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赖明勇。
红网时刻记者 郭薇灿 摄影 徐士洁 长沙报道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往高龄化方向加速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考虑到我国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很多子女无法承担长期照护老人的重任,我国养老模式将从传统家庭养老向养老服务社区化过渡。”全国政协委员赖明勇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新基建”和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加速,大力发展智慧社区养老恰逢其时。为此,今年两会,他提交了一份关于大力发展智慧社区养老,培育扩大内需新亮点的提案。
赖明勇认为,智慧社区养老产业目前还存在不足,养老产业缺少顶层设计、资金和专业人才,没有形成集约化的商业模式;智慧养老模式接受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智慧养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偏低以及信息交流不通畅,技术水平较低。
赖明勇建议,建立以社区服务为中心的智慧养老新模式。借鉴国外社区养老运行和管理经验,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如基础设施、男女比例等),因地制宜创新智慧养老模式。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服务的“新基建”路径。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融资状况、投资力度以及社区传统基建分布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以养老需求为导向的智慧社区新基建的选址方案。
同时,加快基于大数据的社区养老智慧技术深度应用。构建“云+网+端”的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架构,提出基于大数据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提供包括社区养老供应链云数据中心、远程就医与监测服务、预警与辅助医疗、智能养护服务在内的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应用。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促进跨行业、多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加快智慧养老技术的研发创新速度。打通各部门内部制度壁垒,建立大数据共享机制,促进资源整合优化。
最后,建立促进养老产业供应链深度融合的保障机制。对智慧社区养老理念进行深入引导与宣传,同时拓展智慧养老产品购买渠道,增加有效需求。放宽养老市场准入标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入市场机制,针对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养老产业进行差异化财政支持,促进产品服务多样化及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养老产业人才协同培养与引进机制,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育。建立养老行业监督与反馈机制,规范行业标准和监督手段。
来源:红网
编辑:胡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