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协委员印遇龙。
红网时刻记者 刘璇 摄影 杨杨 长沙报道
“湖南省在全国生猪产业版图上占有重要地位。”1月14日上午,在湖南省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发言时介绍,湖南省人均猪肉占有量、生猪出栏率、活大猪外销率和中仔猪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生猪产业生产智能化、场景物联网化、交易电商化、数据区块储存化的发展,全省生猪产业集中度低、抗风险能力弱,产业链配套薄弱,地方优质猪种开发和生猪品牌打造不足、动物防疫力量不强等问题开始凸显。
“为促进全省生猪产业长远健康发展,要明确湖南省生猪产业发展战略。”印遇龙表示,应该坚持“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品牌化经营,信息化管理”的原则,科学谋划生猪产业战略,引导产业布局调整,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合理承载,推动绿色发展。同时,落实生猪“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最低生猪出栏量考核制度,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推动全省由“养猪大省”向“生猪强省”转变。
优化政策支持也必不可少。印遇龙建议,加大对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依法科学划定禁养区,积极保障猪场建设用地供给,不随意扩大禁养区的范围。加大对生猪产业的财政支持,拓宽生猪养殖户(企业)和生猪调出大县的融资渠道,确保金融机构稳定的信贷支持。积极落实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政策,适当提高保险额度和覆盖面,增强养殖户和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印遇龙建议,加大产业链资源整合力度,打造“龙头企业+科技+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打造“湘猪湘宰湘运”的格局,培育鲜肉及熟肉制品品牌,增强湖南省生猪产业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发起和建立产业链基金和“反哺”机制,扶持薄弱环节,保持产业链协调均衡,健康发展。
印遇龙还建议,支持科技创新,要做到积极推进品种性能测定与选育工作,重视分子标记、基因组等新技术应用;加强对生猪动态营养需求的研究,积极开发非常规饲料原料和添加剂资源;提升规模养殖的设施水平,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化养猪;推进粪污治理技术产业化,实现低污染排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提高猪肉产品精深加工率,不断引进和发掘猪肉风味产品加工工艺和技术,促进产品增值。
“加强地方猪品种的保护与利用,对优良地方猪品种既要保种、又要保活,力争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印遇龙表示,要建立健全全省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和保种体系,开展活体保种和遗传材料保存工作,加强对地方品种的肉质、繁殖、抗性等特征特性的研究,挖掘优异基因,明确保护与利用的方向。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大力培育优质、高繁、抗性等特色鲜明的专门化品系;加强地方特色品牌建设,培育消费市场,推进产业化开发,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