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既是一座山,也是一篇文。长征途上的巍巍丰碑。
1934年12月,红一方面军血战湘江挣脱生死线后,自广西入湖南,经城步县老山界,被喻为长征途中“第一座难走的山”。
战士们“摸着天”,冲天火把与漫天星光接龙……随军长征的陆定一名篇《老山界》,记录了这段历史,洋溢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豪情。
▲ 城步越城岭,土名老山界。陆定一题碑名。
翻越了老山界,红军才有了“通道转兵”这个重大革命命运转折点。
80多年过去,如今,城步县也越过了贫困“老山界”,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正挥师一棒一棒接力干,实现脱贫摘帽出列,书写了“老山界”人民决战贫困“老山界、决胜全面小康”的传奇故事。
“翻山”不畏难
老山界难翻,城步翻越贫困“老山界”,也一翻就是34年。
从1986年8月戴上贫困县帽子,到2020年3月被正式批准摘帽,标志着湖南最早一批贫困“搬山工”,搭上了湖南最后一批贫困“过山车”。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缩影。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
居湘西南边陲,革命老区县、深度贫困县、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老少边穷乃城步县的底色。
然而,我们不一定知道,城步乃国务院开发式扶贫战略策源地。
上世纪80年代,地矿部讲师团驻城步支教时,走村串寨半年多,实录了当地山民困苦,大伙心头百味杂陈。
一片红土地,邓小平率红七军来过;任弼时、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来过;毛泽东叮嘱每人“带上7双草鞋”,亦随长征中央红军来过。
不斩穷根,怎么俯对历史、仰对未来?讲师团写出城步考察报告。1986年元月,中央办公厅信访局《群众反映》刊登了报告。
这年6月,湖南首度召开全省贫困工作会议,城步县第一个发言。两个月后,城步、通道等县,名列全省第一批贫困县。
这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贫困地区工作的意见》提出,将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一改救济式扶贫,国务院确立开发式扶贫方针,中国扶贫史从此刷新。城步南山牧场等项目扶贫开发随即拉开帷幕。
2013年11月,湘西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倡“精准扶贫”战略号角,中国扶贫事业迎来了历史性时刻。扶贫新理念,湖南又成发轫地。
湘西、湘西南,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不懈探索,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凝聚出澎湃力量。
2020年3月,含城步苗族自治县,湖南最后20个县市摘帽,贫困县帽子清零。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翻越贫困大山,城步不畏难,锲而不舍地爬坡过坎,大写着共产党人的历史情怀和使命担当。
“山高人为峰”
“九山半水半分田”,城步“开门见山”成日常。且城步的山,一锥一锥耸立,陡成七八十度寻常见,攀山不努力,难寻“立锥地”。
当年老山界上,红军“不要落后做乌龟呀”的豪言犹响耳际,城步大山的子孙明白:有毅力、有梦想,便可“山高人为峰”,开掘幸福泉。
汀坪乡蓬瀛村,是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由广西进湖南第一乡第一村。村民杨东玉,上了50岁年纪,一目致残,女儿智障。他不惧“屋漏偏逢连夜雨”,凭借干得一手好泥工活,边打工挣钱,边与妻子“蚂蚁搬家”,三年立起一栋三层楼房,并坚决扔掉了贫困户帽子。
还有一“杨”,也是残疾人,高位截瘫的新时代杰出女青年杨淑亭。苗家“铿锵玫瑰”做游戏代练掘到“第一桶金”:七块七毛钱。随后她创办了七七公司,共带动千余贫困人士、近60名残疾人就业。给别人鼓掌,即为自己生命加油。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的杨淑亭,名字中的“亭”没有“女”旁,但“女汉子”的自强精神,站得亭亭玉立,站成了新时代的青年风景。
咱们常说“贫困山头”,而非“贫困城头”,贫困常与山头伴生。城步的山虽高到“离天三尺三”,但只要顶天立地气概在、坚忍不拔意志在,就没有贫困“老山界”不可逾越。
▲散养“战斗鸡”,脱贫有良“鸡”。
苗乡唱“山歌”
城步“跑山鸡”,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曾点赞为“战斗鸡”。
城步却很少修“战斗鸡场”规模化养鸡,为什么呢?“一切从实际出发。”汀坪乡党委书记肖辉凤说,城步山多,难觅宽敞场地集中建栏舍。而且,一旦鸡们聚集,防疫压力、环保压力叠加,难免“压力山大”。
山间林下,散养“跑山鸡”自由约步、渴饮山泉,肉质鲜美,一只卖150元不成问题。养殖户丢三四毛钱苞米,捡一个蛋又进账2元,天天细水长流。如果一个贫困户喂上四五十只鸡,资金需求小,低门槛利于“体虚力弱”者无障碍跨越,脱贫就有了良“鸡”。
深谙“精准”要义,城步各地依据县情乡情村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走山路、唱“山歌”。
▲龙塘村。
湘桂交界处,小山村龙塘村定当家产业时,对百香果高看一眼。“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贫困户嗷嗷待哺,眼前见了现金,信心才会“变现”。百香果适宜山地水土,即种即见效,一年挂果好几轮,亩收益可达8000元,“幸福苗”开枝散叶。
望山跑死马,龙塘村一度“望到屋,走得哭”。扶贫队筹措巨资1500万硬化山道,货车可以直抵种植园。百香果走得了,高山峻岭飘过一条条白练,链接上一条条财富通道。
南国一山好草,拜天所赐。城步最早扶贫开发项目南山牧场,让每一棵草都得到了尊重:山上放牧山下种草,以草定畜从不打“生态欠条”,走可持续生态循环发展之路。
有了“芳草碧连天”,兴旺了城步牧业“双子星座”南山牧业、羴牧牧业。前者放牛,后者牧羊,“南牛北羊”奶业兴县,撑起城步产业扶贫半壁江山。牛羊并举打好组合拳,一杯牛奶一杯羊奶,给刚摘帽的城步“强身健体”。
脱贫攻坚走过千山万水,决胜全面小康,城步如何接续跋山涉水?
最爱山长青,邵阳市委书记龚文密给城步寄言:“回头看一看走过的路,以问题清零提升脱贫质量,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征途,剩余贫困人口不落一人。”
城步脱贫史,如同一部大山抗争史。向天抗争,苗乡“山歌”更嘹亮。
你若屈服,大山便是拦路虎;你若坚强,大山即为奋斗场!
观潮君为城步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成效点赞!