个宋家寨式贫困村掉进“蜜糖窝”。

建强战斗堡垒,攻克贫困堡垒,湘西州推广“州县市单位包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户”制,把最能“打仗”者,派到最穷的地方,使最大的力气。驻村帮扶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成精准扶贫“施工员”、内生动力“催生员”、产业拓展“引航员”。

建强战斗堡垒,攻克贫困堡垒,湘西州“州级领导联县包乡、县级领导联乡包村”,各级干部下沉到一线、各方资源聚集到贫困村,州、县(市)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是“主攻队长”、村支部书记是“尖刀排长”,四级书记聚力抓、全州上下齐心干。

建强战斗堡垒,攻克贫困堡垒,湘西州还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永不走的工作队”。十八洞创新增设村主干、主干助理,虚位以待带头能人,创立了“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等“五兴”基层治理模式,村支两委凝聚力、战斗力增强,精准扶贫三年多即整村出列。村支部这个“火车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以脱贫攻坚为主线统揽经济社会发展,湘西州筑牢战斗堡垒,扎硬寨攻克贫困堡垒。全州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战略部署“扣扣子”,责任履行“担担子”,用非常之力解非常之困。

产业“造血”,主攻靶心不虚

精准扶贫,贵在产业精准,“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

遵循湖南“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湘西州把产业当作“造血”扶贫的核心举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产业开发新格局。

古丈籍歌唱家何纪光,曾唱响经典民歌《挑担茶叶上北京》。而今,挑担茶叶奔小康,茶乡古丈茶歌豪情万丈。袖珍县古丈,虽人口不到15万,却有茶园15万亩,人均一亩。庞大茶王国里,七成农业产值出自茶叶,八成农业人口事茶。同时,古丈茶歌“双声道”发音,以茶促旅、以旅带茶,“卖茶叶”与“卖环境”并举,3万多人凭一担担茶叶脱贫。

湘西州茶叶产业园。

产业发展力求与贫困户利益紧密联结,泸溪县闯出“委托帮扶”精准扶贫路子,经营主体跟贫困村、贫困户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潭溪万亩椪柑示范园,县扶贫办委托红山椪柑公司流转贫困户土地,规模化经营。贫困户携分散椪柑地,折价入股、按股分红。土地股权分红加务工,每户贫困户年收达2至4万。财分则少、则贫,要变富先要“合”,经营主体、贫困户与财富牢牢捆绑,合则见多,一个长效扶贫方程式得到解答。

谋划脱贫产业的“造血功能”,湘西州做好兴产业、增就业、置家业“三业”增收文章,让每个贫困村、贫困户都有一个以上当家产业、增收项目,活血强身真实脱贫、稳定脱贫。全州三分之二贫困人口凭产业增收脱贫,产业立起了湘西州精准脱贫的“顶梁柱”,主攻靶心不虚、焦点不散。

从“熬日子”到“奔日子”

11月30日,湘西州动员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前往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受训,系统学习新理念、新技术,走出一条“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的致富路子,激发贫困村内生动力。

动员会现场。

“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湘西州牢记嘱托,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根,典型引路与正向激励相结合,激发出了走出贫困的无穷动力。

激发内生动力,赢得青年就赢得了未来。花垣县雅酉镇千年石头苗寨扪岱村,清华才女、“扶贫创客”陈昱璇进村来。扭转山村贫困走向,陈昱璇将支撑点放在本土青年力量上,小伙伴们一起玩众筹,包谷烧酒、剁椒腊肉打包飞出大山。精准扶贫啥最稀缺?能把资源盘活的年轻人!悉心耕耘古老村庄,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青年兴则家园兴,山村奋斗后劲十足。

激发内生动力,湘西州围绕“改变人”这个终极目标,多次举办了“最美脱贫攻坚群众典型”评选,各驻村后盾单位也纷纷在贫困村开设道德讲堂,用身边人说身边事,提升群众自主脱贫意识,并强化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真正让贫困群众想脱贫、敢脱贫、能脱贫。龙山县谭艳林创办了惹巴妹手工织品公司,产品远销欧美,不仅自身致了富,还带动200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2018年,谭艳林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十八洞村旧貌换新颜。

内生动力激活了,省委书记杜家毫是见证人之一。2017年9月,杜家毫第三次造访十八洞村,村民个个笑脸绽放,他感慨不已:“村子最大变化,不是路修得更宽敞、房子建得更漂亮,而是全村精气神极大地提升。”

一招活满盘活,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从“熬日子”到“奔日子”,凝聚起强大攻坚合力。

1110个贫困村已出列874个,湘西州誓与全省、全国同步小康。11月25日,省委书记杜家毫深入凤凰县调研,给湘西州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再鼓劲。

11月25日上午,杜家毫在凤凰县易地扶贫搬迁禾库集中安置区“扶贫车间”考察。湖南日报 罗新国 摄

身处精准脱贫主战场,湖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常常被“尽锐出战”的氛围感染,被“啃下硬骨头”的胆魄打动,被“下好绣花功夫”的劲头鼓舞,撰文表示在高质量脱贫的巩固提升期,小康社会的目标越近,越要点燃奋斗激情;攻坚克难的任务越重,越要发起最后冲锋,响鼓重锤确保“打赢”的进度、“打好”的质量。

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依托“精准扶贫”理念牵引,大山的子孙们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摘穷帽,奋力干成湘西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书写最伟大的传奇,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红网时刻特约作者:观潮的螃蟹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