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船出海 驶向蓝海

2020-01-09 17:52:01 红网
作者:张金东 张兴莎 编辑:高芹
字号:

6a24fbdcc503b890a782a8f6e2cc2a9.jpg

这艘交付后航行大海的游轮,就是出自湘江沿岸的湘船重工,事实证明内陆城市也可造航海大船。

红网时刻记者 张金东 张兴莎 长沙报道

“一家位处中部的船舶厂,能够给沿海省份造客船,很了不起!”

近日,来自东南沿海省份的一个采购团,在考察了湖南湘船重工后,竖起了大拇指,并当场签了采购意向协议。

事实上,不仅仅给沿海省份造船,近年来,搭乘“一带一路”倡议东风,“湘”字号客船、游艇陆续驶向国际市场蓝海,相继在欧洲、南美洲等国际市场开疆破土,站稳脚跟。

年终岁末,湘船重工佳讯频传。企业负责人介绍,订单已经排到了2020年年底。

不沿海的内陆城市长沙,何以崛起船舶制造业?在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历经岁月重重洗礼的湘船重工,如何实现华丽逆袭?

记者来到位于长沙望城区的湖南湘船重工有限公司,追寻答案。

聚焦主业,特色造船

隆冬时节,江风阵阵。

位于湘江之滨、靖港古镇的湘船重工作业区内,却是一番火热景象,吊装机不停地吊装各种设备,每一个工位上,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忙碌着。

a96f2e427dae6f895bf0b74919550d4.jpg

船厂工人正在车间里忙碌着。梁健摄

“这是为浙江嵊泗县一家客运公司打造的820客位游船,春节后即将交付。它不仅创造了湘船重工造船史上的纪录,也是湖南省目前建造的最大的豪华客船。”湘船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勇指着一艘白蓝相间的客船说,言语中满满自信。

这种自信,源于湘船重工数十年技术沉淀、厚积薄发的释放。

湘船重工的前身是始建于1950年的长沙船舶厂,作为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老国企,有过辉煌,更历经磨难。

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船厂因产品积压、债务问题一度发不出工资。

2013年,长沙船舶厂整体搬迁至望城靖港。湘江之滨,承载了60余年辉煌历史的长沙船舶厂破茧重生,开始转型升级之路。

区位上毫无优势可言,缺少可供作业船只的深水码头,又适逢造船行业进入新一轮低迷周期,湘船重工向何处去?

没有不景气的行业,只有不景气的企业。对于这一点,王勇深信不疑。

几番试错与思索,湘船人渐渐明晰了发展路径和方向:技术引领,特色造船。

“跟沿海相比,内陆船厂造大船的能力有差距,只有错位竞争才有出路。”王勇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岛游市场广阔。客船需要具备舒适、安全、快速的特点。于是,船厂瞄准客船市场,把客船打造成游艇,在发展中抢得了先机。

走技术创新之路,2014年,长沙船舶厂在武汉理工大学设立研发中心,专业从事高性能船舶设计研发,成功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2015年,船厂申报了省级技术中心并获批,这也是湖南省内造船业第一个省级技术中心。

“通过技术创新,船厂在高速船、高端政府公务船的设计建造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王勇介绍,从渤海之滨的大连,到黄浦江畔的上海,再到舟山群岛、南海三沙,到处活跃着“湘船造”的身影,“我们生产的高速船舶产品,在东南沿海客运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在准入门槛较高的公务执法船方面,相继承接了福建、大连、重庆,岳阳等海警、渔政高端公务船订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湘船也开始涉足,并屡有斩获。

党建引领,凝聚力量

b0f1a1fab4c295af561727cb98311d4.jpg

2017年夏天,湘船重工厂党员干部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抗洪的场景。

“造船虽属于传统制造业,但对技术创新的要求非常高,更考验企业的综合实力。”王勇说,船厂现在承接最多的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订单。

这背后,离不开一支庞大的科技人才团队作支撑。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但如何引进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实现人尽其才,湘船拿出了十足诚意。

马胥,曾是广东江门一家造船厂的骨干,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一次偶然机会,王勇得知马胥老家在湖南,开始做起了他的思想工作,一次次盛情邀约,前景广阔的发展平台,诚意满满的优待条件,让马胥动了心,更令他感动的是,公司还解决了他的配偶工作问题。

在湘船,类似招才案例不一而足。近年来,湘船从沿海地区及武汉、重庆等地陆续引进年轻的高技术人才100多人,大大充实了企业的研发力量。

在湘船重工中,也正是这批人,逐渐担纲起重大科研攻关任务。什么样的方式和机制才能激发他们的“斗志”?怎样持续培育打造一支德才兼备、作风硬朗、业务突出的人才队伍?

王勇给出了答案:“党建是企业发展的灵魂,项目延伸到哪,党建就要开展到哪。”

“机器”丛林间,一个个党员先锋牌,凝聚起大家干事创业的斗志。

党员活动室,一堂堂丰富的微党课,让企业职工接受精神上的洗礼。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湘船人有了更强归属感和获得感……

从发展全局着眼,从小微细节着手。一件件看得到、摸得着的党建工作,让员工得到实惠,让企业有了活力,也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重点项目、关键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党员干部们挑大梁、当先锋、干大事。

大家尤记,2017年夏天,一场超历史暴雨袭击三湘大地,湘船重工厂区附近的大众垸垸内部分堤坝出现了漫堤险情,工厂党员干部冲上一线,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装沙袋、筑子堤,坚守一个星期之久,用汗水谱写下一曲壮丽的抗洪赞歌。

党建工作,真正成为助力湘船改革发展的红色引擎。

锚定航向 扬帆远航

87f56e78f6e43ae9188f45abc6c3a81.jpg

未来船厂将继续深耕高速客船领域,在舒适性、稳定性上做文章。

作为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老字号国企,走过风雨70年历程的湘船重工,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新起点,新征程。作为湘船重工这艘巨轮的掌舵者,王勇给湘船的未来锚定了航向。

专注造船主业,实现有限多元发展。

在王勇看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升级,交通旅游化是大势所趋,这对于专注客船设计生产的湘船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未来也将继续深耕高速客船领域,在舒适性、稳定性上做文章。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等新兴技术突飞猛进,船舶自动化水平逐步提升,这些都为无人船舶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未来无人船舶的发展充满了无限可能,湘船自不甘落后,已经开始提前落子布局,并抢得先机。

王勇透露,目前公司已经组建了无人船研发团队,进入研制阶段。

走有限多元之路,湘船在聚焦主业的同时,依托船厂力量雄厚的铆焊技术,大力发展钢结构,实现了造船、钢结构两大板块并驾齐驱,让企业更能抵挡市场的风浪。

“2018年完成了芙蓉长郡人行天桥、长益复线和张家界大庸桥等钢结构工程,钢结构营业收入约5000万元,订单超过万吨。”王勇介绍,2019年刚刚与格鲁吉亚签署一个1.7万吨钢结构协议,湘船重工即将在“一带一路”大展身手。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