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红网推出年度大型融媒体策划——“咱这一家子”,聚焦常德市石门县壶瓶山下,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与幸福点滴。记录他们一家子的2020年,探寻他们脱贫奔向小康的“幸福密码”。
又到了采茶的季节,王美绒一家子在茶林手工采茶。
相关报道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莎 卢欣 黎鑫 摄影 朱丽萍 张必闻 石门报道
北纬30度产好茶。
壶瓶山,是湖南省境内北纬30度纬度线经过的高山,这里常年云聚雾集,曾是万里古茶道中的交通枢纽。
如今,茶叶依然是这里的经济支柱产业,也是村民王美绒一家子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大山虽然阻碍了经济发展,但也给予了我们最好的资源。”常德市石门县壶瓶山镇党委书记陈宏平说,目前,壶瓶山高山茶叶的品牌已经打响,全镇茶叶种植总面积达3万余亩,茶叶从业人员1万余人,实现茶叶总产值约1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三湘茶叶第一镇”。
常德市石门县壶瓶山镇党委书记陈宏平(左)与王美绒交流种茶经验。
“两叶一芽的茶最好喝,价格也最好。”吃过午饭,王美绒母女便提着竹篮来到茶地采茶。
他们家的茶园共有3.5亩,全部由原来的水田改种而来。“我们这里的田不成片,引水灌溉也不方便,种水稻产量不高。”王美绒介绍,2014年,他们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各级扶贫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转变传统的耕种思路,在自家田里搞起了茶叶种植。
“茶树是村里提供的,遇到技术问题有专家指导,销路更不用发愁,我们产多少合作社就会收多少。”王美绒自豪地说,每年光茶叶种植就能为他们家带来近2万元的收入。
王美绒母女采摘茶叶。
傍晚,伴着落日的余晖和浓浓的茶香,常德市石门县壶瓶山镇盛峰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始忙碌起来。门外,满载着新鲜茶叶的农用车、手推车接踵而来;门内,工作人员与茶农们验茶、称茶、铺茶、结账……
王美绒和女儿也抬着一袋子手工茶来到了合作社。
按照合作社的收茶价格,手工茶2元/斤,机器摘的茶1.3元/斤。“每天下午5点到晚上7点,我们都忙不赢。”合作社法人代表王仕珍略带“抱怨”地说,自清明节以来,漫山遍野的茶林到了采摘季节,她和丈夫就没有休息过。
“他们每天都会来交茶,我们一般一个月给他们结一次账,有需要现场结账的我们也会现场结算。”王仕珍说,2019年,他们的合作社共收购周边村民的茶叶150余万斤,帮助村民增收200余万元,成为村里脱贫增收的“好帮手”。
摘完茶叶,他们将茶叶送去当地合作社卖。
今年以来,壶瓶山镇继续加大产业发展“以奖代补”的力度,鼓励扶持群众发展茶叶、土鸡、香猪、养蜂、药材等特色产业。同时,镇政府还要求所有贫困村都必须成立专业合作社,按照“龙头企业+贫困户”或“合作社+贫困户”的联结方式,组织贫困户以资源、资金等入股,或与贫困户签订生产合作协议、委托帮扶协议、提供保底价收购。“我们不仅要为百姓想出路,也要为他们找销路。”陈宏平说。
王美绒一家子在家里手工炒茶。
回到家,忙了一下午的王美绒喜欢喝上一杯自己炒的绿茶。
从采摘到炒茶,再到冲泡,每个步骤都延续着一种对亲情的特殊感知。王美绒轻轻吹开茶杯中的茶叶,小酌一口,回甘带给她的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相关链接:
来源:红网
编辑:肖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