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将分别于5月22日和5月21日在北京开幕。这次全国两会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赴京参会前的在湘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湘全国政协委员开展了哪些扶贫行动?取得了什么样的扶贫成效?红网时刻新闻推出《代表委员聚力扶贫》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红网时刻记者 李慧 摄影 张必闻 实习生 陈加宁 永州报道
宽阔整洁的村道,别致新潮的民房,车间里忙碌的缝纫机声响,集市商户的叫卖,广场男女老少的欢歌笑语,清澈见底的俊水河静静流淌……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记者深入俊水河畔的“湖南百家姓第一村”——永州蓝山县毛俊镇毛俊村采访,看到了村里从“乱”到“治”、由“贫”到“富”的华丽转变。这一变化,村民们对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廖仁旺的付出赞不绝口。
“我的一生基本是为基层服务,为乡村发展村民幸福服务的。”廖仁旺先后担任过村主任、村支书,数十年如一日,为村里的发展事业奉献,把一个交通并不发达、资源并不丰富的村庄打造成了村风文明祥和、产业快速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2019年748万元的“全国文明村”。
全国人大代表、永州蓝山县毛俊镇毛俊村党支部书记廖仁旺在完善准备提交的两会建议。
2018年1月29日,廖仁旺当选为湖南省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年来,通过认真调研走访,反映基层问题,他向大会共提交22条建议,比如关注村支两委换届时间问题,提交了《关于修改村委会每届任期时限》的建议。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决定,决定将村委会、居委会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有利于实现村委会换届工作与村党组织换届工作同步进行,基层治理既协调又有延续性。
此举促进了基层组织管理的提升,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打下了好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廖仁旺每年两会提交建议的重点,今年两会将关注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落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问题。毛俊村集体经济发展在全国走出了可持续发展路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到748万元,据目前发展势头,三年后村级集体经济可突破1000万元。
廖仁旺形容这些收入跟滚雪球一样,一天天地扩大,从弱到强。依托毛俊圩坪市场,廖仁旺做起了“商业文章”。2006年建成14间商铺,通过招投标5年出租,收入93.5万元,加其他收入,第一年实现收入108万元,为毛俊村发展挖到“第一桶金”。
如今,村里拥有自己的商铺、自来水厂、停车场、客运站,通过土地山林托管,工业园土地出租,乡村旅游和其他收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不断拓展发展,这也直接带动了老百姓就业,同时,这些收入直接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集体经济收入修建的百家姓广场成了村民休闲最好去处,白天老人小孩休憩玩耍,晚上家庭妇女广场舞活跃,她们白天赚着工钱,生活安逸快活。
今年,通过统筹国家资金、集体经济收入和股份制发展方式,毛俊村将投入2900万元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旅游,预计可吸纳100人就近就业增收。
村办企业不断增多,扶贫车间开进村里。蓝山毛俊就业扶贫车间员工正在抢抓生产。
这几年,村办企业不断增多,扶贫车间开进村里,上班在家门口。蓝山毛俊就业扶贫车间员工正在抢抓生产,玩具车和毛绒玩具2个车间咔咔咔作响。负责人钟国辉介绍,车间多的时候有150多人务工。
廖仁旺走近帮扶对象李新华身旁详细询问工作情况。
廖仁旺走近李新华身旁,“天气热了,我给你买了蚊帐,回去支起来。”23岁的李新华一家是贫困户,是廖仁旺定点帮扶对象,沉默寡言的李新华干活动作麻利,在车间一个月能拿到2800元工资,去年搬进了享受搬迁政策的新房子。和过去的懒汉完全变了一个人,爸爸50岁得子,对他过分溺爱,从小懒惰成性。扶贫车间的这份收入改变了一家子的生活,全家有了稳定收入来源。
“终于不用盆子接水了。”去年,刘常君一家子住进了新修的一层平房。
政策兜、就业帮、产业带,助脱贫。村民刘常君就是产业脱贫的典型。“终于不用盆子接水了。”去年,刘常君一家子住进了新修的一层平房,房子虽不大,但至少不漏雨老老小小一家够住了,还享受了政府3万元补贴。
刘常君种植了20多亩紫薯,种了2年多时间,攒了点钱便开始修房。为帮助他发展紫薯产业,廖仁旺建议村里在土地租金上为其减免300元一亩费用,这大大减少了产业发展成本。脱贫后的刘常君,现在是日收入200元的水电工,一年到头不愁没活干。
600亩香芋产业能给村集体经济带来一笔收入。
葡萄产业老板向廖仁旺道出发展难题,希望村里能给予支持。
通过出租村集体土地,村里还有两个大产业:葡萄和香芋。葡萄架下,52岁的唐伍梅正在给葡萄剪果,她算果园里的“年轻”劳动力,还有上70岁的村民。80元一天,一年也能赚4000-8000元补贴家用,唐伍梅很开心了。
360亩的葡萄产业和600亩香芋产业能给村集体经济带来一笔收入,更重要的是村民通过产业增收。老百姓的耕地全部流转给村委会,村委会把地承包给大户,大户发展产业带动富余劳动力就业增收,这样一来,老板赚钱、村集体增收,村民增收,村里条件改善,村民收入提高,投资、发展、反哺不断循环。
“如何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段路’,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廖仁旺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充分利用好融合发展,带领贫困群众探索香芋、葡萄等特色农副产品的发展新路子,让“贫困”成为“过去式”。
“村民代表大会决定通过的事,没有一件事不执行,没有一件事执行不到位。”毛俊村的发展,皆因创新社会管理与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相结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表率作用明显,农村集体经济小产业出了大效应。
来源:红网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